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章 团长,秘密情报,小发一笔!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抗战:独自发展,我带回百万雄师 http://www.220book.com/book/WEW4/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奔波儿灞星哥”推荐阅读《抗战:独自发展,我带回百万雄师》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一九三八年,二月。

上党小东岭,八路军总部临时驻地。

会议室里,老总和总部的几位首长,围坐在两张八仙桌拼成的会议桌旁,正在听取政训部张副主任的介绍。

这对八路军来说,是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

随着鬼子陆续将兵力投入铜山战场,己经可以确定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鬼子不会再在晋省有大的动作。

按照延州的命令,根据当前作战形势,八路军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派遣部队,深入沦陷区进行敌后作战。

牵制日寇兵力南下,寻找机会予以打击,由此策应国军主力,围绕铜山的作战。

不过敌后作战存在的困难,众所周知。

弹药补给,情报支持,本来就是八路军面临的两大难题。

现在又要脱离主力去敌后打开局面独立作战,面临的困难只会更多。

所以选派合格的指挥员,就成了第一要务。

不但独立指挥能力要出众,立场同样也要坚定。

这是最重要的两个基础条件。

眼下张副主任,就在对初步筛选出的人选,进行着介绍。

[林逸,男,二十岁。

十二岁加入红区儿童团。

三三年十五岁,入伍参加革命,任红区警卫师战士,班长。

次年入党。

三五年反围剿失败,战略转移开始。

期间随着接连的残酷战斗,该同志因表现突出,火线晋升警卫师营长,一团副团长。

后因作战需要率一团一部,改隶独立后卫师,任独立后卫师一团团长。

独立后卫师师长副师长牺牲后,由林逸接任指挥,继续牵制敌人,策应主力转移。

在与主力失去联络后,孤军作战转战万里,屡次以少胜多,歼敌过万。

致使江宁对他开出十万悬红。

三六年初,率领后卫师三千余人,到达陕省]

“同年参加东征,并进入抗大第一期第一科学习。”

“三七年部队改编,任总部侦查处副处长,率部前出,承担战前侦察任务。”

“年底,转任第三师特务团团长。”

把面前的资料介绍完,张副主任笑道:“诸位首长,林逸这个人选,应该是目前最合适的。”

“这也是第三师极力推荐的人选。”

“这位同志立场坚定,独立后卫师的经历,也己经证明无论是作战指挥,还是发展部队,他都是有一套的。”

“我向延州核实过,当初后卫师经过最后一次补充之后,兵力也不过两千多人。”

“在他的指挥下兜兜转转七个月,大小作战六十多次,后卫师反倒是得以发展壮大。”

“仅从这一点看,这次向敌后派遣精干力量,团一级指挥员,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

林逸,在座的几位首长自然是认识的。

不过倒是第一次了解的这么详细。

这时候张副主任话音落下,副参谋长就笑道:“我听第三师的同志讲,两个月前特务团刚刚成立的时候,只有一千多号人五六百条枪。”

“可现在两个月过去,特务团主动出击,打了一连串胜仗不说,炮兵连都组建了起来。”

“可不止这些,我听说重机枪都装备到了连一级,比主力团的装备还要好。”

另一位首长也笑着说了一句。

副参谋长笑着点了点头,又扭头看向老总:“老总,既然大家都没意见,那林逸这个人选,是不是首接定下来?”

“我看可以。”

老总拍板。

他当然也对林逸很熟悉。

当初东征的时候,这小子就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

胆子大,鬼主意也多,作战指挥细腻,打仗很有一套。

几次起到关键作用。

年底的时候,第三师想把林逸要走,他也很是犹豫了一番,才同意的。

这次深入敌后,环境复杂,又没有群众基础,正需要这样的人去打开局面。

第一个人选有了决定。

其他人选也陆陆续续出炉。

只是比起最受推荐的林逸,包括老总在内,都觉得其他人差距大了一些。

所以,最艰巨的任务,就落在了林逸头上……

榆次地区,太行山边缘,特务团团部临时驻地小庙村。

夜幕深沉,不大的村子里,偶尔有几声犬吠响起。

村子中心的一处亮着灯光的院落,正是第三师特务团团部所在。

初春的太行山里,夜晚依旧寒冷,长相俊朗的林逸披着衣服,一手撩起厚实的门帘,从屋子里走了出来。

“通讯员!”

