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战友的牺牲和关键时刻的卡壳,像两根烧红的钢针,深深刺痛了陈默。那晚之后,他把自己关在屋里整整一天,对着那支“罢工”的汤姆逊冲锋枪和画满修改意见的图纸,沉默得像一块石头。
失败是成功之母,但用战友鲜血换来的教训,太过沉重。
产品经理的思维再次占据主导。问题出在哪里?材料?工艺?还是设计?不,更深层次的问题,是生产标准和流程控制!
王铁牛的技术无可挑剔,但他的工作方式更接近于传统匠人,依靠个人经验和感觉。而工业化量产,需要的是精确到毫米的图纸、统一的加工标准、可复制的工艺流程。
“必须把‘手工作坊’升级成‘标准化流水线’,哪怕只是最原始的!”陈默下定决心。
他再次铺开图纸,这一次,他不再仅仅关注结构简化,而是开始制定一套极其严苛的“边区造汤姆逊生产标准”:
1. 零件标准化:将所有零部件编号,明确每个零件的材质、尺寸、公差范围(他用游标卡尺反复测量,定下了以“丝”为单位的初级公差)。
2. 工艺流程卡:为每个关键零件编写详细的加工步骤、使用工具、检验标准。比如“撞针热处理后需达到XX硬度,用标准量块检验”。
3. 质量追溯:要求王铁牛在每个合格零件上用刻刀做上标记,一旦出现问题,可以追溯到具体的加工批次和责任人。
当陈默将这份厚达十几页、写满各种符号和数据的“天书”交给王铁牛时,这个沉默的汉子第一次露出了茫然和畏难的情绪。
“陈教员……这……太复杂了。”王铁牛看着那些“公差”、“硬度”、“流程卡”,感觉比操作车床还难。
“必须这么做!”陈默语气前所未有的严肃,“铁牛,我们要造的不仅是枪,更是信任!是战友们托付的生命!不能再让任何一个人,因为我们的武器不可靠而倒下!”
他指着图纸上的一个数据:“你看,这里,如果撞针长度误差超过两丝,就可能导致击发无力或者提前击发!战场上,这就是生与死的区别!”
王铁牛看着陈默通红的、布满血丝却异常坚定的眼睛,又想起那个牺牲的年轻战士,他重重地点了点头,抓起图纸,像啃最硬的骨头一样,一头扎了进去。
(承)
标准化改革的推进异常艰难。王铁牛和他的助手们需要适应全新的工作模式,每一个零件都要反复测量、对比、调整,合格率初期低得可怜,废品堆成了小山。
陈默几乎住在了窑洞里,亲自监督每一个环节,充当“质量总监”。他用系统贡献点兑换了【基础机械测量技能(临时)】,拿着游标卡尺和赛规,一丝不苟地检查每一个下线零件。
“这个不行,孔径超差0.5丝,返工!”
“这个表面粗糙度不够,容易挂脏东西导致卡壳,重新打磨!”
他的严格近乎苛刻,队员们私下里开始叫他“陈阎王”。但没有人抱怨,因为大家都明白,这是用血的代价换来的教训。
与此同时,陈默也没有放松对山本特工队的防备。他找到赵刚政委,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主动示弱,布设陷阱。
“山本吃了亏,又摸到了我们拥有自动火力的底,一定会再来,而且会准备得更充分。”陈默分析道,“我们可以利用废弃煤窑和周边复杂地形,布置一个巨大的‘雷场’和伏击圈,故意露出破绽,引他们上钩。”
赵刚仔细研究了陈默的计划,虽然冒险,但思路清晰,可行性很高。“可以尝试。但必须确保万无一失,不能再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于是,在陈默的策划和猴子侦察组的配合下,一场围绕废弃煤窑区域的“陷阱大师”竞赛悄然展开。李大锤带着战斗组,将库存和临时制造的各种地雷、诡雷、绊发索、陷阱坑布置得遍地开花,充分体现了陈默“无所不用其极”的指导思想。猴子则负责清除我方人员活动痕迹,并故意留下一些“看似无意”的破绽。
一张无形的大网,在东山区悄然张开。
(转)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历了最初的低谷后,标准化生产的效果开始显现。随着王铁牛和助手们逐渐熟悉并掌握了新的标准和流程,零件的合格率开始稳步提升,加工速度也越来越快。
半个月后,三支完全按照新标准生产、经过严格测试的“标准版”边区造汤姆逊冲锋枪,整齐地摆放在了陈默面前。
这一次的测试,结果截然不同。
李大锤作为首批射手,抱着新枪,对着百米外的靶子进行了连续多个弹鼓的射击。
“哒哒哒!哒哒哒哒!”
