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放心,微臣定当竭尽全力!"陈平深知此任艰巨,却毫不犹豫地领命。
像他这般能臣,最惧无所事事,最喜重任在肩,唯有如此方能彰显其才。
"甚好,你且去寻张良商议,暗卫力量现由他统辖。”赢封含笑吩咐。
欲在大钟仙庭布局未来,暗探势力不可或缺。
后宫深处,赢封刚踏入便遇见神色匆匆的凤灵。
"陛下,总算寻到您了!"凤灵见到赢封,艳丽面容顿时舒展。
"有何要事?"赢封略显疑惑。
"启禀陛下,中域杀手皇朝正图谋加害老祖,此刻己在仙灵宗外围伺机而动。”凤灵忧心忡忡道。
自凤天鸣与大季傲龙仙皇交锋后,便返回仙灵宗依托护宗大阵闭门不出。
杀手皇朝虽奈何不得大阵,却在外围布下天罗地网。
赢封眸中寒光乍现。
凤天鸣乃凤炎炎先祖,更是朝廷重臣,谋害凤天鸣便是与大秦为敌。
"剑圣。”
随着赢封轻唤,白衣胜雪的凤云剑圣倏然现身。
"陛下。”
赢封微微颔首,皇道帝瞳开启,气运云海间顿时凝聚出一只璀璨金瞳,遥望仙灵宗方向。
此刻在大秦东部灵州,仙灵宗外一株寻常小树内,隐藏着杀手皇朝的刺客。
此人施展独门隐遁之术,纵使仙皇强者亦难察觉。
这名仙皇级杀手如磐石般蛰伏,死寂目光紧锁仙灵宗,展现着杀手特有的惊人耐心。
仙灵宗山巅,凤天鸣眉头紧锁。
尽管看不见那个隐匿在暗处的杀手,但经历过死亡的他能清晰感知到对方的存在——那人正蛰伏在宗门外,像毒蛇般等待时机。
"难道我凤天鸣此生都要被困在这仙灵宗?"他望着飘散的云雾喃喃自语。
手中攥着的玉简微微发烫,那是凤灵传递消息的凭证。”圣上...应该收到讯息了吧?"
皇城方向忽然传来异样的波动。
凤天鸣猛然抬头,仿佛看见穿透千里的目光正笼罩着仙灵宗。
与此同时,隐藏在树影中的杀手突然寒毛倒竖,身形瞬间在树木间连续闪烁。
皇宫深处,赢封的瞳孔泛着鎏金光晕。
仙灵宗的景象在他眼中纤毫毕现,那些游走的白光昭示着每个修士的实力强弱。
当目光锁定某处时,他唇角勾起冰冷的弧度:"藏得真好。”
"铮——"
风云剑圣并指如剑,身前空气骤然裂开漆黑缝隙。
凛冽剑芒没入虚空,瞬息跨越万里之遥。
仙灵宗外的杀手正要捏碎传送符箓,脖颈突然传来刺骨寒意。
他惊愕地发现周身空间竟如铁铸般凝固,传送光华刚亮起就被剑光绞得粉碎。
血线在空中划出凄艳弧度。
杀手的头颅飞起时,看见虚空探出的巨掌将自己的身躯与元神一并攫住。
待视线再度清晰,己置身于金碧辉煌的宫殿,面前端坐着那位传说中的帝王。
"致命......"杀手忽然暴起发难,袖中淬毒匕首闪着幽光。
然而风云剑圣只是屈指轻弹,七道剑影便将其钉在半空。
匕首当啷落地,杀手的伪装如水纹般褪去,露出张毫无特色的面容。
"大秦圣上。”杀手嘶声道。
赢封把玩着玉盏轻笑:"看来朕的画像,早己挂在你们杀手堂的墙上了。”
"作为大秦仙庭的统治者,若杀手皇朝连你的情报都没有,那也太辱没我杀手皇朝的名声了!"杀手语气冰冷而自信。
赢封闻言反而露出玩味的笑容:"朕倒想听听,杀手皇朝是如何评价朕的?"
"隐忍多年,骤然崛起,身负神秘传承,疑似重获修炼能力。”杀手一边说着,一边锐利地审视着赢封,试图捕捉任何蛛丝马迹。
"看来杀手皇朝确实有些能耐。
不过..."赢封眼神骤然转冷,"胆敢杀害朕的人,这是对朕的蔑视!"
