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贞观某某年,一个被奇异果香笼罩的傍晚。
地点:一片名为“甘棠”的奇异果林外。
离开那条不听话的小溪不久,一片茂密的果林便闯入眼帘。林中树木枝叶繁茂,结满了色泽金黄、形似梨子的果实,那的甜香便是由此散发,随风飘出老远,勾得人肚里馋虫首叫。
八戒的鼻子耸动得快要抽筋,口水几乎要在胸前汇成第二条小溪:“造化!造化!走了这半日,终于有像样的果子供奉了!师父,且让老猪去探探路,摘些来与大家解渴充饥!” 他说着就要往林子里冲。
“且住!” 猴哥一把揪住他的耳朵,火眼金睛扫视着这片过于“热情”的林子,“你这夯货,见了吃的便走不动道!这果子香得古怪,焉知不是陷阱?”
大师父也面露迟疑:“悟空所言有理。八戒,莫要急躁。”
我放下行李,仔细观察。林子静谧,除了果香,并无妖气,但也感觉不到鸟鸣虫嘶,安静得有些反常。那金黄果子表面光滑,隐隐泛着一层油润的光泽。
就在我们犹豫之际,林边一株较矮的甘棠树后,窸窸窣窣钻出一个小兽。其状如狸,通体毛发呈淡青色,但额间却生着一簇醒目的白色丛毛,像一撮不合时宜的老人头发。它体型不大,眼神怯生生的,探头探脑,似乎比我们还害怕。
八戒一看,乐了:“我当是什么,原来是只没甚胆色的小狸子!瞧你那点出息,也配看守这等仙果?” 他戒心大减,又要往前凑。
那小白毛狸兽受惊般往后一缩,却并未逃走,只是用那双湿漉漉的眼睛望着我们,尤其是盯着八戒那张喋喋不休的嘴。忽然,它额间那簇白毛无风自动,微微亮起一抹极淡的、几乎难以察觉的莹光。
与此同时,八戒正要迈出的脚步骤然停住,整个人僵在原地,脸上贪婪急切的表情凝固,转而变成一片茫然。他眨了眨眼,忽然转头对猴哥说道:“大师兄,你且莫要再捉弄山神土地了,他们虽职位低微,却也各有难处。”
猴哥:“???”
我们都愣住了。这话语的内容、语气,竟像极了平日里唐僧劝导悟空的腔调!
紧接着,八戒又转向我,脸上露出一种悲悯与坚定混杂的神情,合十道:“悟净,前路漫漫,妖魔众多,你我当齐心协力,护持师父,万不可心生懈怠。” 这分明是大师父的口吻!
大师父也惊得忘了合十:“八戒……你……你怎地学起为师说话来了?”
那小白毛狸兽依旧怯生生地看着我们,额间白毛的光芒渐渐隐去。八戒浑身一激灵,恢复了神智,茫然地摸着脑袋:“啊?我刚才说什么了?我就想着吃果子啊……”
猴哥恍然大悟,指着那小兽道:“俺老孙知道了!这东西不是守护果林的,它是个偷记忆、模仿话的贼!它刚才定是偷了八戒近来的些许记忆,学了些师父的言语!”
仿佛为了印证,那小兽又看向唐僧,白毛微亮。大师父身子一晃,眼神瞬间变得狡黠而贪婪,盯着八戒的钉耙,喃喃道:“这耙子……若是拿去当了,沙僧的山海经异兽图鉴笔记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沙僧的山海经异兽图鉴笔记最新章节随便看!能换多少香油炊饼……” 这是八戒平日里盘算私房钱时的念头!
猴哥大怒:“好个贼狸,竟敢窥探心神,戏弄我等!” 举棒欲打。
那小兽吓得“吱”一声叫,转身就逃,速度极快,几个起落便钻入林中深处不见。
八戒这才彻底明白过来,气得跳脚:“天杀的贼骨头!竟敢偷你猪爷爷的心思!还让我说那些酸话,丢死个人了!”
大师父从“当钉耙”的念头中恢复,面红耳赤,连念佛号:“罪过罪过,贫僧竟起了如此俗念……”
猴哥收了棒子,哼道:“这厮本事不大,恶心人的能耐倒是一流。它虽偷了记忆学舌,却似乎只能片段模仿,且时效不长,并无大害。只是这林子……” 他看向那一片金黄的甘棠果,“有这等异兽栖息,果子恐怕也非善类。”
我走到林边,并未踏入,只是用降妖宝杖的末端轻轻触碰了一下离得最近的一颗果子。杖尖触及,那果子表面竟泛起一圈涟漪,如同水面,随即一股极其微弱的吸力传来,似乎想牵引我的意念,但力道太弱,于我无碍。
“师父,师兄,”我回身禀报,“此果似有轻微惑心之能,或与那异兽共生。其香,食之恐生幻象,或记忆紊乱。”
大师父闻言,肃然道:“既如此,我等速速离开此地,不可贪图口腹之欲。”
八戒看着满林“仙果”,馋虫依旧在闹,但想起刚才被“窃忆”学舌的窘迫,也只能狠狠咽了口唾沫,骂骂咧咧地跟上队伍。
白龙马打了个响鼻,甩了甩尾巴,似乎也对那诡异的果香颇为不屑。
我们绕林而行,将那片香甜却危险的甘棠林抛在身后。只是接下来好一阵,八戒看我们每个人的眼神都带着点狐疑,似乎在琢磨我们有没有偷偷笑话他。
---
悟净笔记·其二十三
· 异兽名称: 类 (lèi) - 据《山海经·南山经》载:“亶爰之山,多水,无草木,不可以上。有兽焉,其状如狸而有髦,其名曰类,自为牝牡,食者不妒。” 此兽与记载外形略似,但能力迥异,或为变异个体,或记载有误。
· 特征描述: 状如狸,青毛,额生白髦。性情胆小,行动迅捷。
· 特性/能力: 其额间白髦能发出微弱光芒,可短暂“窃取”近距离目标近期部分记忆碎片,并加以模仿(主要为语言和行为片段)。无攻击性,但其能力易造成混乱与尴尬。其栖息地“甘棠林”的果实亦具微弱惑心之能,或与“类”之能力存在共生关系。
· 应对策略: 保持警惕,避免长时间首视其额间白髦。一旦发现记忆被窃模仿,无需恐慌,其效果短暂。远离其共生环境(如甘棠林)即可避免后续影响。
· 教训/反思: 看似无害之物,亦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困扰。记忆与心念乃私密之地,需谨守。贪念一起,便易为外物所乘。今日八戒若无贪果之念,亦不会轻易被那“类”兽近身窃忆。可见,守心之本,在于戒贪。还是挑行李简单,至少心思不会被偷。
(http://www.220book.com/book/WH4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