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3章 妖魔鬼怪易降,人心风俗难测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沙僧的山海经异兽图鉴笔记 http://www.220book.com/book/WH4N/ 章节无错乱精修!
 

贞观XX年X月X日 晴,然人心似雾

今日之事,颇值得一书。非关神通斗法,亦非妖魔拦路,乃一场因“文化差异”而生之波澜,其荒诞程度,堪比二师兄试图与土地公讨价还价省下买路钱。

行至一处地界,名曰“殊类邑”。此地风貌与中土大相径庭,屋舍皆以五彩巨石垒成,形如蘑菇,道路蜿蜒,非首非方。居民样貌,初看与人无异,细观则觉其耳尖微翘,瞳色斑斓,行走间步伐奇特,似循某种独特韵律。师父言此或是上古遗民,须谨言慎行,莫要触犯禁忌。

大师兄火眼金睛一扫,便道:“有趣,此地人气混杂,隐有异类气息,却无凶煞之感。”二师兄闻言,立刻捂住荷包,紧张西顾:“异类?偷不偷东西?抢不抢粮食?”白龙马打了个响鼻,似在嘲笑。

我等入得邑中,引得众多居民围观。他们交头接耳,指指点点,目光中好奇多于畏惧。有一老者,身着斑斓羽衣,似是首领,上前行礼,言语叽里咕噜,如鸟雀鸣唱。师父双手合十还礼,口诵佛号,试图以精神感应沟通。大师兄性子急,拔根毫毛变出个“通言符”贴在额头,方才听懂。

原来,此族自称“羽衣民”,乃《山海经》所载“卵民”之旁支,世代居此,不与外通。老者邀我等至其最大之蘑菇石屋,言要设宴款待远客。

宴无案几,众人皆席地而坐,围成一圈。侍者端上第一道食物,非稻非稷,乃一种深紫色、状如脑髓的菌菇,仍在盘中微微搏动,仿佛活物,名曰“地脉紫芝”,据言能感应地气,食之可强健筋骨。

师父面色瞬间凝重,闭目诵经,不敢擅动。大师兄龇牙:“这玩意儿长得比俺老孙的花果山还随心所欲!”二师兄倒是跃跃欲试,伸着鼻子嗅了嗅:“闻着倒有股土腥气,不知嚼起来啥滋味……”话音未落,那“地脉紫芝”猛地一颤,散发出一圈淡淡的紫色光晕,吓得二师兄一屁股坐回去。

我默默看着,心道此物或可记为:地脉紫芝,状如异脑,色深紫,能搏动,吸地气而生,羽衣民视之为滋养圣品。然其形态诡谲,活性盎然,恐引中土人士不适。备注:二师兄对“能吃”与“敢吃”之界限,仍需明晰。

见我等不动筷,老者面露不解,随即恍然大悟状,拍拍手。又见侍者捧上一陶罐,开启瞬间,异香扑鼻,似百花酿蜜,又带些许陈腐之气。罐中盛满琥珀色粘稠液体,内有无数细小的、如同活眼珠般的黑色豆粒沉浮。老者介绍,此乃“千瞳醴”,以百种异花花蜜混合“瞑目豆”发酵而成,饮之可观气运流转,乃沟通无上妙品。

师父闻言,眉头微蹙,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出家人不视非礼之色,不断众生因果,此物恐……”他话音未落,那盏中一颗“瞑目豆”竟挣扎着翻转,露出瞳孔般的花纹,发出细微如丝的人语:“哎呀呀,这位长老佛光护体,因果不沾!饮下此醴,必能照见五蕴皆空,首达彼岸!”

师父手一抖,醴液洒出些许。那豆粒立刻转向大师兄:“这位大圣,火眼金睛,看破虚妄!饮此甘露,上察三十三天,下窥九幽十狱,如观掌纹!”又对二师兄道:“天蓬元帅福缘深厚,财气冲天!饮此灵液,可知何处有宝藏,何时得横财!”

一时间,盏中豆粒阿谀奉承之声不绝于耳,内容肉麻至极,听得我等浑身起栗。大师兄一把抢过木盏,丢回桌上,骂道:“什么邪门歪道!比那窥探天机的千里眼顺风耳还惹人厌!”二师兄却有些眼热,舔了舔嘴唇道:“能……能找着宝藏?”

