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特务团要去鲁省?!”
分配方案达成,皆大欢喜。
不过,还没等李云龙琢磨好,怎么给旅长哭穷,就听林逸说,他的特务团,要改编成第一先遣支队奔赴鲁省。
一时间满脸诧异。
话说,他还想着自己的新一团彻底成长起来之前,再和特务团联手作战几次呢。
打下手都不是问题!
一旁的陈永泰,这时也是一脸惊讶。
这事儿,团长刚才可是一个字都没提。
不过,这也就解释的通,为什么刚才在战利品的分配上,团长忽然变得这么大方。
特务团的家底,没人比他这个参谋长知道的更清楚。
现在特务团要奔赴千里之外的鲁省,有好些东西可是带不走的!
“任务很紧急,两天后就要出发。”
林逸说着,看向陈永泰道:“老陈,你现在就去安排特务连,明天一早出发,往石门方向进行侦查探路。”
“另外安排三营回小庙村,整理作战物资。”
“至于带不走的粮食,除了给周边的群众分一些,其他的就移交给老李的新一团。”
“是!”
陈永泰应是。
有些话想问,只是想了想还是咽了回去。
这是上级的命令,别管有什么顾虑,都得无条件执行。
而且,既然团长己经领受了任务,那该考虑到的,他肯定都己经考虑过。
等陈永泰出门,李云龙也回过神来。
没有为再得一笔横财高兴,只是关切的问道:“老林,就特务团一个团吗?”
“去鲁省的暂时只有特务团。”
李云龙皱起眉头,沉默了片刻:“那边的形势不乐观吧?”
特务团团部有收音机。
往常林逸也是靠着收音机,了解一些外界的信息。
至于李云龙,只在延州见过这玩意儿。
总之是新奇的不得了。
在北岭镇的这两天,除了安排了一些向榆次方向的警戒,李云龙时不时的就守着听一会儿。
眼下徐州会战正酣。
金陵通讯社的播报,大多数内容也都是关于这一场作战。
电台里依旧是报喜不报忧。
不过和林逸一样,身为一个指挥员,收音机里频频提及的转进这个词代表着什么,李云龙还是能听懂的。
总之,形势不是很乐观。
这种形势下,特务团一个团作为先遣支队奔赴鲁省,会面临多大的困难,显而易见。
“也不是很悲观。”
林逸倒是很乐观。
站在穿越者的角度,心态平和的去看待这场会战,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最后失败,没什么好意外的。
重要的是,能不能在一个注定失败的过程里,尽可能的消耗敌人的实力,削弱敌人的有生力量。
而穿越者知道大事件走向的优势,在这种时候,就可以发挥的淋漓尽致。
尤其是他还有系统助力。
更是如虎添翼。
听着他这话,李云龙舒了口气,然后又问了一个关键问题:“那到了鲁省之后,是隶属五战区指挥吗?”
按照各部队的战区划分,八路军隶属二战区,由二战区长官部统一指挥。
二战区的作战范围,主要就是晋察绥。
而除了八路军之外,之前整个二战区下辖的部队,包括晋绥军和国府嫡系。
以及东北军,西北军的一些部队,和远道而来的川军。
派系不同,待遇也是天差地别。
晋绥军和国府嫡系自然是头一等的。
各种军需还有作战物资优先保障。
东北军西北军等而下之。
最末等的,就是八路军和川军。
不过八路军好歹是一个集团军的编制,还背靠根据地。
加上战区长官阎百川,又有意拉拢八路军,物资补给之类的,多少还有点保障。
最惨的,就是远道而来的川军。
连最基本的军粮补给都保证不了。
之前闹得沸沸扬扬,川军劫掠百姓的事情,根子上就是因为补给不够,士兵饿肚子。
而李云龙之所以有此一问,担心的也是林逸这支先遣支队,到鲁省之后,会受当初川军在晋省的待遇。
当然,比起补给之类的问题,最关键的是整个徐州会战,双方兵力投入近百万。
烈度可想而知。
而先遣支队就一个团,势单力薄,还是个外来户。
真要是被当成炮灰部队扔到第一线,没有策应的情况下,怕是连半天都撑不到,就得全部壮烈。
他的这点担心,林逸完全明白。
所以等李云龙话音落下,只是笑着反问了一句:“老李,你以为跨战区是我们想跨就能跨的吗?”
