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山的山顶,风裹着碎石子打在脸上,唐僧却没顾上疼 —— 他手里攥着观音临走前塞的 “揭符口诀”,指尖因为用力而泛白。随侍僧站在身后三步远的地方,按佛界的叮嘱低声提醒:“法师,记着,揭符后先别管震动,第一句话要提‘师徒名分’,别给那猴子反应的余地。”
唐僧点点头,目光落在山顶那道泛着金光的符咒上 ——“唵嘛呢叭咪吽” 六个字像活的一样,在阳光下跳动。他早从住持那里听过,这符是佛界的 “监控符”,也是压着天庭 “镇妖符” 的制衡锁:一旦揭下,佛界的实时监控会先失效(怕悟空察觉后抵触),但天庭的镇妖符会跟着松动 —— 这是佛界故意留的 “破绽”,要让天庭知道 “悟空归佛界管了”,也让悟空觉得 “是唐僧救了他,不是佛界”。
深吸一口气,唐僧对着符咒念起口诀 —— 不是什么复杂的梵音,只是观音教的三句白话:“佛祖有旨,取经人至,符落猴出。” 话音刚落,他伸手抓住符咒的一角,猛地往下一扯。
“嗡 ——”
符咒离体的瞬间,一道金光冲天而起,整座五行山都开始震动,脚下的碎石哗啦啦往下滚。唐僧扶着旁边的松树站稳,眼角余光瞥见随侍僧悄悄摸出个小铜铃(佛界的 “报平安铃”,揭符成功要摇三下),轻轻晃了晃 —— 铃声很轻,却能传去灵山,比信鸽快得多。
山底的石缝里,悟空突然觉得身上的重压一松 —— 那股压了五百年的力道,一半是佛界的符,一半是天庭的锁,此刻像被剪刀剪断的绳子,瞬间没了。他手脚并用往上爬,刚探出脑袋,就看见站在山顶的唐僧,心里一热 —— 观音说的 “取经人救他”,真的来了!
“多谢师父救我!” 悟空刚要往下跳,想对着唐僧磕头道谢,却被唐僧抢先开了口:“慢着!我揭符救你,不是白救的。”
这话让悟空的动作顿住了 —— 他本以为是 “佛祖安排”,没料到唐僧会提 “条件”。只见唐僧从山顶往下走了两步,站在能看清悟空脸的地方,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拒绝的威严:“你若想真的自由,就得拜我为师,认我这个师父。往后跟着我去西天取经,一路上保我平安,不许擅自离开,不许违逆我的话 —— 你答应,我就认你这个徒弟;不答应,这山虽动,你若再闹,我自有办法让佛界再压你五百年。”
悟空愣住了 —— 他没想到这个看着温和的和尚,说话这么硬。可他刚从石缝里爬出来,浑身法力还没完全恢复,再加上观音之前的叮嘱(“取经人是你脱罪的唯一机会”),哪里敢不答应?只能压下心里的诧异,点头说:“我答应!只要师父救我出去,我就拜你为师,保你去西天!”
