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驾着筋斗云往灵山飞时,心里比谁都清楚 —— 这趟不是 “求观音救场”,是替佛界去赴一场早定下的 “交易局”。镇元子扣着取经队,要的从不是 “赔人参果”,是佛界给道教的 “名分”;而佛界要的,是取经队能顺利借道五庄观,往西牛贺洲推进,两边早有互相妥协的余地,只差个 “中间人” 来搭台。
灵山的紫竹林里,观音正坐在石凳上擦拭净瓶,见悟空进来,连头都没抬:“你来得正好,镇元子的心思,我早知道了 —— 他要的不是道歉,是南瞻部洲的香火份额。”
悟空愣了一下,随即了然 —— 果然,佛界早把底摸得透透的。“那菩萨打算怎么办?真要给道教分香火?”
“不是‘给’,是‘共享’。” 观音放下净瓶,眼神里带着算计,“南瞻部洲本就是道佛杂处之地,佛界借取经扩张,本就容易惹道教不满。这次分他三成香火,换他不拦着取经队,还能让他欠佛界个人情,以后往西牛贺洲走,道教的地界也能少些阻力 —— 这笔买卖,划算。”
悟空心里冷笑 —— 佛界的 “慈悲”,从来都是用利益算出来的。他没再多问,只点头:“那咱们现在就去五庄观?”
“不急。” 观音起身,从袖里摸出片柳叶,放在净瓶里泡了泡,“得让镇元子知道,佛界的‘诚意’不是白给的。你先回去,就说我随后就到 —— 记住,别跟他提香火的事,等我来谈。”
悟空应了,转身往五庄观飞。他知道,观音这是在拿捏节奏:先让镇元子等,磨磨他的傲气;再亲自出面,显佛界的重视,好让 “共享香火” 的条件更顺理成章。
回到五庄观时,镇元子正坐在大殿里喝茶,见悟空回来,眼皮都没抬:“观音菩萨肯来?”
“菩萨随后就到,让我先回来报信。” 悟空故意说得平淡,没提交易的事,只站在旁边,看着殿里绑着的唐僧 —— 唐僧还在念阿弥陀佛,显然没明白这场 “扣押” 的真正目的。
没等半柱香,外面就传来祥云的响动。观音提着净瓶,踩着莲花走进来,对着镇元子作揖:“镇元仙长,别来无恙?此次前来,一是为悟空偷果的事赔罪,二是想跟仙长谈笔双赢的买卖。”
镇元子这才放下茶杯,脸上露出些笑意:“菩萨倒也爽快。说吧,什么买卖?”
“仙长想要的,无非是道教在南瞻部洲的名分。” 观音开门见山,“佛界可以答应,南瞻部洲的香火,道佛各分三成,剩下西成归凡间百姓供奉 —— 条件是,仙长需保证,取经队路过道教地界时,不拦不阻;另外,仙长得放了取经队,别再耽误他们西行。”
这话正说到镇元子心坎里 —— 他扣取经队,就是为了逼佛界承认道教的香火权。南瞻部洲本就是道教的传统地盘,佛界借取经抢了不少信徒,现在能拿回三成,还能让佛界公开承认,己经是赚了。他沉吟片刻,点头:“好!我答应你。不过,佛界得先显诚意 —— 把我的人参果树救活,我就放了他们。”
“这有何难?” 观音走到后院的人参果树旁,举起净瓶,往树根上滴了三滴甘露。奇迹瞬间发生:原本枯萎的树枝,很快抽出新芽;掉落的果子,也重新挂回枝头,比之前更鲜亮。
悟空和八戒看得目瞪口呆 —— 他们哪知道,这净瓶里的甘露,是佛界特意调配的 “活树水”,早就在紫竹林里备好了,就等着这一刻用。镇元子走上前,摸了摸树枝,脸上终于露出真心的笑容:“菩萨的手段,果然名不虚传。我说话算话,这就放了取经队。”
解开唐僧时,唐僧对着观音和镇元子连连作揖:“多谢菩萨!多谢仙长!弟子以后定当谨言慎行,不再惹仙长生气。” 他还以为是 “菩萨的面子” 和 “仙长的慈悲”,却不知道,自己不过是道佛交易的 “见证道具”。
当天晚上,镇元子在五庄观摆了宴席,招待取经队。桌上摆满了山珍海味,连酒都是天庭特供的 “琼浆玉液”。酒过三巡,镇元子突然站起来,端着酒杯走到悟空面前:“悟空,你虽偷了我的果子,却也是个性情中人。我看你顺眼,不如咱们拜个把子,以后就是兄弟 —— 以后你要是有难处,尽管来五庄观找我!”
