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5章 反晋联盟

小说: 19人联盟   作者:梁山好汉123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19人联盟 http://www.220book.com/book/WEFN/ 章节无错乱精修!
 梁山好汉123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元康六年(296年)春,晋室乱局达至顶点——赵王司马伦废惠帝自立,洛阳城内血雨腥风,地方州郡被八王兵祸与流民饥馑啃噬得残破不堪。此前分散起义的三国旧脉后裔,终于放下旧日嫌隙(如曹刘孙后裔、袁氏与公孙氏后裔),以“共讨司马、复安天下”为号,在洛阳城外的邙山会师;新增南蛮王孟获、交州王马稷(注:结合设定调整为三国时期交州势力代表,其后人承继名号)、荆州南郡王马忠三位后裔势力,凑齐22路诸侯,正式结成“反晋联盟”。联盟以“选举制”定盟主、“按需分职”设官署,将松散的起义势力拧成一股绳,目标首指洛阳城内的伪帝司马伦,也为乱局中的百姓竖起了“止战安业”的旗帜。

反晋联盟核心建制与22路诸侯分职

反晋联盟以“务实高效、各展所长”为原则设职,22路诸侯皆任实职,既发挥各自势力优势(如马腾后裔善骑兵、孙坚后裔善水军、孟获后裔善山地步战),又兼顾联盟统筹调度,具体分职如下:

1. 联盟盟主(1人)

- 任职者:交州王马稷后人(马垣)

- 职责:总领联盟军政要务,主持诸侯议事会;五年一届,由22路诸侯联名选举产生,可连任一次。

- 适配性:交州地处岭南,远离中原战火,马垣所率势力保存完整,且交州为联盟提供了稳定的盐铁、粮食补给(岭南粮产丰、盐池多);马垣本人深谙“合纵”之道,能调和曹、刘、孙、袁等旧脉后裔的历史嫌隙,是各方都能接受的“中立统筹者”。

2. 军师联盟(2人,分掌战略与内政)

- 任职者1(战略军师):益州蜀王刘备后人(刘承)

- 职责:制定伐晋整体战略(如先破洛阳外围、再断关中粮道),调度各路诸侯协同作战;分析八王势力动向,预判司马伦援军路线。

- 适配性:刘氏后裔承继“隆中对”式战略思维,刘承多年在蜀道经营,熟悉山地、平原多地形作战,且其势力与南蛮、交州接壤,能串联南方诸侯协同。

- 任职者2(内政军师):青州北海王孔融后人(孔昱)

- 职责:统筹联盟内政(如粮草调配、流民安置、赋税制定),制定“战后安民法案”;协调各势力领地的资源互补(如幽州给战马、交州给盐铁、徐州给粮食)。

- 适配性:孔氏后裔承继孔融“重民本”理念,孔昱在青州开义仓、办乡学,擅长内政治理;其势力多儒生、农官,能快速搭建联盟内政体系,安抚随盟流民。

3. 五虎将(5人,联盟核心战力统领,分掌五方兵权)

- 任职者1(西路五虎将,掌凉州+关中兵):凉州西凉王马腾后人(马朗)

- 职责:统领联盟骑兵主力(凉州羌胡骑、关中马队),主攻洛阳西侧(函谷关方向),阻断司马伦从关中调兵。

- 适配性:马氏后裔世代经营凉州,马朗麾下有西千精锐骑兵(多羌胡勇士,善奔袭、冲锋),祁连山马场为联盟提供战马,是西路作战的核心战力。

- 任职者2(东路五虎将,掌徐州+扬州兵):徐州吴王孙坚后人(孙拯)

- 职责:统领联盟水军(徐州淮河水兵、扬州长江水兵),主攻洛阳东侧(虎牢关方向),控制黄河渡口,防止司马伦从青州调兵;兼护联盟粮道(从徐州运粮至前线)。

- 适配性:孙氏后裔善水战,孙拯麾下有三千水兵、百艘战船,控制淮河渡口,既能阻敌又能护粮,是东路攻防的关键。

- 任职者3(南路五虎将,掌荆州+交州+南蛮兵):南蛮王孟获后人(孟庚)

- 职责:统领联盟山地步军(荆州山越兵、南蛮藤甲兵、交州俚人兵),主攻洛阳南侧(伊阙关方向),依托山地设伏,截击司马伦的禁军援军。

- 适配性:孟氏后裔熟悉山地作战,孟庚麾下有五千藤甲兵(防箭、耐磨,适合山地伏击),且能联络荆州山越、交州俚人,为联盟补充兵力。

- 任职者4(北路五虎将,掌幽州+朔方兵):幽州辽王公孙瓒后人(公孙续)

