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结界内部,与外界想象的仙家盛景截然不同。试炼大会的会场,设在一处依托山腹开凿而成的巨大天然石殿之中。穹顶高悬,离地数十丈,其上垂落着无数千年钟乳,如同倒悬的利剑,偶尔有冰冷的水珠滴落,在寂静中发出清晰的回响。稀疏的天光从穹顶几处天然的裂隙渗透下来,在昏暗的殿内投下几道朦胧的光柱,勉强照亮了中央区域,更显西周深邃幽暗。
石殿的墙壁并非普通山石,而是某种蕴含特殊能量的玄黑岩石,上面刻满了古老而繁复的符文。这些符文并非死物,此刻正随着试炼的进行,隐隐流动着微弱的能量光华,如同呼吸般明灭不定,共同构筑起一个庞大而精密的能量场,既隔绝内外,也维持着场内特殊的试炼环境。
第一关,“辨气”。
主持此关的,是一位身着深蓝道袍、长须垂胸、神色肃穆古板的老者,乃是命理派中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老。他并未多言,只是用那双仿佛能洞悉世情的眼眸扫过在场百余名跃跃欲试的年轻面孔,随即大袖一挥。
顿时,石殿中央那片被天光照亮的区域,地面上的符文次第亮起,形成一个复杂的环形阵法。光芒流转间,一百零八件物品凭空浮现,整齐地呈环形摆放。这些物品外观极为相似,大多为样式古拙的铜器、色泽沉黯的玉饰,或是纹理模糊的木质摆件,无一例外都带着斑驳的岁月痕迹,散发着近乎一致的、古老沧桑的气息,仿佛刚从某个尘封千年的墓穴中挖掘出来。
规则简单而苛刻:半柱特制的、燃烧速度极快的线香时间内,从这一百零八件难以分辨的古物中,找出唯一三件真正蕴含着一丝微弱灵气的“真品”。超时,或是选中任何一件赝品,包裹着真品的阵法便会立刻将其传送离场,意味着淘汰。
然而,所有选手都心知肚明,这绝非一次简单的感知力测试。当长老沉声宣布“开始”,那柱细香被点燃,升起一缕青烟的刹那,一股无形却磅礴的压力如同潮水般,瞬间从西面八方涌来,笼罩了整个石殿,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场内不仅充斥着人为制造的、用以混淆感知的“假灵韵”——它们如同阳光下色彩艳丽的肥皂泡,看似光华流转,形态逼真,却内里空空,徒具其形,一触即溃;更弥漫着各种曾经的法器残留下来、或是被阵法模拟出的、混乱驳杂的“杂气”。这些杂气属性各异,五行混乱,相互碰撞、纠缠、湮灭,形成一片能量感知的“泥沼”。更棘手的是,这些杂气并非 i(惰性),它们仿佛拥有生命般,能隐隐引动心绪不宁,如同无数细微的低语、无形的触手,悄然撩拨着选手内心深处的焦虑、贪婪、恐惧与自我怀疑。这“辨气”一关,实则是感知力与心性定力的双重严酷考验,其对于心神干扰的设计,与后续那首指内心破绽的“破阵”关,形成了巧妙而残酷的递进关系。
大部分选手甫一入场,置身于这能量与心神的双重风暴中,便立刻脸色骤变。有人急忙闭目凝神,手指飞快掐动,试图以宗门秘法推算气机;有人取出随身罗盘或是感应水晶,然而指针疯狂旋转,水晶光芒乱闪,显然己在这片混乱能量场中失了准头;更有甚者,额头瞬间渗出细密冷汗,眼神开始涣散,显然心神己被杂气侵蚀,陷入了感知混乱、心魔渐生的窘境,连站稳都显得有些困难。
陈也站在人群边缘,同样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那驳杂狂乱的能量流,如同浑浊的洪水,猛烈冲击着他远比常人敏锐的灵觉。各种被勾起的负面情绪——对失败的恐惧、对未知的紧张、对自身能力的怀疑——如同毒蛇般噬咬着他的理智。他的呼吸不由自主地变得急促,额角也沁出了汗珠,眼前的景象开始有些晃动,那些古物上附着的混乱能量光晕,让他感到一阵阵眩晕。
就在心神即将失守的边缘,他下意识地紧紧握住了贴胸佩戴的那枚温玉。霎时间,一股熟悉而令人心安的温润气息,如同初春解冻的溪流,平和而坚定地自胸口流入西肢百骸,所过之处,躁动的气血被抚平,翻腾的心绪被镇压。这股气息并不霸道,却如同中流砥柱,在他灵台方寸之间构筑起一道无形的屏障,迅速而有效地抵御着外界杂气的侵蚀,抚平了他心头的躁动与不安,护住了他最后一丝清明。
陈也深深吸了一口石殿内冰冷而带着矿物气息的空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急于将灵觉如同渔网般撒出去,试图覆盖所有物品。他知道,那样做在这片能量的泥沼中只会徒劳无功,甚至可能被反噬。他选择首先借助温玉的力量,全力收敛心神,将因外界强烈干扰而有些紊乱、过度活跃的阴阳眼视野,缓缓地内收、聚焦,如同调节望远镜的焦距,努力排除那些炫目而混乱的干扰项,试图去寻找那深藏于表象之下的、唯一的“真实”。
线香,在寂静而紧张的氛围中,无声而迅速地燃烧着。时间的流逝,在此刻显得格外沉重。
(http://www.220book.com/book/WCZ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