"杀手皇朝行事从不看他人脸色,只衡量代价是否值得。”杀手毫不退让。
赢封打量着这个毫无畏惧的杀手,轻叹道:"看来从你这里获取杀手皇朝的情报是不可能了。”
杀手沉默以对,这本就是意料之中。
"先关起来,别让他死了。
这样凤天鸣的任务就无法完成。”赢封沉吟片刻后下令,"待朕君临中域之日,再与杀手皇朝慢慢清算。”
"遵命!"风云剑圣拱手应命,挥手间便将杀手移送至特殊囚牢。
在由空间剑道构筑的奇特牢房中,原本百无聊赖的囚徒突然看见新同伴被扔进来。
"总算有人相伴了!"这位先前被虚族控制的道域仙皇热情招呼道,"能被关在此处的必是仙皇级强者。
在下来自道域,往后还请多多关照。”
杀手无言以对,这人的自来熟让他颇感无奈。
与此同时,仙灵宗内。
凤天鸣飞出护宗大阵,沐浴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愉悦。”终于重获自由了!"他心情舒畅地朝皇都方向飞去。
大秦皇宫朝天殿内,赢封正在举行朝会。
肃穆的大殿上,文武百官分列两侧。
端坐龙椅的赢封身着玄色龙袍,头戴平天冠,双目金光隐现,不怒自威。
此刻朝堂之上,文官集团势力最为强盛,武将集团则相对势弱——毕竟如白起等军中砥柱此刻皆驻守在外,未在皇都坐镇。
朝堂之上,将军府一派今日显得格外沉寂。
"陛下,大秦历经多年积弱,百废待兴。
先前选拔虽为朝廷输送不少人才,然国之大业仍需更多栋梁之才。
臣建议推行人才储备之策。”吏部尚书张良率先出列进言。
殿中群臣闻言,纷纷颔首称善。
"臣附议!"百官相继应和。
赢封微微颔首:"昔日大秦权柄分散,各方争斗致使人才培养荒废。
如今欲建人才储备,当从根本着手。
朕望能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育体系,诸位可有良策?"
帝王目光扫过朝堂,多数大臣低头不语,仅有少数人陷入沉思。
"陛下!"礼部尚书张仪迈步出列。
赢封唇角微扬:"张爱卿可有良谋?"
这俨然己成张仪展现才略之时。
"臣以为,育才之道首重教化。
当广设学府,延揽贤才,培育后进,薪火相传。
如此方能保证朝廷人才辈出。”张仪洪亮之声回荡殿宇,引得众臣注目。
"臣附议!"群臣思忖片刻,相继表态支持。
赢封追问道:"具体当如何施行?"
"臣建议按朝廷所需设立学科,建立递进学制,细分人才优劣。”张仪显然早有筹谋,侃侃而谈间令百官频频称道。
"此事便交由张卿全权负责,务必尽快落实。
各部须全力配合。
张良爱卿的储备之策亦可由此实现。”赢封决断道。
"臣等遵旨。”群臣齐声应答。
待张仪退回班列,新任户部尚书商鞅随即出班。
"讲。”赢封眼中闪过兴味,显露出浓厚兴趣。
满朝文武亦投以探究目光。
这位新晋尚书令他们心思复杂,却不敢表露分毫——毕竟是圣上钦点之臣。
秦帝端坐于龙椅,商鞅手持玉笏上前谏言:"陛下,微臣以为当今天下仙凡杂处,阻碍大秦昌盛。
恳请陛下划分仙凡:凡人居于尘世,仙人居于九天。
如此方能确立森严秩序,激励凡人勤修向道。”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御史大夫率先反驳:"仙凡殊途虽有其理,却恐使仙人自视过高。
长此以往,凡人在仙人眼中岂非蝼蚁?这必将阻碍仙凡交流。”
"臣附议!"太常卿出列疾呼,"仙人亦有亲族血脉,若强行分离,其亲眷该当如何安置?"
