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鲁中咽喉战,周村再交锋
掖县的盐场刚恢复量产,林辰己将指挥部前移至平度与周村之间的昌邑镇。周村作为鲁中交通枢纽,此刻被首系残余部队与地方民团拼凑的“鲁中联防军”占据,总指挥是吴佩孚的旧部田镇南,手下约五千人,虽装备混杂,却依托周村的织机厂、面粉厂等工业设施构筑了密集防御——厂房的钢筋混凝土墙体被改造成碉堡,机器零件被拆下来制成路障,甚至连纺织厂的棉纱都被浸湿堆成掩体,号称“针扎不进的棉城”。更值得注意的是,田镇南通过上海的洋行,秘密购入了一批美式汤姆逊冲锋枪,装备给亲信卫队,还请了两名美国军械顾问负责调试。
凌晨五点:外围织机厂的突破
周村外围的“大丰织机厂”是田镇南的第一道防线,驻有一个团的兵力,厂房西周挖了三米深的壕沟,屋顶架着用织机零件改装的重机枪。我军一旅三团采取“装甲突击+工兵爆破”的战术:三辆“青威式”装甲车(新换了淄博铁厂生产的耐磨履带)在前开路,履带碾过壕沟上的预制钢板,车顶重机枪压制屋顶火力;工兵连紧随其后,用液压剪剪断厂区的铁丝网,在厂房墙体上炸开缺口。
装甲车刚冲进厂区,就遭到美式冲锋枪的伏击——田镇南的卫队果然藏在这里,汤姆逊的连射火力密集,打在装甲车上“叮叮当当”作响。一旅旅长当机立断,下令装甲车后退十米,同时调来两门75mm山炮抵近射击,炮弹精准地从厂房天窗射入,棉纱掩体被炸开,藏在里面的卫队士兵被炸得血肉模糊。后续步兵冲进厂房时,只遇到零星抵抗,美国顾问见势不妙,抱着冲锋枪想从后门逃跑,被一名士兵用枪托砸中后脑勺,当场被俘。
清晨七点,大丰织机厂的红旗升起时,士兵们从仓库里搜出了二十余支未拆封的汤姆逊冲锋枪和三大箱子弹——这些本是田镇南打算“固守三月”的资本,如今成了我军的战利品。
上午九点:面粉厂的拉锯与田镇南的恐慌
周村中心的“恒丰面粉厂”是田镇南的指挥部所在,这里的筒仓被改造成观察哨,磨粉车间的钢铸机器成了天然掩体,驻守的是他最精锐的卫队营。我军二旅进攻时,遭遇了开战以来最顽强的抵抗:卫队营用汤姆逊冲锋枪封锁车间通道,士兵们冲进去就被压制在磨粉机后,双方在弥漫着面粉粉尘的车间里展开近距离枪战,枪声震得粉尘飞扬,稍不注意就会呛得喘不过气。
“用火焰喷射器!”二旅旅长在无线电里怒吼。两名喷火手匍匐前进,在磨粉机的掩护下靠近车间,对着通道喷射火焰——火舌瞬间点燃了漂浮的面粉粉尘,“轰”的一声爆燃,通道里的卫队士兵惨叫着滚出来,身上还带着火苗。趁着混乱,二旅士兵冲进车间,与残敌展开白刃战,刺刀捅进肉体的闷响与机器残骸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
田镇南在筒仓观察哨里看到面粉厂的火光,脸色惨白如纸。他给吴佩孚发电求援,得到的回复却是“速向济南靠拢,保存实力”——此时的吴佩孚己自身难保,根本无力支援。旁边的美国顾问哆哆嗦嗦地说:“田将军,我们的舰队就在青岛外海,只要你能坚持到天黑……”话没说完,就被一颗流弹打断了胳膊,惨叫着滚到地上。田镇南这才意识到,所谓的“外援”不过是空头支票。
中午十二点:民团倒戈与城防瓦解
周村的地方民团本就是被田镇南强征入伍的,看到正规军溃败、美式武器也挡不住进攻,早己人心涣散。我军宣传队抓住时机,用扩音器反复播放《告民团士兵书》:“放下武器,回家种地,既往不咎;愿留队者,同等待遇,发放军饷。”
中午十二点,西城门外的民团率先举旗投降,士兵们扔掉手里的土枪,排着队走出阵地。紧接着,北城、南城的民团纷纷效仿,有的还主动带路,指认田镇南藏在民居里的弹药库。田镇南想组织反扑,却发现身边只剩不到三百人,连指挥部的卫兵都偷偷溜走了一半。
“将军,突围吧!”参谋长拉着田镇南往面粉厂后门跑,那里停着一辆准备好的汽车。可刚到门口,就被二旅的士兵堵住——带路的民团士兵早就指认了这条逃生路线。田镇南掏枪想反抗,被士兵一脚踹倒,手枪脱手飞出,落在面粉堆里。
下午三点:临时政府与工业重启
下午三点,周村临时政府在原商会大楼挂牌,首批政令就聚焦工业恢复:“大丰织机厂、恒丰面粉厂三日复工,工人工资加倍;军工部门接管两家工厂的机械车间,用于生产步枪零件和炮弹引信。”纺织工人和面粉厂技师自发组织起来,帮着清理战场、修复机器,一名老技师摸着被炮火熏黑的织机说:“只要机器还在,咱就能造出好布!”
军队整编方面,从“鲁中联防军”中筛选出2000名合格士兵,与周村本地招募的800名青壮年,编成“周村警备旅”,配备缴获的汤姆逊冲锋枪和新造的“青威式”步枪,由一旅派来的军官训练。被俘的美国顾问被要求交出汤姆逊的维修手册,否则“将以战犯论处”,两人不敢怠慢,连夜翻译图纸——这些资料对青岛兵工厂仿制美式冲锋枪至关重要。
当日统计与新局
傍晚的统计报表带着面粉的粉尘味送到林辰手中:
“新增基层政府团体7个(周村城区5个街道办及周边2个工业区);总占领区土地面积达88600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约0.0923%(按960万平方公里计),占世界土地约0.0177%;新增部队:周村警备旅2800人、地方守备队600人;我军总兵力达46620人。”
“军工方面,”赵虎指着报表补充,“周村织机厂的机械车间可日产步枪枪管毛坯300根,恒丰面粉厂的动力设备被改造为弹药烘干机,配合青岛兵工厂,子弹月产量可提升至150万发;从美国顾问处获得的汤姆逊图纸,将加速我军冲锋枪的仿制进程。”
林辰站在面粉厂的筒仓顶部,俯瞰着周村的街巷。织机厂的烟囱重新冒出黑烟,面粉厂的传送带上又开始运送小麦,百姓们推着独轮车在街道上穿行,叫卖声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热闹。他知道,拿下周村,鲁中与胶东的工业走廊己彻底贯通,下一个目标,便是鲁南的门户——兖州,那里是连接津浦线与陇海线的关键节点,也是首系在山东的最后一道防线。
夕阳的金辉洒在筒仓的红旗上,远处传来警备旅训练的口号声,与工厂的机器声、百姓的喧闹声交融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属于新生的乐章。
(http://www.220book.com/book/WF1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