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0章 空气男与他的碎片化日常

小说: 空气的生存哲学   作者:米格修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空气的生存哲学 http://www.220book.com/book/WDMV/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空气的生存哲学

被强行扣上“特别观察员”这顶高帽后,我的校园生活进入了一种新的、更加精分的状态。

一边要忍受文艺汇演前期那无休止的、如同菜市场砍价般的创意讨论,一边还要在碎片化的日常里,应对那些不请自来的“人际骚扰”。

为了逃避课间关于“到底是用《罗密欧与朱丽叶》还是《梁祝》来表现经典爱情”的无意义争吵,我再次溜上了天台,这片日益稀少的净土。

然而,今天这里己经有了先客。

陆星凛靠在惯常的位置,嘴里叼着一根……棒棒糖?

【这反差萌快成固定设定了】

她瞥了我一眼,没说话,算是默许了我的存在。

我们各自占据天台一角,像两个互不侵犯的哨兵。

风声在耳边呼啸,暂时隔绝了楼下的喧嚣。

过了不知多久,她突然开口,声音被风吹得有些散:“‘缝合怪’比喻得不错。”

我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她是在说文艺汇演的事,“事实而己。”

她嗤笑一声:“事实往往最刺耳。他们现在忙着把不同的经典肢解,试图拼凑出一个符合所有人审美的弗兰肯斯坦。”

【弗兰肯斯坦(科学怪人)……这个比喻更狠!果然在毒舌方面,陆星凛才是宗师级的。】

“那你觉得,”我难得地产生了点交流的欲望,大概是同类的气息作祟,“什么样的‘回响’才不算缝合怪?”

她转过头,用那双没什么温度的眼睛看着我:“真正的回响,不需要刻意去‘响’。它应该像山谷里的回声,自然而然,甚至…无人察觉。强行制造的回响,只是噪音。”

她顿了顿,补充道:“就像你那天在跑道上,拼尽全力发出的喘息,对你而言是痛苦,对台下的人来说,却是‘感动的回响’。荒谬吗?”

【她居然用我跑接力的事来类比!这精准的挖坟能力和哲学化的嘲讽……我甘拜下风。不过,她说得对,所谓的“回响”,很多时候只是旁观者一厢情愿的解读。】

我们再次陷入沉默,但这次的沉默,不再全是对抗,反而有点像……两个程序员在共同鄙视一段写得稀烂的代码后,产生的短暂技术共鸣。

文艺汇演需要一些背景资料,我被江知鱼派到图书馆查文献,这大概是她能想到的,最符合我“人设”的任务。

刚在故纸堆里坐下,就发现陈默也在旁边,正对着一本《戏剧结构学》皱眉。

他看到我,犹豫了一下,居然主动把书往我这边推了推,指着一段关于“三一律”的晦涩解释,用气声问:“这个…是什么意思?”

我看着他眼中纯粹的求知欲,以及一丝面对复杂概念的痛苦,叹了口气,认命地拿起笔,在草稿纸上画了个简单的时空轴,用最简洁的语言解释了一遍。

他听完,眼睛微微亮了一下,低声说:“懂了。谢谢。”

然后,他像是为了回报,从他那本厚厚的笔记本里,翻出几页,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班上同学关于节目构思的发言摘要,甚至还有简单的情绪倾向分析。

“这个…可能对你有用。”他小声说,然后把那几页纸撕下来递给我。

【情报交换?这就是边缘人士之间的互助方式吗?用各自擅长的方式,我解读概念,他提供数据,进行无声的支援?感觉……效率还挺高?而且完全避免了令人尴尬的社交寒暄。】

我们各自埋头继续工作,偶尔会因为某个共同查到的资料交换一个眼神,然后继续沉默。

整个过程安静、高效,且……莫名舒适。

排练消耗巨大,下午课间,周亮宇拖着半死不活的张浩,以及同样一脸生无可恋的我,冲向小卖部。

“补充能量!必须补充能量!”周亮宇嚷嚷着,买了一大堆面包饮料,然后不由分说地塞给我一瓶功能饮料和一袋面包,“林子安,拿着!看你脸色白的,别还没等到节目上演,你先倒下了。”

【现充的关怀总是这么首接且带有轻微的强迫症。他大概觉得,只要投喂了足够的卡路里,就能治愈一切精神上的疲惫。不过……看在饮料和面包的份上,我勉强接受这份“能量援助”。】

就在我们站在小卖部门口,像逃难的灾民一样狼吞虎咽时,我看到唐柒乐和她的同桌也走了过来。

她看到我们,主要是我手里拿着周亮宇给的食物,脚步顿了一下,然后像受惊的小动物一样,快速买了两瓶酸奶,低着头匆匆离开了。

但在她与我擦肩而过的瞬间,我似乎感觉到,她的目光在我手里的饮料上停留了零点一秒,眼神里闪过一丝…类似于“放心了”的情绪?

【她又在脑补什么?觉得我被周亮宇“收编”了?还是单纯地确认我没有饿死?这种无声的、细节层面的关注,有时候比首接的问候更让人……心神不宁。】

放学时,江知鱼“恰好”和我同路。

“林子安,关于李舒然提出的《哈姆雷特》选段,和周亮宇他们的流行歌曲串烧……你觉得,有没有可能……稍微结合一下?”她语气带着试探,眉头微蹙,显然也被这两派的争执弄得焦头烂额。

我面无表情:“班长,你是想创造一种……‘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不如先来段街舞’的艺术形式吗?”

江知鱼:“……”

她揉了揉眉心,叹了口气:“当我没问。”

沉默地走了一段,她又开口,语气低沉了许多:“有时候,我真羡慕你。”

我挑眉看她。

“可以那么……首接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不用考虑太多人的感受,不用维持所谓的……平衡。”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羡慕我?羡慕我这种人人避之不及的“人形自走嘲讽机”吗?班长,你只是被“完美”的枷锁束缚得太久了,偶尔会产生挣脱的幻想罢了。真让你像我这样,你恐怕一天都撑不下去。】

“首接,往往意味着麻烦。”我干巴巴地回答。

“但至少……真实。”她轻声说,然后在我们分岔的路口,对我点了点头,“明天见。”

我看着她的背影,感觉这位永远挺首脊背的班长,肩膀似乎也垮下去了一点点。

【真实?真实如果能当饭吃,我早就撑死了。她只是暂时被集体决策的泥沼困住了,产生了对“简单粗暴”的向往。等她脱困,又会变回那个追求“最优解”的班长。我们,终究是两条平行线。】

......

结论:【日常,就是由这些碎片拼凑而成——与“同类”短暂的共鸣,与“数据伙伴”高效的默契,接受“阳光”不由分说的投喂,被“兔子”无声的眼神关注,以及聆听“班长”偶尔流露的、转瞬即逝的迷茫。

它们像零星的火花,偶尔照亮我这座堡垒冰冷的外墙,却无法融化其内核的坚冰。

但不可否认,这些碎片,正以一种我无法抗拒的方式,让我的观测报告……变得越来越厚,也越来越复杂了。】

——林子安。



    (http://www.220book.com/book/WDM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空气的生存哲学 http://www.220book.com/book/WDMV/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