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南山科技园。
在一栋毫不起眼的写字楼的角落里,“聚能芯半导体”的牌子,低调得几乎让人忽略。
办公室内,气氛有些压抑。几个年轻的工程师正围坐在一张会议桌旁,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掩饰不住的疲惫和失望。
坐在主位上的,是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看起来不过三十出头的男人。他叫阮明,是聚能芯的创始人和首席技术官。
“怎么样?这周有新的询价吗?”阮明揉着发痛的太阳穴,声音沙哑地问道。
负责市场的合伙人摇了摇头,苦笑道:“别说询价了,我把JN5306的规格书发给了国内几乎所有叫得上名字的手机和数码厂商,大部分都石沉大海。有两家回了邮件,一家说我们的产品太超前,市场不需要;另一家更首接,问我们是不是PPT公司,怀疑我们根本做不出这种性能的芯片。”
办公室内,一片死寂。
JN5306,是阮明和他的团队耗费了两年心血,赌上全部身家打造出的心血结晶。这颗芯片的技术指标,领先了当时市场主流方案至少三代。他们本以为,这款产品一经推出,就会引爆市场,订单会像雪片一样飞来。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他们跑遍了各大展会,拜访了无数客户,得到的回复却惊人地一致:你们的芯片太贵了,功能也太复杂了。用户给手机充电,有个5V-500mA就够了,谁需要2A的大电流?还要什么智能识别,多重保护?成本太高,用不上!
领先时代一步是天才,领先三步是疯子。阮明和他的团队,此刻就品尝着当“疯子”的苦涩。
“再……再坚持一个月。”阮明的声音有些发颤,“如果还是没有订单,我们就把公司关了,该回大厂上班的,就回去吧。”
他说完这句话,仿佛耗尽了全身的力气,颓然地靠在了椅背上。
就在这绝望的气氛中,前台一个负责接电话的小姑娘,突然探进头来,怯生生地说:“阮总,有……有个电话找您。对方说,他们要采购一万颗JN5306芯片。”
“什么?”
阮明猛地从椅子上弹了起来,和他一起弹起来的,还有会议室里的所有人。
“你再说一遍?采购多少?”
“一……一万颗。”小姑娘被这阵仗吓了一跳,结结巴巴地重复道。
整个办公室,瞬间像是被投入了一颗炸弹。
一万颗!
他们公司成立至今,卖出去的样品加起来都不到一百颗!
“快!把电话接进来!”阮明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变了调。
电话很快被转接到了会议室的免提上。
一个清脆而沉稳的男声,从听筒里传了出来。那是林建国按照林未的要求,刻意压低和伪装过的声音,听起来像一个经验丰富的中年采购总监。
“你好,是聚能芯的阮总吗?”
“是是是!我就是!请问您是?”阮明紧紧握着话筒,手心全是汗。
“我们是惊蛰科技。”林建国报出了公司的名字,“我们看中了贵公司的JN5306芯片,打算将其用在我们即将上市的一款新产品上。初次合作,我们计划先采购一万颗,进行试生产。”
惊蛰科技?
阮明在脑海里飞速搜索着这个名字,却发现一片空白。他从未听说过这家公司。
“请问……贵公司是做什么产品的?”他小心翼翼地问道。
“便携式移动储能设备。”林建国按照林未给的稿子,一字一句地念道,“你可以理解为,一个能随时随地为所有数码产品充电的‘能量块’。”
能量块?
又是一个闻所未闻的新名词。
但阮明立刻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对方的产品,竟然是为“所有”数码产品充电!这与他设计JN5306时“大一统、高兼容”的理念,不谋而合!
他感觉自己的心脏,开始不受控制地狂跳起来。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电话那头的,或许就是他们苦苦等待的那个“知音”!
“没问题!一万颗,我们有现货!”他几乎是吼出来的,“价格方面,我们可以给您最大的优惠!请问,您什么时候需要?”
“我们现在就需要样品进行测试。”林建国说道,“如果测试通过,我们会在一周内,支付全款。”
“好好好!请把您的地址告诉我,我今天就用最快的快递,把样品和技术资料给您寄过去!”
挂掉电话,阮明看着会议室里一张张激动得通红的脸,用力地挥了一下拳头。
“活了!我们活过来了!”
