青篷马车驶过喧闹的市井,车轮碾过青石路面的声音逐渐被一种更为厚重、更为规律的回响所取代。空气中弥漫的烟火气与市井喧嚣,如同被一道无形的屏障隔绝,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越来越浓郁的、庄严肃穆却又隐隐透着压抑的氛围。
沈锦璃端坐于微微晃动的车厢内,眼观鼻,鼻观心,看似沉静,实则将突破后的精神力与灵韵感知悄然释放到极致,如同最精密的雷达,捕捉着外界每一丝细微的变化。她“听”到守卫宫门禁军铠甲摩擦的铿锵之声,冰冷而富有纪律;“感觉”到那巍峨宫墙投下的、几乎凝成实质的阴影,厚重得仿佛能压垮人的灵魂;更“嗅”到一股混合了檀香、陈木、以及某种难以言喻的、属于权力与岁月沉淀下来的独特气息,这便是皇城的味道。
马车并未在正门停留,而是沿着宫墙绕行,最终在一处相对偏僻的侧门停下。车帘被一名面无表情的小太监掀开,冰冷的空气涌入车厢。
“沈女史,请下车。此处为神武门西侧门,专供低阶宫人及物料出入。”小太监的声音尖细平板,不带任何情绪,如同他身上那件略显陈旧的靛蓝色太监服。
沈锦璃微微颔首,扶着车厢边缘,稳步下车。双脚落在平整坚硬的金砖地面上,一股沁入骨髓的凉意自脚底蔓延而上。她抬头,映入眼帘的是高耸入云的朱红宫墙,墙体斑驳,留下了风雨与岁月的刻痕,墙头覆盖着金黄色的琉璃瓦,在灰蒙蒙的天空下,依旧折射出一种不容逼视的威严。
门洞深邃,仿佛巨兽张开的咽喉。两名按刀而立的禁军目光如电,在她身上扫过,带着审视与漠然。小太监递上腰牌文书,验明正身,繁琐而沉默的程序之后,她才得以踏过那高高的门槛,真正进入了这座象征着天下权力核心的紫禁城。
门内门外,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身后的市井喧嚣仿佛瞬间被抽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凝滞的寂静。宽阔的宫道一眼望不到头,两侧是连绵不绝的朱红高墙,将天空切割成狭窄的一线。空气中弥漫着更浓郁的檀香气,混杂着隐约的尘土味。偶有穿着各色宫装的低阶宫女或太监垂首敛目、步履匆匆地走过,如同没有灵魂的影子,不敢有丝毫多余的声响和动作,整个空间充斥着一种令人窒息的秩序感与压抑感。
“沈女史,请随杂家来,前往司制司报到。”小太监在前引路,脚步轻捷无声。
沈锦璃默默跟上,目光沉静地打量着沿途所见。宫殿巍峨,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极尽奢华与威严。然而,在这极致的人工美景之下,她却敏锐地感知到一种无处不在的、冰冷的目光。那目光来自暗处的哨岗,作者“洋浩轩”推荐阅读《重生之锦璃谋凤》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来自转角可能存在的窥探,更来自这森严宫规本身,如同无数条无形的丝线,缠绕着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
她悄然运转《蕴灵归真诀》,将自身气息与灵韵波动收敛到最低,如同水滴融入大海,尽量不引起任何不必要的注意。同时,她也在默默记忆着路径与方位,这是生存的本能。
不知穿过了多少道宫门,绕过了多少重殿宇,引路太监终于在一处相对僻静、门前悬挂着“司制司”匾额的院落前停下。与一路行来的巍峨主殿相比,司制司的院落显得朴实许多,但也自有一股严谨规整的气度。
院内隐约传来织机规律的声响以及女子低低的交谈声。
“孙掌制,新晋绣艺指导沈女史到。”小太监向内通传。
片刻,一位年约西旬、穿着深青色女官服制、面容严肃、眼神锐利的妇人走了出来。她目光如同尺子般,上下打量了沈锦璃一番,尤其是在她那张过于年轻清丽的脸庞和那身崭新的低阶女官服上停留了一瞬,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奴婢沈锦璃,参见孙掌制。”沈锦璃依着苏嬷嬷紧急教授的宫规,行了一个标准的女官礼,姿态不卑不亢。
孙掌制淡淡地“嗯”了一声,语气听不出喜怒:“既入了司制司,便要守司制司的规矩。你虽蒙圣恩,特擢为绣艺指导,然宫中技艺,首重规矩与传承,非是宫外野路子可比。日后需虚心向司内前辈学习,谨言慎行,克尽职责,莫要辜负了陛下隆恩。”
这番话,看似训诫,实则带着明显的下马威与审视,隐隐将沈锦璃的“宫外”身份与“圣恩”特擢点了出来,其意不言自明。
“掌制教诲,奴婢谨记。”沈锦璃垂眸应道,神色平静无波。
孙掌制见她如此沉静,倒也未再多言,转而吩咐身旁一位年纪稍长的女官:“张司计,带沈女史去安置,熟悉一下司内环境与职司。”
“是,掌制。”那张司计应下,对沈锦璃露出了一个还算客气的笑容,“沈女史,请随我来。”
沈锦璃再次向孙掌制行了一礼,这才跟着张司计向院内走去。
转身的刹那,她能清晰地感觉到,身后那道属于孙掌制的、带着审视与估量的目光,依旧如芒在背。
深宫初履,第一步己然踏出。
这司制司,绝非安闲之地。而她这位空降的“绣艺指导”,未来的日子,恐怕不会太平静。
她微微吸了一口气,将一切杂念压下,目光投向这陌生的、却即将成为她新一轮战场的地方。
(http://www.220book.com/book/WCW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