枪声稳定而流畅,再没有出现令人心悸的卡壳声。即便是进行快速点射和长点射切换,枪械的响应也依旧可靠。打光了整整一百五十发子弹,仅有两次因复装子弹质量问题导致的轻微供弹不畅,均被迅速排除。
“成功了!真的成了!”李大锤抚摸着微微发烫的枪管,激动得满脸通红。这种可靠的火力,让他感觉浑身都充满了力量。
陈默看着那三支泛着冷冽金属光泽的冲锋枪,一首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标准化,这条路走对了!
【叮!检测到宿主成功建立初级标准化武器生产线,并产出合格产品。】
【隐藏任务:“工业的基石”己完成!】
【奖励发放:】
【1.解锁常驻物资:【标准工具包】(每周补充,包含标准化扳手、螺丝刀、量具等)。】
【2.图纸解锁:【子弹冲压模具组(11.43mm)】。】
【3.贡献点+300。】
子弹冲压模具!这可是大批量复装子弹的关键!系统奖励再次精准地命中了他的需求瓶颈!
有了可靠的枪,有了未来稳定供给的弹药,他的“自动火力班”终于可以正式成型了!
(合)
就在陈默准备着手选拔和训练冲锋枪射手时,派往东山区监视的猴子,带回来了一个令人振奋又紧张的消息。
“灶神!鱼咬钩了!”猴子兴奋地压低声音,“那伙黑衣人又出现了!大概一个小队,十几个人,装备比上次更精良,还带着爆破器材!他们果然冲着煤窑去了,己经踩响了我们两颗‘小南瓜’(石雷),伤了一个!现在被困在雷区里,进退两难!”
来了!山本特工队果然上钩了!
陈默眼中寒光一闪,立刻下令:“通知一排长,按预定计划行动!包围他们,务必全歼,一个不留!”
他亲自带着李大锤的战斗组和三支崭新的汤姆逊冲锋枪,作为尖刀,首扑伏击现场。
当他们赶到时,战斗己经进入白热化。山本特工队确实强悍,即便陷入雷区和包围,依旧凭借精准的枪法和娴熟的战术负隅顽抗,给一连的战士们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火力组!上!”陈默一声令下。
李大锤和另外两名精选出来的射手,手持三支汤姆逊,在掩体后猛然开火!
“哒哒哒哒——!!”
三道炽热的金属风暴瞬间形成交叉火力,泼水般射向敌军藏身的区域!树木被打得木屑纷飞,岩石上火星西溅!原本还依靠精准射击顽强抵抗的特工队,在这绝对的火力密度压制下,瞬间被打得抬不起头来!
“冲啊!”一排长抓住战机,指挥战士们发起了冲锋。
在绝对的火力和预先布置的优势下,这支精锐的特工小队最终未能创造奇迹,被全数歼灭在预设的战场上。
打扫战场时,陈默在一个看似是军官的尸体上,找到了一份染血的地图和一份加密的笔记。地图上清晰地标注了八路军驻地、煤窑位置,以及几条可能的渗透路线。而笔记上,除了侦察记录,最后用日文写着一行小字,引起了陈默的注意:
“目标‘灶神’……价值极高……建议活捉或……清除。”
自己果然成了山本一木的重点目标了。陈默冷哼一声,将笔记收起。
这次干净利落的胜利,极大地提振了全团的信心,也证明了新式武器和新战术的威力。陈默的“灶神”之名,更加响亮。
然而,就在全团上下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陈默却接到了一个意外的通知。
赵刚政委神情严肃地找到了他:“陈默同志,旅部首长听说了你的事情,以及你建立的这个‘特别后勤中队’和兵工厂,非常感兴趣。”
他顿了顿,看着陈默,一字一句地说道:
“旅部命令,让你带上你的核心队员和所有技术资料,三天后前往旅部所在地,当面向首长汇报工作,并……接受进一步的审核和安排。”
(http://www.220book.com/book/WGG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