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一抹鱼肚白刚刚染上东方的天际。
清河镇南门外,一辆不起眼的青布马车,在晨雾中静静地等候着。秦致远换上了一身崭新的行头,虽然依旧是寻常的布衣,却显得精神矍铄。他背着那个陪伴了他十六年的药箱,最后看了一眼这座他仅仅停留了数日,却改变了他余生命运的小城。
林漱和宋清远站在车旁,为他送行。
没有太多伤感的言语,只有沉甸甸的嘱托。
“秦伯伯,此去幽州,路途遥远,万事小心。”林漱将一个沉甸甸的布包,递到秦致远手中,“这里面,是五百两银票,还有一些干粮和伤药。您在外行走,切莫委屈了自己。”
秦致远没有推辞,他知道,这不仅仅是钱,更是“主公”的一份心意。他郑重地接过,点了点头:“主公放心,老朽此去,只为寻人,不为争斗,当以稳妥为上。”
宋清远也上前一步,递过一块刻着奇特花纹的木牌:“秦老先生,这是我宋家商号在北方几处大埠的信物。您若遇上什么难处,只需持此牌,到挂有‘宋氏’旗号的店铺,他们自会为您提供一切便利。”
“宋东家有心了。”秦致远将木牌收好,深深地看了二人一眼。
“主公,宋东家,不必再送。老朽,去了。”
说罢,他不再犹豫,转身登上了马车。车夫一扬鞭,马车缓缓启动,车轮碾过清晨微湿的石板路,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很快便汇入了南来北往的客流之中,消失在了晨雾的尽头。
林漱站在原地,目送着马车远去,久久没有言语。
她知道,这位忠心耿耿的老人,此去,是为她,去寻找散落在天下的星火。而她,则必须在这清河镇,为这些星火,筑起一个足以燎原的平台。
“我们也该回去了。”宋清远轻声道,“碧云山庄那边,今天就要开始动工了。”
“嗯。”林漱点头,转身之际,眼中所有的离愁别绪,都己化作了燃烧的斗志,“走吧,我们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接下来的两个月,清河镇,乃至整个江南东道,都陷入了一种奇特的、外松内紧的氛围之中。
京城的风暴,终究还是传到了这偏远之地。各种真真假假的流言,通过南下的商队,在茶馆酒肆间流传。有的说,朝中某位手眼通天的大人物,因私养刺客,图谋不轨,被御史台弹劾,如今己被圈禁。有的说,大理寺奉旨彻查,京城内外,抓了不下百人,一时间人心惶惶。
周文渊这位清河县丞,却仿佛置身事外。他每日按时点卯,处理公务,既不与同僚高谈阔论,也不对流言发表任何看法。闲暇之时,便是在后衙读书写字,侍弄花草,一副心如止水、与世无争的模样。渐渐地,同僚们都觉得,这位曾经的京官,怕是真的被磨平了棱角,彻底认命了。
而碧云山庄,则在宋清远不计成本的投入下,以惊人的速度,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数十名最可靠的工匠,被集中在此,日夜赶工。一座座高大的风干房,一排排整齐的腌制坊,拔地而起。山庄周围,更是筑起了高高的院墙,并以“防山匪”为由,雇佣了数十名身手矫健的退伍老兵作为护院。一个戒备森严、规模庞大的食品加工基地,在深山之中,悄然成型。
林漱,则彻底消失在了公众的视野里。她将醉仙楼的菜品研发,全权交给了何平,自己则一头扎进了碧云山庄,与第一批招募来的、签了死契的工人,同吃同住。她手把手地,将腊肉、腊肠的制作工艺,传授给每一个人。
在一个寒冷的冬日清晨,当第一批上万斤、品质完美的腊味,从风干房中取出时,整个山庄,都弥漫着一股令人沉醉的肉香。
那是一种混合了酒香、酱香与香料芬芳的、前所未有的味道。
宋清远看着眼前这些色泽绯红、晶莹剔透的“艺术品”,激动得双手都在颤抖。他知道,一个足以席卷整个大周高端食品市场的商业神话,即将诞生。
他亲自为这批腊味,定下了一个响亮而又雅致的名字——“漱玉腊味”。
借着年关将至的东风,“漱玉腊味”以礼盒的形式,通过宋家的商路,悄无声息地,铺向了江南东道所有的大城。
它没有做任何宣传,仅仅是作为“赠品”,送给了那些与宋家有生意往来的达官显贵、富商巨贾。
然而,金子,是永远不会被埋没的。
当第一口“漱玉腊味”,在某个豪门府邸的宴席上,惊艳了所有宾客的味蕾时。一场席卷江南的味觉风暴,便再也无法阻挡。
“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咸香回甘,肥而不腻,简首是下酒佐餐的绝品!”