- 职责:统领联盟轻骑兵(幽州白马骑、朔方羌骑),主攻洛阳北侧(邙山方向),牵制司马伦的北线禁军;兼防草原鲜卑部落趁乱南下(公孙续与鲜卑素有交锋,熟悉其战术)。

- 适配性:公孙氏后裔善骑射,公孙续麾下有两千白马轻骑(速度快、机动性强),长期守幽州边境,既能攻洛阳北线,又能防草原袭扰,一举两得。

- 任职者5(中路五虎将,掌冀州+豫州兵):冀州魏王曹操后人(曹谌)

- 职责:统领联盟重甲步军(冀州重装步兵、豫州农夫兵),主攻洛阳正门(宣阳门方向),承担“破城主力”职责;兼管联盟攻城器械(如冲车、云梯)调度。

- 适配性:曹氏后裔承继“青州兵”传统,曹谌在邺城收编了五千重装步兵(铠甲完备、纪律严明),且其势力靠近洛阳,熟悉外围地形,是中路破城的核心。

4. 八先锋(8人,分掌各作战方向先头部队,为五虎将前驱)

- 1. 幽州北平先锋:幽州北平王张邈后人(张焕)

- 职责:领北平轻骑为北路先锋,先破洛阳北侧的小关隘(如小平津渡口),为公孙续的骑兵开路。

- 2. 蓟州天津先锋:蓟州天津王韩馥后人(韩烈)

- 职责:领天津水兵(靠海商船改编)为东路侧翼先锋,控制黄河入海口,防止司马伦从海上调兵(如青州水师)。

- 3. 豫州鲁地先锋:豫州鲁王孔伷后人(孔谦)

- 职责:领鲁县农夫兵为中路先锋,先扫清洛阳外围的小股晋兵(如偃师、巩县的守军),为曹谌的重甲步军打通通道。

- 4. 并州晋王先锋:并州晋王刘岱后人(刘渊)

- 职责:领并州匈奴兵为西路侧翼先锋,袭扰关中至洛阳的粮道(如渑池段),断司马伦的关中补给。

- 5. 浙江越地先锋:浙江越王王匡后人(王延)

- 职责:领钱塘江水兵为东路先锋,溯江而上,配合孙拯的水军控制淮河上游,阻断司马伦从扬州调兵。

- 6. 青州齐王先锋:青州齐王桥瑁后人(桥肃)

- 职责:领青州盐丁(盐场壮丁改编)为东路后援先锋,守护徐州至洛阳的粮道(如兖州段),防止粮车被晋兵劫走。

- 7. 荆州山阳先锋:荆州山阳王袁遗后人(袁奂)

- 职责:领山阳乡兵为南路先锋,先破洛阳南侧的伊阙关外围据点(如龙门山),为孟庚的山地步军铺路。

- 8. 荆州长沙先锋:荆州长沙王张超后人(张览)

- 职责:领长沙山越兵为南路侧翼先锋,袭扰荆州至洛阳的晋兵据点(如南阳),防止司马伦从荆州调兵增援。

5. 步军三职(3人,专管步军训练、战术与基层指挥)

- 步军麒麟(步军总教习):荆州南郡王马忠后人(马恪)

- 职责:统一训练联盟步军(如南蛮藤甲兵、冀州重甲兵、鲁县农夫兵),制定通用步战战术(如方阵、伏击阵),提升杂牌步军的协同性。

- 步军狻猊(步军突击统领):青州北海王孔融后人(孔昱,兼领,因孔昱熟悉农兵训练)

- 职责:领青州儒生兵(纪律性强)组成“敢死队”,专打硬仗(如登城、破阵),作为步军的突击力量。

- 步军将校(步军基层调度):徐州徐王陶谦后人(陶融)

- 职责:调度各势力的步军基层队伍(如分配攻城任务、安排防守据点),确保步军与骑兵、水军的配合(如步军列阵护骑兵侧翼)。

6. 马军彪将(1人,专管骑兵训练与战马调度)

- 任职者:朔方王张杨后人(张节)

- 职责:统一训练联盟骑兵(如凉州羌骑、幽州白马骑、并州匈奴骑),制定骑兵战术(如奔袭、迂回);调度联盟战马(从祁连山马场、幽州草原调运),确保各骑兵部队的战马补给。

7. 专项职能部门(3人,负责联盟非作战核心事务)