……
三天后,一个从深圳寄来的快递包裹,送到了林家。
里面静静地躺着十颗指甲盖大小的黑色芯片,以及一叠厚厚的技术文档。
林建国捧着那几颗小小的芯片,双手都在微微颤抖。他感觉自己捧着的,不是芯片,而是惊蛰科技的心脏。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林建国彻底住进了新厂房二楼刚刚隔出来的实验室里。
李淑华每天给他送饭,看到的都是同一个场景:丈夫戴着高度数的老花镜,趴在实验台前,一手拿着电烙铁,一手拿着镊子,小心翼翼地在一块小小的电路板上进行着焊接。他的身边,堆满了各种示波器、万用表和电源分析仪。
那颗JN5306芯片,被他当成了稀世珍宝。他先是按照官方文档,搭建了一个最基础的测试电路,验证了芯片的所有功能都如规格书上所描述的那样强大而稳定。
然后,他开始根据林未提出的产品需求,围绕这颗核心芯片,设计外围电路。他一遍遍地优化着元件的布局,调整着电容和电感的参数,力求将每一寸空间都利用到极致,将每一毫安的电能损耗都降到最低。
这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
每当他解决一个技术难题,比如如何让LED电量指示灯的显示更精准,或者如何优化电路板的电磁兼容性时,他都会兴奋得像个孩子。
而林未,则成了他唯一的“产品经理”。
她每天放学后,第一件事就是来到实验室,听取父亲的进度汇报。她虽然看不懂复杂的电路,但她能从用户的角度,提出最苛刻的要求。
“爸,这个充电指示灯,能不能做成呼吸灯的效果?这样看起来更有科技感。”
“这个USB接口的间距,能不能再拉开一点?我试了一下,同时插两个胖一点的U盘都费劲。”
“板子的尺寸,还能再缩小吗?我希望最终产品的厚度,能控制在15毫米以内。”
林建国的反应,从最初的“这不可能”,到后来的“我试试看”,再到最后的“没问题,交给我”。
父女二人,一个负责提出天马行空的需求,一个负责用技术将其变成现实。这种奇妙的化学反应,让“能量块”的研发进度,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向前推进着。
半个月后,一个周六的上午。
林未和李淑华刚走进实验室,就看到林建国顶着两个硕大的黑眼圈,脸上却洋溢着一种近乎癫狂的喜悦。
他指着实验台上一个用电线和胶带连接得乱七八糟,看起来丑陋无比的“怪物”,声音嘶哑地宣布:
“成功了!我把它做出来了!”
那块“怪物”的核心,是一块的、焊满了元器件的绿色电路板。电路板的一端,连接着两块用胶带缠在一起的、软包的锂聚合物电芯;另一端,则引出了两个标准的USB母口。
林未走上前,拿起一根数据线,一头插在电路板的USB口上,另一头,连接上自己的手机。
就在连接的瞬间,奇迹发生了。
手机屏幕“叮”的一声亮起,右上角的电池图标,出现了一个小小的闪电标志。
充电,开始了!
紧接着,林建国按下了电路板上一个微小的开关。板子上的西颗蓝色LED灯,依次亮起,然后稳定在三颗常亮的状态。
“看!”林建国激动地解释道,“电量显示功能也正常!三颗灯亮,代表电量在50%到75%之间!”
李淑华捂住了嘴,眼中泛起了泪光。她看不懂那些复杂的电路,但她看得懂手机屏幕上那个充电的标志。她知道,丈夫这一个多月的废寝忘食,终于有了结果。
林未的心,也在此刻,剧烈地跳动起来。
她比任何人都清楚,眼前这个丑陋的“怪物”,意味着什么。
它不仅仅是一个能充电的电路板。
它是潘多拉的魔盒,一旦打开,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用电习惯。
它是印钞机的引擎,一旦启动,将为惊蛰科技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它更是她林未,向这个时代,发出的第一声正式的、响亮的战吼!
“爸,你太棒了!”她给了父亲一个大大的拥抱。
林建国被女儿这突如其来的拥抱搞得有些手足无措,眼眶却一下子就红了。所有的疲惫和辛劳,在这一刻,都化作了巨大的幸福和满足。
“这……这还只是个开始。”他擦了擦眼睛,恢复了工程师的严谨,“这只是工程样板,我们叫它A样。接下来,我们还要进行各种极限测试,优化电路,然后才能设计模具,进行试生产,也就是B样。路还长着呢。”
“不。”林未松开父亲,眼中闪烁着一种迫不及待的光芒。
“爸,立刻把A样的数据整理出来。我要带它,去见一个人。”
她拿起手机,找到了那个她只在签约时见过一面的男人的电话。
那个号码,她一首没有删除。
她知道,是时候,让那位高高在上的投资人,亲眼看一看,他投下的一百万,究竟催生出了一个什么样的“怪物”了。
这是来自未来的敲门声。
而她,要亲自去敲响那扇门。
(http://www.220book.com/book/WGZ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