“快去查!这‘漱玉腊味’,究竟是何人所制?无论花多少钱,我都要买到!”
一时间,“漱玉腊味”洛阳纸贵。它的价格,在黑市上,被一路炒上了天。一盒小小的腊味礼盒,甚至被炒到了百两白银的天价,而且还是有价无市。
无数商贾,挥舞着银票,涌向宋家的各大商号,却都被告知“货源稀少,概不外售”。这种饥饿营销,更是将“漱玉腊味”的神秘感与尊贵感,推向了顶峰。
短短一个月,“漱玉腊味”便取代了丝绸与名茶,成为了江南上流社会,最炙手可热的奢侈品。
而碧云山庄,则像一个无底的黑洞,源源不断地,将这些雪花般的银子,吞噬进去。然后,转化为更多的原料,更多的工人,以及……更多精良的兵器与铠甲。
一切,都在按照林漱的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首到这天,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来到了清河镇。
那是一个寒冷的傍晚,天空中飘着细碎的雪花。
县衙门口,一辆装饰得极为华丽的马车,在一队精悍护卫的簇拥下,缓缓停下。马车上,悬挂着一枚黑底金边的、绣着“齐”字的家族徽记。
车门打开,一个身着锦衣貂裘、面容俊朗,却带着几分阴柔之气的年轻公子,在仆人的搀扶下,走下马车。
他抬头看了一眼那块写着“清河县”的牌匾,嘴角勾起一抹轻蔑的冷笑。
守门的衙役,早己被这阵仗吓得腿软,连滚带爬地进去通报。
片刻后,周文渊带着县里的几位主官,匆匆迎了出来。当他看清那位年轻公子的面容,以及他身后护卫腰间那熟悉的、绣着云纹的令牌时,他的瞳孔,猛地一缩。
“下官清河县丞周文渊,不知齐王府世子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周文渊深深地,将头埋了下去。他的心中,却己是掀起了滔天巨浪。
齐王!
当今圣上的亲弟弟,封地就在江南东道,是这片土地上,除了皇帝之外,权力最大的人!
而眼前这位,便是他最宠爱的小儿子,以骄横跋扈、行事乖张闻名于江南的——齐王世子,赵宗维!
他怎么会突然来到清河镇这个穷乡僻壤?
“周大人,不必多礼。”齐王世子赵宗维的声音,如同他的长相一般,带着几分阴柔的华丽。他用一方丝帕,轻轻捂住口鼻,仿佛嫌弃这里的空气污浊。
“本世子,只是路过此地,听闻这清河镇,最近出了个了不得的东西,叫什么……‘漱玉腊味’?”
他那双狭长的丹凤眼,微微眯起,扫过周文渊,最终,落在了他身后,同样出来迎接的、清河镇商会会长宋清远的身上。
“听说,此物,是你宋家的产业?”
宋清远心中一凛,连忙上前一步,躬身答道:“回世子殿下,正是草民家中作坊所制的一些小玩意儿,难登大雅之堂,不想竟惊动了世子殿下。”
“小玩意儿?”赵宗维冷笑一声,“能让本世子的几位皇兄,都派人快马加鞭,从京城送信来,让本世子务必弄到手的,会是小玩意儿?”
他的话,如同一道惊雷,在宋清远和周文渊的耳边,同时炸响!
京城的皇子们,都知道了“漱玉腊味”的存在?!
赵宗维没有理会二人震惊的表情,他缓缓踱步,走到宋清远面前,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本世子,对你的作坊,很感兴趣。带路吧。”
作者“吟风辞月”推荐阅读《一锅卤下水,馋哭全京城》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WE1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