悟空心里一动 —— 镇元子这是在 “拉关系”!拜把子看似是 “瞧顺眼”,实则是想通过他,跟佛界保持联系:以后佛界有什么动向,悟空说不定会透些消息;要是天庭敢找道教的麻烦,他也能借 “兄弟” 的名义,让悟空在佛界那边说句话。
“仙长抬举弟子了!” 悟空赶紧起身,端起酒杯,“能跟仙长拜把子,是弟子的福气!”
两人对着天地拜了三拜,镇元子还特意让童子取来两块玉佩,一块刻着 “镇元”,一块刻着 “悟空”,互相交换 —— 这玉佩是 “信物”,也是给天庭看的:道教和佛界的 “人” 拜了把子,以后天庭想挑拨道佛关系,得先掂量掂量。
八戒在旁边看得眼热,凑上来问:“仙长,我能不能也跟您拜把子啊?我也很讲义气的!”
镇元子笑着摇头:“你这呆子,还是先管好你的肚子吧。等你什么时候能管住自己的贪心,再说拜把子的事。”—— 他哪会真跟八戒拜把子?八戒是天庭的眼线,跟他走太近,只会让佛界起疑,也会让天庭觉得道教 “拉拢天庭眼线”,反而惹麻烦。
沙僧坐在角落,没说话,却悄悄把 “观音和镇元子谈香火、悟空跟镇元子拜把子” 的事记在心里 —— 回去得用传音螺告诉玉帝:道佛达成香火交易,还通过拜把子结盟,天庭以后想搅乱取经队,得更小心,别惹到道教。
随侍僧趁没人注意,摸出铜铃晃了三下 —— 这是 “道佛达成香火共享协议,悟空与镇元子结盟,取经队可继续西行” 的信号。灵山收到消息后,如来对着迦叶笑道:“观音做得好。用三成香火换取经通路,还让镇元子跟悟空结盟,以后道教不仅不会拦着,还会帮咱们牵制天庭 —— 这步棋走得妙。”
迦叶点点头:“只是镇元子也不傻,跟悟空拜把子,也是想通过悟空探咱们的底。以后得提醒悟空,跟镇元子打交道,别泄露太多佛界的机密。”
天庭那边,玉帝收到沙僧的汇报,对着李天王冷哼:“道佛倒是会联手!一个要香火,一个要通路,还借着拜把子装亲近,把咱们天庭当傻子耍!以后多让沙僧和八戒盯着,要是道佛敢越界,就找机会给他们添点乱!”
李天王赶紧点头:“陛下放心,臣己经让监山神多盯着五庄观的动静,只要他们有越界的迹象,臣立刻汇报。”
第二天一早,取经队离开五庄观时,镇元子亲自送他们到门口,还递给悟空一个锦盒:“这里面有三颗人参果,你带着路上吃,补补法力。以后路过五庄观,记得进来坐坐。”
悟空接过锦盒,心里清楚 —— 这是镇元子的 “示好”,也是 “提醒”:别忘了咱们的兄弟情,以后佛界要是敢反悔香火协议,我就找你算账。
唐僧骑在白龙马上,回头对着五庄观合十:“多谢仙长款待!弟子定不负仙长和菩萨的期望,取到真经!” 他还是没明白,这场 “款待” 背后,是道佛权力的重新分配,他不过是这场分配里的 “幸运儿”。
悟空走在前面,手里握着锦盒,心里却在盘算:道佛结盟,天庭警惕,以后的取经路,表面会更顺畅,实则暗流更汹涌。他得在道佛、天庭之间,更小心地找平衡,既不能得罪佛界,也不能惹道教,更不能让天庭抓住把柄 —— 他的自由之路,还得靠自己慢慢走。
看官你瞧,这观音的 “求情” 哪是真的 “为取经队解围”?是道佛利益交换的 “谈判桌”:共享香火是分赃的筹码,救活果树是履约的凭证,拜把子是结盟的信号 —— 全是为了重新划分权力范围!镇元子要的不是 “兄弟情”,是道教的香火权和对天庭的威慑;佛界要的不是 “慈悲”,是取经的通路和道佛的暂时和平;悟空的 “拜把子” 不是 “受抬举”,是被推到道佛之间当纽带,也是给自己多找条退路。
这场 “求情交易”,表面是 “道佛和睦、兄弟情深”,实则是权力场的 “分赃大会”:道佛各取所需,天庭被边缘化,取经队成了这场交易的 “受益者”,却也成了道佛博弈的 “新棋子”。以后的路,取经队会走得更顺,却也会被更深地卷入道佛与天庭的争斗里 —— 每一步,都踩在权力平衡的刀尖上。
(http://www.220book.com/book/WH4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