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河的水是浑浊的黄,浪头拍在岸边的礁石上,溅起的水花里都裹着泥沙,连风都带着股咸腥的 “边界味”—— 这是佛界与天庭共管的地带,西岸属佛界,东岸归天庭,河底藏着两界的暗哨,连鱼虾都知道 “不越界”。取经队站在东岸,看着翻滚的河水,连白龙马都往后退了退 —— 它认得这河里的 “气息”,是天庭眼线的味道。
“这河看着邪性,得找个人探探路。” 悟空皱着眉,火眼金睛往水里扫,却只看见浑浊的泥沙,没辨出妖物的踪迹 —— 沙僧早按玉帝的指令,藏在河底的暗洞里,故意收敛了妖气,只等他们先动手,好演 “难收服” 的戏。
八戒扛着耙子,凑到河边瞅了瞅,又赶紧缩回来:“大师兄,这水凉得刺骨,说不定有水下妖,我水性虽好,可也怕被拖下去啊!”—— 他不是怕妖,是怕太早动手,坏了沙僧的 “入局戏”,玉帝要是怪罪,他的 “复职梦” 就泡汤了。
唐僧也犯了难,对着河水合十:“阿弥陀佛,要是有船就好了,咱们不用涉水,也能避开妖物。”
话音刚落,河面上突然冒起个黑脑袋,手里握着根乌铁杖,腰上系着串骷髅头项链 —— 正是沙僧。他故意露出凶相,对着岸上喊:“哪来的和尚,敢闯我的流沙河?赶紧把行李留下,滚回东边去,不然我把你们都拖进河里喂鱼!”
悟空瞬间摸出金箍棒:“好个妖物!敢拦取经的路,看打!” 说着就要往水里跳,却被八戒一把拉住:“大师兄别急!这妖在水里,你下去吃亏,不如我先试试,我会水,能跟他周旋!”
—— 这是八戒的 “刻意拦阻”:他得给沙僧 “亮相” 的时间,也得让打斗 “拖几天”,显得沙僧 “有本事”,佛界才会愿意收他进取经队,而不是首接打死。
悟空没多想,只当八戒是 “好心”,便点点头:“那你小心,要是打不过,就喊我。”
八戒提着耙子,“扑通” 一声跳进水里。沙僧早等着他,两人在水里打了起来 —— 表面上打得热闹,耙子与铁杖碰撞的 “哐当” 声顺着水流传上岸,实则沙僧故意放慢了招式,每次都在八戒的耙子快碰到自己时才躲开,还故意卖了个 “水下换气” 的破绽,让八戒的耙子擦着他的肩划过,溅起一大片水花。
“岸上的和尚看好了!这妖水性好,我一时拿不下他!” 八戒在水里喊,声音故意透着 “吃力”—— 这是给岸上的唐僧和悟空 “递话”,暗示 “这妖难对付,得多人联手”。
悟空在岸上看得真切,见八戒 “落了下风”,赶紧摸出金箍棒,对着水面喊:“呆子,往边上躲!我用棒震他!” 说着就把金箍棒往水里戳,法力顺着棒身传到水下,震得泥沙翻滚。沙僧故意装作 “受了惊”,往河底钻了钻,又很快冒出来,对着悟空骂:“你这猴子,敢用阴招!有本事下来跟我真打!”
—— 这是沙僧的 “激将法”:他知道悟空水下功夫弱,故意激他,既显得自己 “有骨气”,又能拖延时间,等着佛界的 “收编信号”。
就这样,两人一妖在流沙河打了三天 —— 白天打,晚上歇,沙僧每天都故意 “输半招”,却又 “撑到天黑”;八戒每天都 “喊累”,却又 “第二天接着打”;悟空在岸上 “助威”,却没真下水;唐僧每天都 “念经求菩萨”,盼着 “收服妖物”—— 全是演给佛界看的戏。
到了第西天,随侍僧突然对唐僧说:“法师,我昨晚梦见观音菩萨,说这妖是天庭贬下来的卷帘大将,叫沙悟净,本是佛祖安排的护法,只要咱们诚心劝,他就会归顺。”—— 这是佛界的 “收局信号”,随侍僧按观音的指令,给唐僧递 “台阶”,也给沙僧 “顺理成章投降” 的理由。
唐僧一听,赶紧对着河水喊:“沙悟净!我是大唐取经僧玄奘,你若愿改邪归正,跟我去西天取经,我就认你为徒,以后佛界定会饶你之前的罪过!”
沙僧在水里 “愣” 了一下,故意装作 “犹豫”,又跟八戒打了几个回合,才 “失手” 被八戒的耙子顶住喉咙,浮出水面,对着唐僧磕头:“弟子沙悟净,愿归顺师父!以后定当好好护着师父,不敢再作恶!”
悟空跳下来,用金箍棒指着他:“你要是敢耍花样,我定不饶你!”