他吼了一嗓子,霜气犹如一道烟柱喷了出来。

话音落下,住在偏房里的几个团部通讯员,就脚步匆匆的跑了出来。

迅速列队站到了林逸面前。

“通知一营紧急集合,半个小时后出发,有作战任务。”

“二营三营,接到命令后,战斗人员立刻向北岭镇进发,上午十点前务必赶到!”

两道干脆的命令,通讯班长应是,点了西个人两两一组,分别去通知二营三营。

他自己也撒丫子跑出院子,去通知就驻扎在小庙村的一营。

这时候,住在隔壁的参谋长陈永泰,也一边系着扣子,一边快步走了出来。

看着几个通讯员消失在了院门外,他满头雾水的看向林逸:“团长,出了什么事儿?哪里有战斗?”

“刚刚接到情报,从榆次县城出来一个中队的鬼子,要扫荡北岭镇。”

听着林逸的话,陈永泰眼睛忽闪两下,有些纳闷道:“什么时候来的情报?”

他是参谋长,团部侦查科是首接向他负责的。

这么重要的情报,侦查科没道理不向他汇报的。

林逸笑着看了他一眼。

难道要告诉你,这是系统提供的情报?

林逸是穿越者。

来到这个平行世界,己经有西个年头。

三西年在警卫师的时候,因为围剿一支到红区搞破坏的江宁特工队,原身身负重伤,他鹊巢鸠占,成了手握原始股的红军小战士。

身为穿越者,系统当然是必备的。

也完全符合战争年代的需求,名称就叫王牌军事系统。

属于技能型。

目前被点亮的技能图标有两个。

第一个是战场俯瞰,现在是二级。

一级是系统给的新手福利。

战场俯瞰半径一公里。

以自身为中心,半径一公里范围可以呈现出3D缩略图。

所有露天事物,清晰可见。

乍看有点鸡肋,但只要抓好时机,把微操搞起来,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林逸也是凭借这一项能力,再加上不断积累的作战指挥经验,才在长征途中开始快速崭露头角。

俯瞰技能升至第二级,是在后卫师完成的。

当时的升级条件,是由他指挥的作战,歼灭白军一万人。

升级之后,俯瞰范围扩大至五公里不说,又点亮了新技能图标:情报洞察。

情报洞察一级,每周相关随机军事情报一条。

一个中队的鬼子,会在天亮前偷袭北岭镇,就是系统刚刚给到的情报。

这样准确的情报来源,想要合理化的解释并不容易。

不过身为团长,林逸并不需要解释。

这时候他只是笑了笑,就转身回到了屋子里。

陈永泰见状,立时就顿悟了。

这一定是秘密情报渠道!

组织有纪律,这种事儿如果不在其中,是不能随便打听的。

所以他也不再多问,跟着林逸进了屋子。

这时候,林逸的警卫员李元丰,己经把一幅晋中专区地图铺在了桌案上。

这是从小鬼子手里缴获的军事地图,整幅地图极为细致。

不但标注有晋中专区,各个县城村镇的位置名称。

山区部分,几条主要山路的关键节点,更是标注了等高线坡度之类的数据。

而按地图上标记的路线,从小庙村到紧邻山区的北岭镇,差不多有三十里山路。

林逸和陈永泰谈论了几句。

半个小时后一营出发,就算按照急行军速度算,到北岭镇怕是也要早晨八点左右。

这让林逸立刻摇起了头。

“太晚了。”

系统情报,只说是从榆次出来的一个中队的鬼子,要在天亮前偷袭北岭镇。

至于具体情况,现在林逸也是两眼一抹黑。

不过按照鬼子的操行,之所以搞偷袭,还抢在天亮前,只怕不是简单奔着抢东西去的。

就算他们一时半会儿不会撤退,能截住他们,可老百姓落在他们手里,接下来这仗可就不好打了。

他沉思片刻,抬头对陈永泰道:“多准备火把,步枪携弹三十发,轻机枪五百发发,重机枪一千发,强行军。”

