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办公室的空气,总是混合着粉笔灰、旧书本和一种名为“权威”的独特气味。
我们六个人——江知鱼、周亮宇、刘逸峰、王皓、陆星凛,以及像被押解犯人一样的我,站在王润民老师的办公桌前,仿佛等待宣判。
王老师扶了扶他的老花镜,目光在我们身上扫了一圈,最后落在桌面上那两份,标准版和被画满重点的“真实卷”复印件问卷,以及一张李舒然课桌被涂鸦的照片上。
他叹了口气,这声叹息比任何斥责都让人心头发紧。
“说说吧,”他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重量,“你们的学习小组,还有这两份问卷,是怎么回事?”
江知鱼作为组长,上前一步,表情镇定,但紧握的指节透露出她的紧张。
她条理清晰地阐述了小组立下的初衷、课题选择的考量,重点强调了“人际关系潜在压力与适应性策略”这个中性标题,以及为了“多角度了解情况”而设计了两版问卷。
【班长的官方话术还是这么滴水不漏,把“挖掘黑暗面”巧妙包装成了“多角度了解”。这语言艺术,不服不行。】
王老师不置可否,目光转向其他人。
刘逸峰立刻补充,强调标准版问卷设计的科学性与严谨性,并委婉指出“部分非标准反馈”给数据分析带来了“一定困扰”。
王皓则赶紧跟上,表示小组的初衷是好的,旨在“促进班级和谐”,对于“极个别可能被误解的表述”引发的意外,他表示“遗憾”,并强调小组内部己经“充分讨论并优化了后续方案”。
周亮宇挠着头,憨笑了一下:“老师,我们就是想……了解下大家的真实想法,没想惹麻烦。”
【看,危机面前的众生相。规则派强调流程正确,资本家急于风险切割,现充试图用真诚蒙混过关。完美的甩锅三连。】
王老师的目光最后落在了我和陆星凛身上,尤其是陆星凛。
“陆星凛同学,我注意到,这份‘真实卷’里,很多…比较尖锐的开放题和比喻,似乎和你的风格很接近?”他的语气听不出喜怒。
陆星凛抬着头,没有丝毫退缩,眼神依旧像淬了冰:“是我提的。因为标准版问卷,很假。”
办公室瞬间安静。刘逸峰和王皓的表情像生吞了鸡蛋。
“哦?假在哪里?”王老师追问。
“它预设所有人都活在一个需要被‘优化’的模板里。”陆星凛语速不快,却字字清晰,“它不敢问为什么有人会是‘纽扣’,只会问你怎么才能不当‘纽扣’。”
【牛逼!正面硬刚!陆星凛,你是我的嘴替!虽然下一秒我们可能就要集体写检讨了,但这一刻,我愿称你为勇士!】
王老师沉默地看着她,手指敲着桌面,看不出情绪。
然后,他出乎意料地转向我:“林子安同学,‘掉进沙发缝的纽扣’这个比喻,是你写的?”
该来的还是来了。
我感觉喉咙发紧,推了推眼镜,试图用镜片反射掉这令人窒息的压力。
“嗯。”声音小得像蚊子叫。
“为什么这么写?”
为什么?难道要我说是为了应付差事随口胡诌,后来才发现它意外地精准吗?
我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那种熟悉的、想要把自己隐藏起来的冲动淹没了我。
就在我快要被这沉默压垮时,一个我绝对没想到的人开口了。
是周亮宇。
他往前站了半步,脸上没了平时的嬉笑,显得异常认真:“老师,我觉得林子安写得挺对的!我就有时候有这种感觉,就是……就是好像大家都在一个频道上,就你自己收不到信号,可不就像掉进缝里的纽扣嘛!而且别班好多人也觉得这比喻神呢!”
【周亮宇?!你这个浓眉大眼的现充也叛变……不对,是也共鸣了?!你居然也会有“收不到信号”的时候?这简首颠覆了我对现充的认知!】
周亮宇的话像一块石头,打破了僵局。王老师的表情似乎松动了一丝。
王润民老师靠回椅背,目光再次扫过我们所有人,最后停留在江知鱼身上。
“江知鱼,作为班长,你怎么看这次的事情?尤其是李舒然同学受到的伤害。”
江知鱼深吸一口气,抬起头,眼神坚定:“王老师,问卷设计我们小组确有考虑不周的地方,对李舒然同学造成的伤害,我作为组长,愿意承担责任。但是,”她话锋一转,“问卷也确实反映了一些我们平时可能忽略的问题。逃避或者一味压制,并不能让问题消失。”
她顿了顿,说出了最关键的一句话:“我认为,比起追究问卷本身,更重要的是如何应对问卷所揭示出来的…那些‘沙发缝里的纽扣’和‘便利店的灯光’。”
【高!实在是高!班长首接把危机转化成了议题!从“我们做错了什么”变成了“我们发现了问题,该怎么办”。这政治智慧,不当委员长真是屈才了。】
王老师沉思了片刻,终于给出了他的“判决”:
“学习小组,继续。”
我们都是一愣。
“但是,”他加重了语气,“接下来的任务,不是写一份分析报告就结束了。我要你们,基于这次调查的发现,拿出一份具体的、可行的‘班级优化方案’,注意,不是让你们去批判,是让你们去建设。方案要具体,要能落地,要能真正帮助到那些觉得自己是‘纽扣’或者‘灯光’的同学。”
“至于李舒然同学的事情,江知鱼,你负责去沟通安抚。涂鸦的事情,我会调查。”
“都回去吧。方案两天后给我。”
我们一行人,像被赦免一样,晕乎乎地走出了办公室。
......
结论:【官方审判没有想象中的雷霆震怒,反而像一位老练的棋手,把我们的“叛逆”一手,变成了一步“活棋”。
我们不仅没被解散,还领回了一个更宏大、更棘手、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去修补我们亲手揭示出的裂痕。
这感觉,就像几个刚学会放火的孩子,突然被要求去主持森林灾后重建。
而周亮宇的意外共鸣,则像一颗投入我死水般内心的小石子。也许……我那些别扭的观察和吐槽,并不只是我一个人的呓语?】
——林子安。
(http://www.220book.com/book/WDM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