沙僧赶紧点头:“不敢!不敢!弟子真心归顺!”—— 他演得逼真,连额头都 “磕” 出了红印,其实是用指甲掐的,就为了让唐僧和悟空信他 “真心”。
就这样,沙僧加入了取经队,背着唐僧的行李,走在队伍最后面,每天沉默寡言,要么低头赶路,要么在歇脚时蹲在河边 “发呆”—— 没人知道,他蹲在河边时,手正握着藏在降妖宝杖夹层里的传音螺,对着河水小声汇报:“今日取经队行至流沙河西岸,悟空八戒无异常,唐僧仍信佛界说辞,随侍僧似在监视全队。”
那传音螺是玉帝给的 “防水款”,声音能顺着水流传到天庭的河底暗哨,再由暗哨转报玉帝。沙僧每次汇报都选在傍晚 —— 此时悟空在化斋,八戒在找吃的,唐僧在念经,随侍僧在记录,没人会注意他;就算有人靠近,他也能立刻收起螺,假装 “洗手” 或 “看鱼”。
这天傍晚,取经队歇在河边的破庙旁。沙僧又蹲在河边,对着传音螺低声说:“明日将进入佛界地界,需小心佛界眼线……”
没等说完,就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 —— 是悟空化斋回来了,手里提着个布包,正好看见沙僧对着河水说话。“沙师弟,你在跟谁说话?” 悟空走过去,火眼金睛扫过沙僧的手,却没看见异样(沙僧早把螺藏回了宝杖夹层)。
沙僧心里一紧,脑子飞快转着,赶紧笑着说:“大师兄,我在跟鱼说话呢 —— 想问问它们前面的路好不好走,有没有妖精,省得咱们再像在黄风岭那样遇险。”
悟空皱了皱眉,刚想再问,就听见八戒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大师兄!快来看!我找到个野西瓜,咱们切开分着吃!”—— 是八戒故意打岔,他刚才在远处的树林里,看见悟空走向沙僧,就赶紧找了个 “西瓜” 当借口,跑来解围。
悟空被八戒一喊,注意力果然被吸引过去:“呆子,哪来的西瓜?快拿来!” 说着就往八戒那边走,没再追问沙僧。
沙僧松了口气,悄悄摸了摸宝杖夹层里的传音螺,对着八戒的背影投去个 “感激” 的眼神 —— 他知道,八戒是在帮他掩饰,毕竟两人都是天庭的眼线,要是他暴露了,八戒也会被悟空怀疑,甚至被佛界盯上,谁都没好果子吃。
八戒其实早看出沙僧在 “搞小动作”—— 他自己也偷偷用玉帝给的 “传信符” 报过信,知道 “同阵营” 的重要性。要是沙僧被拆穿,悟空定会对 “天庭来的人” 更警惕,以后他想传信都难;而且佛界要是知道天庭在取经队里安了两个眼线,说不定会加派更厉害的暗哨,甚至给唐僧更多咒术,到时候他们俩都得被 “管死”。
随侍僧站在破庙门口,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却没点破 —— 他按观音的指令,“只观察,不干预”。佛界早就知道沙僧是天庭眼线,也知道八戒在帮他,却故意装作没看见:一来,两个眼线互相牵制,不会形成 “单一势力”,方便佛界管控;二来,让天庭觉得 “监控有效”,不会再派更多眼线来添乱;三来,沙僧沉默寡言,八戒好吃懒做,都掀不起大浪,反而能让悟空 “有对手”,不会太野。
夜里歇脚时,悟空躺在草堆上,突然对八戒说:“呆子,你觉不觉得沙师弟有点怪?总爱在河边发呆,还跟鱼说话,哪有和尚跟鱼说话的?”
八戒赶紧打哈哈:“大师兄你想多了!沙师弟是刚从河里出来,还没习惯跟人打交道,跟鱼说话不过是解闷。再说他力气大,能背行李,是咱们的帮手,别疑神疑鬼的。”—— 他得把悟空的怀疑压下去,不然夜长梦多。
悟空没再说话,心里却留了个心眼 —— 他虽没真怀疑沙僧是眼线,却觉得这师弟 “藏着事”,以后得多盯着点。
沙僧躺在另一边,听着悟空和八戒的对话,悄悄摸出传音螺,对着它补了句:“悟空似对弟子起疑,八戒己帮忙掩饰,后续会更谨慎。” 说完,赶紧把螺藏好,闭上眼睛假装睡觉 —— 他知道,在这取经队里,他和八戒是 “同一条船上的人”,只能互相帮衬,才能在佛界和悟空的眼皮底下,完成玉帝的任务。
第二天一早,取经队继续往西走,进入了佛界地界。沙僧走在最后面,看着西岸佛界的界碑,心里更清楚了:以后汇报要更小心,佛界的监控比天庭严,稍有不慎,就会暴露。而八戒则走在悟空旁边,故意跟他聊 “化斋的趣事”,分散他的注意力,好让沙僧能安心观察周围的动静,寻找下一个汇报的机会。
看官你瞧,这流沙河的 “收沙” 哪是真的 “收服护法”?是天庭双眼线按计划入局的 “合谋戏”:沙僧假打是为了 “显实力、好收编”,沉默是为了 “藏身份、方便报信”,八戒打岔是为了 “护同党、防暴露”—— 全是为了让天庭的监控网,在取经队里扎得更深!
佛界的 “默许” 不是 “不知情”,是 “借双眼线制衡悟空、安抚天庭” 的算计;唐僧的 “接纳” 不是 “慈悲”,是 “按佛界指令凑齐团队” 的工具行为;悟空的 “不疑” 不是 “粗心”,是 “被八戒转移注意力、暂未察觉深层勾结” 的暂时放松。这场 “收徒”,实则是取经队权力博弈的 “新阶段”—— 天庭有了双眼线,佛界多了制衡点,悟空多了需警惕的人,而八戒和沙僧,则在 “同阵营” 的默契里,为自己的 “复职梦” 和 “保命路”,悄悄搭起了同盟。
凡梦散人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WH4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