唐僧心里松了口气 —— 这是观音教的 “先抑后扬”:先提条件占主动,再给 “自由” 的甜头,让猴子觉得 “是师父给了他机会”,而不是佛界。他走下山坡,站在悟空面前,又说:“既拜我为师,就得有个师父给起的名字,不能再叫‘齐天大圣’—— 那是你闹天宫的名头,不吉利,也不合出家人的规矩。”
悟空心里咯噔一下 ——“齐天大圣” 是他最骄傲的名号,现在唐僧要给他改名,这是要断他的 “过往” 啊!可他刚答应拜为师,哪里敢反驳?只能低声说:“全凭师父做主。”
“我给你起个‘悟’字辈,叫‘孙悟空’吧。” 唐僧说这话时,眼神扫过悟空的脸,观察他的反应 ——“悟” 字是金山寺住持特意教的,说 “给徒弟起‘悟’字,就是让他‘悟’师父的话,悟佛的道”,本质是给悟空套上 “思想枷锁”;“空” 字更妙,是要让悟空明白 “齐天大圣的名头是空的,跟着师父取经才是实的”。
西游的权力游戏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西游的权力游戏最新章节随便看!悟空默念了两遍 “孙悟空”,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却还是点头:“谢师父赐名。”
这一幕落在随侍僧眼里,他悄悄把铜铃又晃了三下 —— 这是 “第二步完成” 的信号。灵山那边,观音正看着案上的 “平安铃” 记录,对迦叶笑着说:“唐僧倒是学得快,没给那猴子讨价还价的余地。师徒名分一立,那猴子就算是被绑在取经队上了。”
迦叶点点头:“那天庭的镇妖符松动了,监山神肯定会上报玉帝 —— 咱们正好借这事,让玉帝知道悟空归了唐僧,归了佛界,以后别再想打他的主意。”
而山脚下,监山神果然被震动惊动了,他爬上山坡,远远看见悟空站在唐僧身边,赶紧掏出 “传信符”—— 不是之前的奏折,是玉帝特意给的 “急符”,能实时传信。“陛下!不好了!唐僧揭了佛界的符,放了悟空,还让悟空拜他为师了!天庭的镇妖符也松动了!”
凌霄殿里,玉帝看着符上的字,把茶盏往案上一摔:“佛界倒是快!借唐僧的手,把猴子绑过去了!李天王,你说怎么办?”
李天王赶紧说:“陛下别急,那猴子刚出来,法力还没恢复;唐僧又给了他名字,绑了师徒名分,他暂时不会闹。咱们先看着,等他以后不听话,再用‘镇妖符’的余威治他 —— 现在跟佛界撕破脸,不划算。”
玉帝咬着牙,只能点头 —— 他知道李天王说得对,现在没理由跟佛界闹,只能认了这个结果。
山上的悟空,还在跟唐僧熟悉 “师徒规矩”。唐僧说 “以后我走在前面,你跟在后面,不许擅自飞”,悟空答应了;唐僧说 “遇到妖精,得先问过我才能动手,不许乱杀”,悟空也答应了 —— 他没意识到,这些 “规矩” 全是佛界教唐僧的,要把他从 “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变成 “听话的护法徒弟”。
唐僧又摸了摸身上的锦襕袈裟 —— 虽然佛界的监控符没了,但这袈裟的定位还在,灵山能知道他的位置,也能通过他的动向,知道悟空的位置。他看着身边的悟空,突然觉得 “使命” 更重了 —— 不是因为取经,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得看好这只猴子,不能让他脱离佛界的掌控。
随侍僧适时上前,对唐僧说:“法师,时候不早了,该继续往西走了 —— 前面就是鹰愁涧,白龙马还在等着呢。”
唐僧点点头,对悟空说:“悟空,走吧,跟师父取经去。”
悟空跟在唐僧身后,看着师父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 —— 他觉得自己自由了,却不知道,这 “自由” 是用 “师徒名分” 换的,是用 “孙悟空” 这个名字绑的;他觉得自己有了师父,却不知道,这个师父是佛界的 “工具”,而他自己,是这工具手里的 “刀”,只能跟着师父的方向,往佛界定好的路上走。
看官你瞧,这唐僧的 “释猴” 哪是真的 “慈悲救徒”?是执行佛界指令的 “工具行为”:揭符是为了打破两界制衡,提条件是为了抢占主动,赐名是为了绑定归属 —— 全是算计!“师徒名分” 不是温情,是佛界通过唐僧套在悟空身上的 “枷锁”,让他从 “两界博弈的筹码”,变成 “取经队的专属护法”;“孙悟空” 这个名字不是祝福,是抹去他 “齐天大圣” 过往的 “橡皮擦”,让他忘了自己的反抗,只记得 “师父的话”“佛的道”。
这场 “释猴结缘”,看似是 “取经人遇护法” 的佳话,实则是佛界主导的 “棋子绑定战”—— 唐僧是执行者,悟空是被绑者,天庭是旁观者,随侍僧是监督者。只有悟空自己,还以为是 “缘分到了”,却不知道,这 “缘分” 从一开始,就是佛界用符咒、名分、规矩,精心编织的一张网,他一旦进来,就再也难出去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WH4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