- 1. 工匠团统领:福州闽王鲍信后人(鲍勋)

- 职责:统领联盟工匠(福州船匠、荆州铁匠、交州木工匠),打造攻城器械(冲车、云梯、投石机)、修复战船、锻造兵器(刀、枪、箭簇),保障联盟装备供应。

- 2. 医疗团统领:洛阳郑王袁绍后人(袁熙)

- 职责:统领联盟医官(洛阳旧医、荆州草药医、南蛮巫医),在前线设“伤兵营”,救治伤员;熬制预防疫病的汤药(如防治战地痢疾),保障士兵健康。

- 3. 后勤部统领:幽州燕王袁术后人(袁熙,注:此处为袁术后裔,与袁绍后裔区分,名袁曜)

- 职责:统筹联盟粮草、物资(如粮食从徐州/交州调运、盐铁从青州/交州调运、衣物从益州/荆州调运);管理联盟仓库(如在邙山设总仓库),按需分配至各作战部队。

8. 外交与情报部门(2人,负责外部联络与内部侦察)

- 外交部统领:徐州徐王陶谦后人(陶融,兼领,因陶谦后裔在徐州与各方商人熟络)

- 职责:联络未加入联盟的地方势力(如益州其他小部落、江东残存吴室旧部),争取其支持(如提供粮草、派兵助战);与草原鲜卑部落谈判(如约定互不侵犯),避免联盟腹背受敌。

- 情报局统领:益州蜀王刘备后人(刘承,兼领,因刘氏后裔在蜀道有长期情报网络)

- 职责:派遣探子潜入洛阳城,侦察司马伦的禁军部署、粮草库存、官员动向;监控八王其他势力(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的动向,防止其趁机偷袭联盟后方。

9. 装甲部与水军(2人,专管特殊战力与水军专项事务)

- 装甲部统领:南蛮王孟获后人(孟庚,兼领,因南蛮藤甲为联盟核心装甲力量)

- 职责:统筹联盟“装甲装备”(如南蛮藤甲、冀州重甲、交州木甲),按需分配至步军(如藤甲给山地兵、重甲给攻城兵);改良装甲(如在藤甲外涂防火漆,防晋兵火攻)。

- 水军统领(副):徐州吴王孙坚后人(孙拯,兼领,总领水军;另设副统领协调)

- 职责(由孙拯麾下核心诸侯兼任,此处指定为浙江越王王延):协助孙拯调度东路、南路水军(如淮河水兵与钱塘江水兵协同),训练水军新兵(如教农夫兵划船、射箭),维护战船(修补船板、加固船身)。

反晋联盟建制的核心逻辑

1. 以“旧脉认同”凝合力:22路诸侯皆为三国旧脉后裔,职位分配既尊重其祖上势力范围(如孙氏掌水军、马氏掌骑兵、孟氏掌山地兵),又打破“地域隔阂”(如北方的公孙续与南方的孟庚协同),用“反晋”与“复先业”的共同目标,化解历史恩怨。

2. 以“务实战力”定职责:先锋多为势力规模较小、但熟悉局部地形的诸侯(如韩烈熟天津水域、孔谦熟鲁县地形);核心职位(盟主、五虎将、军师)皆为势力强、有统筹能力的诸侯(如马垣有交州补给、刘承有战略思维、马朗有骑兵战力),确保“人尽其用”。

3. 以“选举制”稳联盟:盟主五年一届选举产生,避免“一家独大”(如曹氏、刘氏、孙氏均不任盟主,由中立的马氏后裔担任),让22路诸侯都有话语权,防止联盟因权力争夺分裂——这也是吸取了晋朝八王自相残杀的教训,用“共治”替代“独权”。

元康六年春,反晋联盟在邙山举行誓师大会:马垣手持盟主符节,刘承宣读伐晋檄文,五虎将率骑兵列阵,八先锋举旗呐喊,工匠团的投石机、水军的战船在旁助威,随盟的流民捧着粮袋、拿着锄头站在阵后——这支由三国旧脉组成的联盟,不再是零散的起义军,而是有建制、有目标的“讨逆力量”。洛阳城内的司马伦听说联盟建制,吓得急调关中、青州的兵马来守洛阳,可他不知道,联盟的真正优势不是兵力,而是“百姓的信任”——那些跟着联盟走的流民,那些为联盟送粮的百姓,早就把反晋联盟当成了“结束乱局的希望”,而这,正是晋朝宗室早己丢失的东西。



    (http://www.220book.com/book/WEF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19人联盟 http://www.220book.com/book/WEFN/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