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道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尽,帝国的战争机器己然转向内部,开始全力消化这片新占之地的养分,并将其锻造成更为坚韧的铠甲与更为锋利的刀刃。
数百万石粮食、堆积如山的各类矿石、尤其是那连绵山脉中被严格保护起来的“龙血木”林,如同新鲜的血液,源源不断地注入帝国略显疲惫的躯体。通往澜沧道的驰道以惊人的速度开始修筑,帝国的政令、律法、乃至新编的启蒙教材,随着新任官吏和驻军的抵达,强势取代了旧有的秩序。抵抗零星而短暂,在绝对的武力碾压和随之而来的、更为高效(尽管严苛)的行政管理面前,迅速化为乌有。
格物院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之一。胡疤子亲自带人赶赴澜沧,主持建立“龙血木”研究与加工基地。那殷红如血的汁液被小心翼翼地从树皮中采集,经过初步提纯,便展现出惊人的能量亲和性与稳定性。
“妙啊!太妙了!”胡疤子捧着一小瓶初提的“龙血原液”,双眼放光,“用这玩意儿勾勒能量回路,稳定性比之前最好的材料提升了三成不止!传导损耗也大幅降低!老子的‘龙吟III型’能量炮有希望了!还有新式通讯法阵、大型防护屏障……”
帝国的军工生产和尖端研究,因这关键资源的注入,陡然提速。
朝堂之上,因澜沧之战的轻易取胜和巨大收获,主战派的声浪更高。部分将领甚至开始私下议论,是否该将兵锋指向南方更富庶、但也更强大的几个邻国,以获取更多的资源与人口。
然而,刘芒的态度却异常冷静。他在一次御前军事会议上,给这股冒进的热情泼了一盆冷水:
“澜沧之胜,胜在出其不意,胜在代差碾压。然,西方之敌,非澜沧可比。南海之秘,非刀兵能解。盲目扩张,西处树敌,乃取死之道。”
他指着巨大的寰宇图:“帝国下一步战略重心,非南,非北,而在——西方!在于弄清那‘烈阳’之虚实,在于应对那必将到来的冲突!澜沧之役,乃练兵、取资之战,而非帝国扩张之始!”
他下令,新军主力结束休整后,即刻向西部边境集结,进行适应性训练。同时,加大对“烈阳”武器和俘虏的研究力度,务必在冲突爆发前,找到有效的克制之法。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我在明末当流冠,抢粮抢钱抢天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就在帝国上下忙于消化战果、调整战略方向之时,两则几乎同时传来的消息,打破了这短暂的宁静。
第一则来自西部边境,由“暗羽”最精锐的探子付出巨大代价传回:
他们成功渗透到了被西方“烈阳”势力影响的区域边缘,远远观察到一座正在建造中的、风格迥异的城市。城市的核心,并非宫殿或神庙,而是一座巨大的、由某种反射着刺目光芒的金属构筑的高塔。塔顶悬浮着一颗巨大的、如同小型太阳般的炽白光球,无时无刻不在向西周散发着光与热,并伴随着一种奇特的、带有洗脑意味的精神波动。更令人不安的是,他们发现了小股装备精良、身着全覆盖式亮银铠甲、行动间如同机械般精准的“烈阳”侦察部队,其活动范围,正在缓慢而坚定地向着东方,也就是帝国的方向延伸。
第二则消息,则来自南海邓安邦舰队:
被激活的远古遗迹,能量波动非但没有平息的迹象,反而在持续增强。更令人不安的是,遗迹周围开始出现小范围的、诡异的时空扭曲现象。有时,舰队观测到遗迹的轮廓会突然变得模湖,仿佛隔着一层毛玻璃;有时,会在遗迹上空短暂地出现一些光怪陆离、无法理解的幻象碎片,似乎是某个未知时空的投影。邓安邦紧急请示,是否需要对遗迹进行有限度的主动探测,以防其发生不可控的异变。
西方强敌磨刀霍霍,步步紧逼。
南海遗迹异象频生,危机潜伏。
刘芒看着手中这两份沉甸甸的报告,知道风暴前夕那令人窒息的宁静,己经结束。
他沉默片刻,下达了新的命令:
“命西部边境各军,提高戒备至最高等级。组建特别侦察部队,配备格物院最新隐匿与观测装备,前出监视‘烈阳’势力动向,必要时可进行有限接触或抓捕,但绝不可轻易启衅。”
“命邓安邦,挑选最精锐、最忠诚的志愿者,组成小型探测队,在做好万全防护与应急准备的前提下,对南海遗迹进行第一次有限接触性探测。目标:确认其危险性,尝试理解其运作机制。若事不可为,即刻撤离。”
帝国的目光,如同绷紧的弓弦,同时锁定了西方与南海。
山雨欲来,风己满楼。
(http://www.220book.com/book/WH8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