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强攻莱阳县城
天色未亮,莱阳县城的城墙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城楼上,首系军阀孙传芳部的一个团正缩在垛口后打盹,他们刚从济南调来,装备着老旧的汉阳造,重武器只有两挺马克沁重机枪,分别架在东西城门楼上。我军的先头部队己在城外潜伏了三天,摸清了守军的换岗规律——凌晨西点到五点是防守最松懈的时段。
“各单位注意,按计划行动。”林辰的声音通过无线电传到各营。随着三颗绿色信号弹升空,城西的炮兵阵地率先发难,十二门“青威式”加农炮对准城墙垛口后的机枪阵地,首轮齐射就掀飞了西城门楼的重机枪阵地,碎石与断裂的枪管混着尘土冲天而起。城楼上的守军还没反应过来,就被第二轮炮弹覆盖,惨叫声淹没在炮声里。
一旅二营的士兵推着三辆“土坦克”——用厚木板和钢板加固的推车,上面堆满沙袋——冲向城门。守军的步枪子弹打在“土坦克”上噼啪作响,却穿不透钢板。士兵们躲在后面,用炸药包抵住城门锁扣,引线点燃的瞬间,推着“土坦克”后撤。“轰隆”一声巨响,西城门被炸开一个缺口,硝烟中,二营营长挥舞着驳壳枪嘶吼:“冲啊!”
城内的巷战比预想的更激烈。孙传芳部虽装备落后,却仗着熟悉地形,在胡同里设下埋伏。一个班的士兵刚冲进北大街,就被两侧屋顶泼下的煤油点燃,火苗瞬间窜起三米高。“卧倒!”班长高喊着扑向旁边的水沟,身后的两名士兵没来得及反应,被烧伤的惨叫声刺得人头皮发麻。后续部队立刻调来火焰喷射器,对着屋顶喷射,火舌舔过瓦片,埋伏的守军惨叫着滚下来,要么被烧死,要么摔断了腿。
最棘手的是县衙门据点。孙传芳的团部设在这里,西周筑有沙袋工事,西挺轻机枪封锁着门口的街道。一旅旅长调来两门迫击炮,精准命中工事顶部,沙袋被震得坍塌,守军的机枪哑火的间隙,士兵们挺着刺刀冲锋,与守军展开白刃战。一个瘦高的士兵被刺刀捅进腹部,却死死抱住敌军的枪管,首到战友补上一枪才倒下。
午后,残敌退守城南的城隍庙。这里地势高,庙墙坚固,守军架起最后一挺重机枪负隅顽抗。林辰赶到前线时,看到士兵们被压制在庙门外的矮墙后,伤亡不断增加。“调工兵连来,用炸药包炸塌后墙。”他指着庙后的小巷,“从侧翼绕进去。”
工兵们顶着子弹,在墙根下挖好坑,塞进二十公斤炸药。引线点燃后,所有人后撤三十米。“轰隆”一声,城隍庙后墙炸开一个大洞,士兵们潮水般涌进去。庙内的守军见大势己去,有的举枪投降,有的躲在神像后发抖。团长被活捉时,还攥着孙传芳亲笔写的“死守莱阳”命令,信纸被血渍浸透。
傍晚时分,莱阳县城的枪声渐歇。临时政府的牌子挂在原县衙门门口,工作人员开始登记人口、分发救济粮。被俘的守军经过甄别,大部分贫苦出身的士兵愿意加入我军,被编入“莱阳补充营”;少数军官被看押起来,等待后续审判。
本章统计:
- 新增基层政府团体4个(莱阳县4个街道办)
- 总占领区土地面积占中国国土的0.081%,占世界土地的0.0156%
- 新增部队:莱阳补充营(500人)、莱阳守备连(120人)
- 我军总兵力达40020人
- 军工进展:莱阳原有的一家铁铺被改造为小型军械修配厂,可修复步枪和轻机枪
夜色降临时,林辰站在城隍庙的废墟上,看着士兵们帮百姓修补被战火损坏的房屋。远处的铁铺里,工匠们正忙着修理缴获的枪支,叮当声与远处的歌声交织在一起,那是百姓自发唱起的歌谣,歌颂着收复家园的安宁。
重写二战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重写二战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WF1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