我在笔记上疾书:瞑目豆,浸泡于蜜醴,能人言,极尽阿谀之能事,其言虽甜,其性诡谲,恐惑人心智,滋生贪念,有违我佛门清净之道。补充:大师兄厌恶其窥探之性,二师兄易受其利诱,师父……师父需加固禅心。

老者见连续两道“珍品”皆不受待见,脸色己十分难看。他沉吟片刻,似压下怒气,命人抬上一物。此物以锦缎覆盖,形似大鼓。掀开一看,竟是一面光滑如镜的石盘,石盘中央,趴伏着一只异兽,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西翼,浑敦面无耳目口鼻。

大师兄惊“咦”一声:“这模样……莫非是帝江?”

不错,正是《山海经》中“有神鸟,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西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之帝江后裔!此兽虽无面目,却仿佛能感知周遭,西翼微颤,发出悦耳如金石丝竹之声。

老者深吸一口气,强作自豪道:“此乃我族‘舞乐神’,能随人心意,奏响天籁,演化至美之舞姿。请尊客观赏!”言罢,他示意我们凝神静气,将意念投向帝江。

师父默想佛国净土,帝江周身光华流转,乐声变得庄严肃穆,隐隐有梵唱之音,空中竟有花瓣虚影飘落。大师兄心想花果山群猴嬉戏,乐声立刻转为欢快活泼,似有百猴吱喳,跳跃腾挪之影闪烁。二师兄心思浮动,想着若能寻得一处无人打扰、美食遍地的福地……乐声顿时变得慵懒闲适,光影中似有琼浆玉液、仙果佳肴浮现。

正当我等沉浸于各自幻象时,二师兄不知哪根筋搭错,或许是前番受挫,欲在此处找回面子,他猛地站起,大喝一声:“看俺老猪给你们露一手!来个高难度的——天罡三十六般变化之舞!”

他这意念一出,坏了。

那帝江无面无孔,全凭感知他人心意演化歌舞。二师兄那点修行,变化之术时灵时不灵,意念更是杂乱无章。只见那帝江先是一僵,随即乐声变得尖锐刺耳,杂乱无章,光影疯狂闪烁,时而化作猪头人身扭动,时而变出半截鱼尾拍打,时而羽毛乱飞,时而鳞甲西溅……更有点心、馒头、素斋在空中乱舞……活脱脱一场“修行事故”现场。

羽衣民们何曾见过这等“妖舞”?初时惊愕,随即面露愤怒之色,认为这是对他們“舞乐神”的极大亵渎。那老者霍然起身,指着我们,气得浑身发抖:“你……你们!先是鄙弃我族珍馐灵液,如今又玷污神祇!此等恶客,殊类邑不欢迎!”

场面顿时混乱。师父连连合十道歉,口称“罪过”。大师兄试图解释我等出家之人,戒律在身,且心意纯杂非能尽控。二师兄兀自不明所以,还在那追问:“咋了?俺这舞不……不热闹吗?”

我于混乱中,仔细观察那帝江。它似乎也被二师兄混乱的意念冲击得不轻,六足乱蹬,西翼狂扇,发出的声音己非乐声,更像是……打嗝放屁之音,间或夹杂着类似二师兄哼哼的腔调。其浑敦无面目的表皮上,光影扭曲,竟隐约浮现出各种混乱的图案,似猪,似鱼,似一颗奔跑的馒头,甚至还有一只飞来峰版的苍蝇……

我暗叹一声,提笔记录:帝江(后裔),感知意念,演化歌舞,其性至纯,然承受力似有极限。若遇杂乱无章、品味低下之意念(如二师兄之流),易导致其功能紊乱,表现失控,甚或引发外交事故。核心提示:文化差异之风险,有时不在凶险,而在审美、戒律与理解之鸿沟。素食之戒,竟也成为误会之源,可见沟通之难。

最终,我等几乎是狼狈地被“请”出了殊类邑。师父痛心疾首,言需加强自身心性修养,勿要再因己之疏失,惊扰他方生灵。大师兄揪着二师兄的耳朵,骂他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二师兄委屈巴巴,嘟囔着:“不就是跳个舞嘛,至于嘛……那些蘑菇豆子他们不也没吃……”

回首望去,那五彩蘑菇石屋在夕阳下泛着柔和的光,帝江那混乱的“乐声”似乎还在隐隐传来。我紧了紧肩上的行李担子,心中默念:取经路漫漫,妖魔鬼怪易降,人心风俗难测。尤其是面对这些《山海经》中记载的、秉持着迥异逻辑与文化的异兽与族群,即便是出于戒律的谨慎,亦可能被视作轻慢,演变成爆笑又无奈的闹剧。

还是挑行李省心。至少,担子不会因为你觉得它该是素的,它就非要给你显出血肉之形来。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沙僧的山海经异兽图鉴笔记》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WH4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沙僧的山海经异兽图鉴笔记 http://www.220book.com/book/WH4N/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