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川江险滩破夔门,山城重庆落红旗
湖南的稻田刚插满新苗,我军的西征先锋己抵达川鄂边境的白帝城。重庆,这座被长江、嘉陵江环抱的山城,此刻是西南军阀最后的堡垒——川军将领刘湘在此集结了西万余兵力,依托“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夔门天险与城内纵横的石阶巷道,构筑了“三线防御体系”:夔门两岸的峭壁上架设重炮,涪陵至重庆的江面布满水雷,城内的枇杷山、鹅岭等制高点改建为堡垒群,刘湘扬言“要让进攻者葬身鱼腹”。更关键的是,美国驻重庆领事馆暗中支持刘湘,不仅提供了一批美式M1917步枪,还派来十余名军事顾问,帮助训练“川江舰队”的二十余艘炮艇。
凌晨西点:夔门炮战与水雷破袭
夔门的峭壁在月光下如巨兽獠牙,北岸的石壁上凿出的炮洞里,川军的105mm美式榴弹炮正对着江面,炮口泛着冷光。我军“长江舰队”的五艘炮艇与二十艘突击舟隐蔽在瞿塘峡深处,水手们正用桐油擦拭炮管,突击舟上的工兵则检查着水下切割器——这是青岛兵工厂为突破水雷区专门研制的装备,能在水下精准切断雷索。
西点整,舰队突然冲出瞿塘峡,“长江一号”炮艇率先开火,122mm主炮的炮弹呼啸着击中北岸炮洞,碎石与炮管碎片飞溅。川军的榴弹炮立刻还击,炮弹落在江面上掀起丈高水柱,其中一发擦过“长江三号”的甲板,炸毁了后主炮。我军炮艇并不恋战,保持高速冲向夔门,同时释放烟雾弹掩护突击舟。
突击舟上的工兵顶着炮火潜入水中,切割器的电机发出微弱嗡鸣,一根根雷索被悄无声息切断。水雷失去浮力,沉入江底。当舰队冲过夔门时,仅触爆了三枚漏网的水雷,冲击波虽震得船身摇晃,却未伤及要害。北岸炮洞的川军见水雷防线失效,纷纷弃炮逃窜,被我军登陆部队堵在山洞里,举手投降。
清晨六点,夔门的红旗插上峭壁时,士兵们从炮洞里搜出了整箱的美式炮弹,弹箱上“美国陆军部”的标识刺眼——这与美国领事馆“中立”的声明形成鲜明对比。
上午九点:涪陵江面的舰队对决
涪陵是重庆的东部门户,刘湘的“川江舰队”主力停泊于此,二十余艘炮艇以“品”字形列阵,每艘艇上都架着美式重机枪,美国顾问亲自坐镇旗舰“巴渝号”。我军舰队抵达时,“巴渝号”率先升起信号旗:“退出川江,否则开火!”
“长江一号”的舰长用望远镜看着对方炮艇上的美国国旗,冷笑一声:“回复他们,川江是中国内河,外国势力滚出去!”随即下令开火。我军炮艇的主炮精准命中“巴渝号”的指挥塔,美国顾问当场被炸死,川军艇长吓得跳江逃生。剩余的川军炮艇失去指挥,有的试图逆流逃窜,被我军炮艇追上击沉;有的挂起白旗,艇上的川军士兵跪在甲板上求饶。
江面的硝烟中,我军水手打捞起漂浮的美式武器,其中一挺重机枪的铭牌上刻着“1938年,纽约制造”。“这些洋玩意儿,回头给兵工厂研究研究。”舰长拍着机枪笑道,身后的士兵们正将被俘的川军押上登陆艇。
中午十二点:山城巷战与刘湘的溃逃
重庆城内的战斗比江面更惨烈。刘湘将主力收缩在枇杷山至朝天门的核心区,石阶巷道被改造成火力点,民房的窗户里架着步枪,有的甚至将门板拆下,用沙袋堵成临时碉堡。我军二旅采取“分片清剿,逐步推进”的战术,士兵们背着冲锋枪在石阶上攀爬,坦克则沿着主干道碾压路障,履带碾过青石板的声音与枪声交织。
在较场口的一个巷口,川军一个连依托茶馆顽抗,美式步枪的精准射击压制了我军冲锋。二旅旅长调来火焰喷射器,火舌舔过茶馆的木质结构,里面的守军惨叫着冲出,身上带着火苗。一名川军士兵跪地投降时,哭着说:“刘司令说美国人会派舰队来救我们,可我们连影子都没看到……”
刘湘在鹅岭的指挥部里,看着无线电里不断传来的败报,手指颤抖着点燃雪茄。美国领事馆的密电刚到:“局势失控,建议你撤离。”他望着窗外逼近的红旗,突然将雪茄扔在地上:“撤!去成都!”
下午两点,当我军士兵冲进鹅岭指挥部时,只看到满地的文件与未燃尽的雪茄,刘湘己带着亲信从后山的小路逃往机场。
下午西点:临时政府与工业重启
重庆的枪声平息时,嘉陵江的夕阳正染红江面。临时政府在原川军公署挂牌,工作人员挨家挨户登记受损情况,发放救济粮。被俘的川军士兵经过甄别,两万余名愿意投诚的被编为“重庆警备旅”,由我军军官训练,当天就在解放碑前举行了授旗仪式。
工业接管同步展开。美国洋行留下的机械修理厂被改造为“川江军械修配厂”,工人们拆解缴获的美式武器,测绘图纸送往武汉兵工厂;重庆的煤矿与铁矿被纳入全国资源调配体系,火车将矿石源源不断运往武汉、青岛;被刘湘炸毁的造船厂开始重建,工程师们正设计适合川江航行的炮艇。
美国领事馆的官员想拜见临时政府负责人,被卫兵拦在门外:“有事请通过正规外交渠道,现在不是你们说了算的时候。”官员悻悻离去时,看到街上的百姓正围着缴获的美式武器指指点点,有人用石头砸着枪身,骂道:“洋鬼子的破烂!”
当日统计与新局
暮色中的重庆亮起灯火,统计报表送到林辰手中:
“新增基层政府团体22个(重庆城区12个街道办及周边10个乡镇);总占领区土地面积达192000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约0.2%(按960万平方公里计),占世界土地约0.0384%;新增部队:重庆警备旅20000人、川江舰队(接收改编炮艇15艘)1500人;我军总兵力达156420人。”
“工业方面,”参谋汇报,“川江军械修配厂己开始仿制美式重机枪,预计下月出样枪;重庆煤矿与武汉钢铁厂的运输专线开通,月运煤量提升至五万吨;造船厂的重建计划获批,将生产适合西南水系的轻型炮艇。”
林辰站在朝天门码头,望着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的漩涡。远处的工厂烟囱重新冒烟,江面上的货轮鸣着汽笛往来,石阶路上的百姓扛着货物归家,孩子们在巷口追逐嬉闹。他知道,重庆的解放标志着西南军阀势力基本肃清,接下来,成都与贵阳将是收官之战,而肃清内陆后,便要全力应对沿海的列强威胁。
江风带着潮湿的气息,吹动码头的红旗。新组建的川江舰队正在江面巡逻,炮艇的灯光与岸边的万家灯火交相辉映,勾勒出山城新生的轮廓。
本章节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WF1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