张良等重臣静观其变,深知此策利弊参半,全在朝廷如何权衡。
待反对声渐息,商鞅从容不迫地开口:"天地本有高低,强弱自有等差。
仙人对凡人而言,正如仙帝视我等皆为蝼蚁,此乃天道至理。
仙人举手投足间可毁城灭地,何曾向凡人致歉?仙凡尊卑,正如朝廷与庶民之别。”
首倡反对者顿时语塞。
"仙凡当各行其道。”商鞅继续道,"一个仙人的价值胜过万千凡人。
若有不甘,大可勤修入道,或证自身价值。”这番冷峻之言令人无从辩驳。
赢封若有所思。
他明白商鞅之意在于确立规则,而这正是帝王权柄所在。
所谓仙人居天,也非绝对的隔绝。
古语云: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凡人得道,便是家族腾达之始。
不过这仙凡分治之策尚需完善,绝非朝夕可成。
"仙人享寿千载,仙君五千秋,仙王更达万寿。
若一城出一仙人,千年之内必将沦为死水。”商鞅目光如炬,"试问诸公,若你坐拥城池千年,可会容许他人威胁你的地位?可会不竭尽资源栽培亲族?可会坐视他族天骄崛起?"
商鞅指出当前仙丹调配存在重大缺陷。
在场官员沉默不语,此类问题他们早己司空见惯。
朝堂之上,群臣对商鞅的谏言无从辩驳。
赢封对商鞅说道:"仙凡分治政策尚需完善,待你修订完备后再行商议。”此言令百官震动,这意味着君主己初步认可此项政令。
此后修仙世家只能与其他修仙势力抗衡,再难在地方横行霸道。
商鞅躬身应道:"臣定当尽快完善。”见君主态度明确,他暗自松了口气。
"臣另有要事启奏。”商鞅再度开口。
群臣闻言又紧张起来,唯恐他再提惊世之策。
赢封颔首示意继续。
"臣建议推行大秦户籍制度,境内所有子民皆需登记造册,精确掌握每家每户详情,并为在册者颁发身份令牌。”商鞅奏道。
百官听罢稍感宽心,这项政策尚在可接受范围。
"准奏。”赢封当即应允。
此举犹如前世的户籍管理体系,既能强化朝廷对民众的管控,又可增强百姓的归属意识。
身份令牌的长久佩戴,终将使"大秦子民"的身份认同深入人心。
商鞅退回朝列后,朝会又审议若干政务方告结束。
赢封特意留下六部尚书议事,空旷的朝天殿顿时肃静下来。
"六部当有专属的镇部之宝。”此言令张良等人一时愕然。
赢封继续道:"当效仿封神榜,兼具攻防与检索等复合功能。”众人这才恍然。
张良谨慎回应:"炼制此等神器需用帝级材料......"言下之意是材料难得。
"此事不急,今日只是定下目标。”赢封笑道:"诸位先规划所需帝材,日后自当全力获取。”
"臣等领命。”六部尚书齐声应答。
(赢封环视群臣道:"诸位爱卿,关于仙凡两界划分之事,张卿可有见解?"
张良上前一步:"微臣以为此举甚妙。
既可激励凡界修真界奋发向上,又能减轻朝廷负担。
毕竟若无相应修为的官员坐镇,如何震慑一方?"
他顿了顿继续解释:"仙人坐镇的城池,必须由同等境界的朝廷命官管辖。
若仅派武圣驻守,怕是连仙人近身都难以察觉。”
相比之下,集中管理仙境修士所需人手大大减少。
武圣虽强于武尊及以下修士,但数量远胜仙人,不会形成绝对压制,反而能促进良性竞争。
"只要把控得当,此举利远大于弊。”张仪附和道。
工部尚书许攸面露难色:"可兴建浮空城池所需人力物力..."
赢封摆摆手:"此事尚需从长计议。
当务之急是广设学堂培养人才。”
商鞅提议:"不妨先于西方各建一座仙城试行。
以朝廷现有资源,筹建西城尚可胜任。”
群臣闻言皆点头称善。
"尽早划分仙凡,才能更快激发民间潜力。”张良、张仪异口同声道。
赢封颔首:"便依此议。
许爱卿要多费心了。”
"臣遵旨。”许攸拱手应命。
次日,新政陆续颁布:
首先推行户籍登记,严查瞒报;
继而广建学堂体系:从村学到州学层层递进。
村学免费授以识字启蒙,县学以上则需考核入学。
世家可出资协助朝廷在各地兴办书院,不仅能获取相应封赏,还可赢得学院创立者的头衔,享有特定特权。
这既是扬名立万的契机,也是为家族与学府建立长远联系的良机,但凡精明的世家商贾都不会错失此番机遇。
此举亦使户部大幅缩减了开支。
此刻北方九州境内,一座座高等学府正如火如荼地建造。
(http://www.220book.com/book/WEC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