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寺的晨钟,每天卯时准时敲响 —— 不是为了唤醒僧众,是为了把唐僧从禅房里叫出来,开始一天的 “洗脑课”。住持总是端坐在大雄宝殿的蒲团上,面前摊着本卷边的《小乘功德经》,唐僧则跪在对面的小蒲团上,手里捧着空白的经卷(住持不让他记字,怕他留下自己的思考痕迹),只能靠耳朵听、脑子记。
“今日讲‘西天取经的十重功德’,” 住持的声音平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指尖在经卷上滑动,“第一重,救南瞻部洲百姓脱离苦海;第二重,为人间传扬大乘佛法;第三重,助佛祖完成普度众生的宏愿……” 他一口气念到第十重,全是 “救苦”“传法”“成佛” 的美好说辞,连半个字都没提 “路上有妖精”“会遭劫难”“要受天庭制衡”—— 佛界早有交代,绝不能让唐僧知道取经路的凶险,更不能让他知道这趟路是为了佛界扩张势力。
唐僧听得入神,小眉头却微微皱着 —— 他虽年幼,却也隐约觉得不对:住持每次讲经,只说 “去西天好”,却从不说 “西天在哪”“怎么去”。今天终于忍不住,等住持念完,小声问:“师父,西天到底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一定要去那里取经?咱们寺里的经,不够救百姓吗?”
这话刚出口,住持的脸色就变了 —— 眼里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又恢复了严肃,手里的木鱼 “笃” 地敲了一声,打断唐僧的话:“玄奘,休得妄议!去西天取经,是佛祖的旨意,是天定的使命,哪有那么多‘为什么’?出家人要少问‘缘由’,多修‘本心’,只要一心向佛,跟着佛祖的指引走,自然能修成正果。”
他故意加重 “佛祖的旨意” 几个字,还伸手摸了摸唐僧的头,语气软了些,却带着更强的压迫感:“你忘了师父教你的?凡夫俗子才会纠结‘为什么’,真正的信徒,只会遵行。等你长大了,自然会明白佛祖的苦心 —— 现在问太多,反而会乱了心神,耽误修行。”
唐僧被说得低下头,不敢再问 —— 他从小就听住持说 “质疑佛祖是罪过”,心里虽还有疑惑,却怕自己真的 “乱了心神”,只能把话咽回肚子里。他没看见,住持在他低头时,悄悄松了口气,手里的念珠转得飞快 —— 刚才那一瞬间,他还以为唐僧要追问 “佛祖的旨意是谁传的”“怎么知道是真的”,幸好把话堵回去了。
为了不让唐僧再产生类似的疑问,住持开始加强 “管控”:每天除了讲经,只让唐僧做两件事 —— 抄经(抄的全是 “功德经”“报恩经”,没有任何关于外界的内容)、扫地(只许扫大雄宝殿周围,不许去寺门附近,怕他听见香客谈论凡间的事)。有次寺里的小和尚跟唐僧说 “山下有妖精吃人的传闻”,还没说完,就被住持撞见,当场罚小和尚去面壁三天,还警告唐僧:“那些都是凡人编造的谣言,会污染你的佛心,以后不许跟其他和尚闲聊。”
从那以后,没人再敢跟唐僧说话,他成了金山寺里最 “特殊” 的小和尚 —— 住单独的禅房,吃单独的斋饭,连念经都在单独的角落,像被无形的墙围了起来,只能接触到住持想让他接触的 “佛界信息”。
住持还会故意给唐僧 “画饼”。有次唐僧念经过于疲惫,睡着了,住持没有责罚他,反而端来一碗甜粥,温柔地说:“玄奘,辛苦你了。但你要记住,你跟其他和尚不一样 —— 你是佛祖选中的人,等你取经成功,不仅能救万民,还能让你的父母脱离苦难,跟你一起成佛。”
这话正好戳中唐僧的心事 —— 他偶尔会梦见一个温柔的女子(是母亲殷温娇),却记不清是谁,只能对着空气发呆。住持的话让他以为 “取经能见到父母”,从此更用功地念经,连睡觉都在念 “阿弥陀佛”,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早点长大,早点去西天,早点见到父母,早点救万民。”
可他不知道,住持说的 “父母脱离苦难” 是假的 —— 陈光蕊的魂魄被锁在水府,殷温娇被监视,就算取经成功,佛界也不会真的让他们团聚;说的 “救万民” 也是假的 —— 佛界要的是借取经扩张势力,万民只是佛界 “传经” 的工具,不是真的要 “救”。
有次香客来寺庙捐香火,提到 “最近南瞻部洲不太平,天庭和佛界在争地界”,住持赶紧上前,笑着打断:“施主说笑了,天庭和佛界向来和睦,都是为了护佑万民。这些俗事,不提也罢,咱们还是聊聊佛法吧。” 他一边说,一边给唐僧使眼色,让他回禅房 —— 怕唐僧听见 “争地界” 三个字,产生新的疑问。
唐僧乖乖地回了禅房,坐在蒲团上,手里捧着经卷,心里却莫名地慌 —— 刚才香客的话,虽然只听见半句,却让他想起之前的疑问:“为什么佛祖的旨意,要跟地界有关?” 可他刚想深想,就想起住持说的 “质疑是罪过”,赶紧摇摇头,把念头压下去,继续念 “西天取经能普度众生”。
住持在外面送走香客,回到大雄宝殿,看着唐僧的禅房方向,脸色变得严肃 —— 他知道,唐僧虽然年幼,却很聪明,要是长期接触不到外界,说不定会起更大的疑心;可要是接触外界,又怕他知道真相。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用 “佛祖旨意” 和 “父母团聚” 继续吊着他,等佛界的指令,让他早日踏上取经路,到时候就算知道真相,也骑虎难下了。
而此时的灵山,如来正听观音汇报金山寺的情况。“住持说,玄奘己经深信‘取经是使命’,没有任何怀疑。” 观音说,“只是他年纪还小,还得等几年才能出发。”
如来点点头,笑着说:“不急,让住持继续教 —— 不仅要教他佛法,还要教他‘慈悲’,让他以后见到妖精,先想着‘度化’,不是‘打死’。这样既能显得佛界仁慈,又能拖延时间,让咱们有足够的时间划定南瞻部洲的地界。”
观音明白,如来要的不是 “快”,是 “稳”—— 唐僧必须是个 “纯善” 的傀儡,不能有任何 “杀心”,这样才能被佛界牢牢控制,不会在取经路上擅自做主,打乱佛界的计划。
看官你瞧,这寺庙的 “洗脑术” 哪是真的 “传授佛法”?是佛界为了打造 “完美傀儡” 定制的 “信息牢笼”:选择性讲经是为了 “画饼”,回避疑问是为了 “堵嘴”,隔绝外界是为了 “防干扰”—— 每一步都在掐断唐僧的独立思考,让他只能跟着佛界的指引走,连 “为什么去取经” 都不能问,更别说知道 “取经是为了佛界扩张” 的真相。
唐僧以为自己在 “修佛”,其实是在被 “驯化”;以为自己的 “使命” 是 “救万民”,其实是在为佛界的权力游戏 “铺路”。这金山寺的禅房,不是修行的净土,是佛界关押唐僧思想的 “牢笼”,而那本被翻烂的《小乘功德经》,也不是救苦救难的经书,是佛界操控他人生的 “剧本”—— 只有让他永远活在 “慈悲使命” 的假象里,佛界的取经计划,才能顺利推进,南瞻部洲的势力,才能稳稳扎下。
(http://www.220book.com/book/WH4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