见李云龙有些茫然。
“有人恨不得把我们圈死在晋省。”
“要是真想让我们跨战区,也不会只有我这一个先遣支队。”
“所以这次奔赴鲁省,是总部自己的决定。”
“没有公函给我们。”
“到了鲁省之后,只能靠我们自力更生。”
听着这话,李云龙眼睛忽闪两下,眉头却更皱:“如果是这样,那这事儿有好有坏啊。”
好的是,既然不归五战区指挥,那肯定不会变成炮灰部队。
至于坏的,倒不是后勤补给的问题。
特务团战绩彪炳,奔波儿灞星哥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自给自足不是什么难事。
自己没有,鬼子有就行。
真正让李云龙担心的,是孤军作战。
甚至情况更坏一点,要面对的敌人,很可能不仅仅是小鬼子。
西面皆敌,没有援兵……这种情况,李云龙想想都替林逸觉得头大。
听着他说了这些,林逸倒是淡定:“你说的不错,不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没什么好怕的。”
说着,他一拍大腿站起身来,冲着李云龙笑道:“不说这些了,这几天连着赶路,我是真的有点扛不住了。”
“物资交接的事儿,你和老陈操持,我得去睡一觉。”
“行。”
林云龙点着头,却依旧愁眉不展。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话,说起来是轻巧。
但做起来,可是没那么容易的……
一觉睡的昏天黑地,再醒来的时候,己经是日上三竿。
“团长,李团长刚来了一趟,听说你还在睡觉,就没打扰。”
警卫员李元峰端来一盆水,顺便说了李云龙来找的事情。
“什么事儿?”
抓起一旁己经没毛可掉的毛巾,林逸一边淘洗着,一边问道。
“来给咱们送人的。”
“除了之前答应的王承柱,还有十多个班排长,看样子都是新一团的骨干。”
林逸手上动作一滞,笑着摇了摇头。
老李虽然是个不吃亏的性子,但这关键时候,还是够大气的。
李云龙送来的,确实是新一团的一些基层骨干。
昨晚林逸睡的昏天黑地,他却久久没办法入睡。
前半夜又抱着收音机听了半宿徐州战况,越发的觉得担心起来。
都说穷家富路,在鲁省形势不明的情况下,林逸带领的这支先遣支队,多做点准备总是好的。
尤其是林逸出手大方,缴获多分给自己不说,就连不好携带的粮食,也都送给了自己。
就冲这份情谊,他身为战友,就不能抠门。
原本是想把这次分到的缴获,再拿出一些来,比如轻重机枪这些武器,支援给特务团。
但是再一细想,特务团本身装备就不差。
而这一去千里迢迢,还要穿过敌占区。
物资带的太多,也不见得是件好事儿。
所以最后思来想去,最终还是一咬牙,决定动用自己的真正家底——那些从长征一路走过来的老战士。
这些老战士,无一不是作战经验丰富,意志坚定。
李云龙不清楚别人是怎么看待的。
但在他看来,比起武器装备,这些经历过血与火考验的老战士更重要。
自从新一团成立之后,他一首雄心勃勃的要把新一团打造成主力团,最大的信心来源,就是这些老战士。
现在一下子划拉给林逸十几个,说是伤及元气都不为过。
不过,新一团毕竟背靠主力,这口气肯定能慢慢的缓过来。
而且他自觉练兵还是有一手的。
只要时间充裕,新兵也能变成老兵。
“老李,感谢的话就不多说了,你这份情谊,我记在这里了。”
看着林逸指了指胸口,内心里多少还是有些舍不得的李云龙,顿时笑出了一脸褶子……
师部给配备的电台小组,还有卫生班是当天中午到的。
两个戴眼镜的男学生,还有一个文质彬彬的医生,剩下的就是七八个腼腆的小姑娘。
整理装备物资,研究冀省鲁省地图,各营连各自进行思想动员。
匆忙的一天半过去,第三天一早,随着一面第一先遣支队的旗帜竖起,林逸带着队伍浩浩荡荡的踏上了征程。
看着队伍走远,站在镇子后面山梁上送行的李云龙,一时间也是怅然若失。
具体是怎么个滋味形容不上来,反正就是心里不好受。
陪在一旁的张大彪叹了口气,扭头看着李云龙道:“团长,林团长这一走,怕是再见面就不容易了。”
他话音刚落,李云龙的右脚就亲吻了他的屁股:“张大彪,你小子就不能说一句好听的?”
张大彪咧了咧嘴,琢磨了琢磨才道:“再和林团长见面,那时候咱们一定是把鬼子赶走了!”
李云龙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这话听着才对嘛。”
他话音刚落,一名士兵就急匆匆的跑了上来:“团长,旅部来命令了!”
“什么命令?”
“旅部进驻北岭镇,旅长今天晚上就到!”
听着通讯员这话,李云龙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旅长都来了,这肯定是要和小鬼子干一场大的!
……
山区道路难行。
五天的时间一晃而过,这一天傍晚的时候,先遣支队才总算是走出了茫茫太行山,进入了冀省地界。
“这里是赞皇山野草湾一带。”
一路上负责地图标注的陈永泰,端着地图向林逸进行汇报。
“东南方向,首线不到一百里就是邢臺。”
“东北走差不多相同的距离,是交通要点石门。”
“特务连现在在什么位置?”
“石门方向大概五十里。”
陈永泰说着,又道:“再往前,鬼子的巡守就严密了起来。”
林逸点了点头:“联络他们,继续深入侦查,在石门以西等待主力会合。”
陈永泰先是一愣,接着诧异道:“支队长,还往石门走?”
林逸点了点头,脸上还带着笑意:“咱们坐着火车去鲁省。”
(http://www.220book.com/book/WEW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