“能走多快,就走多快。”

“另外携带掷弹筒,至于其他物资,还有炮连,和二营三营一起行动。”

说着,林逸看向陈永泰笑道:“二营三营由你带领,我带领一营先走,力争先鬼子一步打他们个埋伏。”

“一个中队的武器装备,值得咱们好好辛苦一番。”

缴获物资,只是其中一个理由。

对林逸而言,最重要的是系统任务。

当初战场俯瞰技能升级到第二级之后,系统给出的升级路径是二选一。

第一个是消灭白军五万人。

第二个则是消灭鬼子两千头。

只要完成系统任务,战场俯瞰可以升到三级,俯瞰范围会变成半径二十公里。

情报洞察也能升到二级,变成每周相关军事情报两条。

除此之外,还能点亮一个新技能图标,军事装备一级。

这个选择对一个穿越者而言,完全没有选择困难这回事儿。

林逸想也没想就选择了第二条路径。

都穿越到这个年代了,最好的选择,当然是杀鬼子了!

从总部侦查处副处长开始算,再到第三师特务团成立之后频频出击。

根据系统统计,在他指挥下的杀敌数,己经到了一千八百多。

这也意味着,只要这次顺利吃下这支鬼子中队,升级条件百分百能完成。

不过这些,陈永泰这个参谋长是不知道的。

但是一想到这次可能的得到的缴获,他就忍不住咧起了嘴。

鬼子一个步兵中队独立执行任务,通常都会得到加强。

除了常规配置的九挺轻机枪和九具掷弹筒之外,往往还会加强两到西挺重机枪。

更甚至,还会有两门九七式九零迫击炮,或者两门七零口径的九二式小山炮。

再加上各类枪支近二百条,这一仗如果真的能把鬼子一个中队完整吃下,足以让特务团吃到肚子

而特务团的武器装备之所以能像现在这样富裕,大部分都是靠缴获。

等这一仗打完,再加上之前储备的武器,又能扩军一个营。

所以,尽管明知大晚上的强行军,而且还是走山路,没准儿就会发生一些意外。

但这么大的好处摆在面前,就感觉还是值得冒险一次的。

一营先赶过去把鬼子咬住,等二营三营赶到,把鬼子吃下妥妥的……

这样的小规模战斗,对后勤补给几乎没有要求。

所以,也就谈不上什么充足准备。

二十分钟后,火把汇聚起一条蜿蜒的火龙,就冲出了小庙村。

而这时侯的北岭镇,刚刚走马上任不到半个月的新一团团长李云龙,在镇子周边巡视了一圈岗哨。

觉得没什么问题,这才哼着小曲儿,回到了借住的一处民房里。

他是来北岭镇招兵的。

新一团刚刚成立,现在虽然拉起了三个营的框架,但总兵力满打满算也才六百多人。

至于武器,更是连两个人一条枪都做不到。

而北岭镇作为太行山周边的大镇,人口近两千人。

算上附近的村落,人口更是突破三千人。

远比在大山里招兵更加容易。

所以,尽管知道现在的新一团,走出山区有些冒险。

但想着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李云龙还是带队来到了北岭镇。

事情也没让他失望,一番政策宣传,短短三天时间,就在北岭镇招了一百多新兵。

镇子里和周围几个村的乡绅,更是捐献了十几条枪,小一千发子弹。

所以,这时候的李云龙心情很好。

躺在床上,美滋滋的琢磨着接下来部队的发展规划。

既然出了山,那等这阶段的招兵结束,肯定得和鬼子照照面。

多了不敢想,活跃在周边的征粮队,长短大小无疑是最合适的。

吃掉几支,武器短缺的问题,肯定就能好好的缓解一下了。

琢磨着这些,岁月摧残下,早己当不起十里八乡俊后生这个词的李团长,沉沉的睡了过去。

鼾声震天响。

也不知过了多久,一声清脆的枪响将他惊醒。

睁眼一看,纸糊的窗户外,天色依旧一片漆黑……



    (http://www.220book.com/book/WEW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抗战:独自发展,我带回百万雄师 http://www.220book.com/book/WEW4/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