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2章 浩瀚书海

小说: 我的祖上是何人   作者:金陵痞帅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的祖上是何人 http://www.220book.com/book/WHKD/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金陵痞帅”推荐阅读《我的祖上是何人》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南京图书馆古籍部的晨光比清晨更暖些,透过雕花窗棂洒在长条木桌上,将摊开的线装书染成浅金色。韩起戴着白手套的手指轻轻拂过《永锡堂韩氏宗谱》卷三的边缘,竹纸因年代久远泛着淡淡的黄褐色,指尖能触到纸张纤维的纹理,仿佛在与八百年前的编纂者隔空对话。叶曦坐在他对面,面前摊着一本《宋会要辑稿·兵志》,眉头微蹙,笔尖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着什么。

“韩晞绍兴元年迁绍兴后,《宋会要》里只记了他‘统兵驻越州,防御金兵’,没提他和韩侂彦的交集。”叶曦抬起头,揉了揉发酸的眼睛,“我们得找绍兴、黄岩的地方志,看看有没有地方文献记载他们的联姻。”

李管理员端着两杯热茶走过来,轻轻放在桌上:“你们要的《绍兴府志》(南宋嘉泰版)和《黄岩县志》(元至正版)我找到了,在那边的书架上,编号是史23-07和史28-15,小心点拿,这两本是孤本,经不起折腾。”

“太谢谢您了,李老师!”韩起连忙起身,跟着李管理员走向书架。古籍部的书架高耸到顶,深色的木质书架上整齐排列着线装书,每个书脊上都贴着泛黄的标签,标注着书名和编号。阳光从窗棂间漏进来,在书架间投下长长的阴影,空气中旧书的油墨味与樟木的香气混合在一起,让人莫名心安。

《绍兴府志》躺在最上层的书架里,韩起踮起脚才够到,捧着书回到桌前,小心翼翼地翻开。书页比想象中更薄,部分页面因受潮有些粘连,他用指尖轻轻分开,生怕扯破纸张。翻到“人物·韩氏”篇,果然有记载:“韩侂彦,建炎三年自临安迁绍兴,与韩晞善,以女妻之,晞子宗文,随父驻黄岩。”

“找到了!”韩起的声音抑制不住地兴奋,指给叶曦看,“韩侂彦把女儿嫁给了韩晞,他们的儿子宗文跟着韩晞驻守黄岩,这就说明宗文是我们的首系祖先,既有韩琦旁支的母系基因,又有韩世忠家族的父系关联!”

叶曦凑过来,仔细核对文字,笔尖在笔记本上画了个圈:“这段记载和永锡堂谱牒的‘宗文迁黄岩’对应上了,但谱牒里没提宗文的后代,我们得找《黄岩县志》,看看宗文有没有迁楚门的后代。”

两人立刻翻开《黄岩县志》,元至正版的县志比《绍兴府志》更残破,书角有些卷曲,部分字迹因墨色褪色变得模糊。他们一页页地翻,从“宋末人物”查到“迁徙录”,终于在“元初迁徙”篇找到一行小字:“韩显,宗文子,宋末避兵乱,自黄岩迁楚门,号‘韩公某’,卒年不详。”

“韩显!”韩起猛地握紧拳头,眼眶有点发热,“韩公某的真实名字是韩显,是宗文的儿子,也就是韩晞和韩侂彦女儿的孙子!我们终于找到迁楚门的始祖了!”

叶曦的眼睛也亮了,她拿出手机,对着这行字拍了张照(事先征得了李管理员同意):“这就完整了!韩晞(韩世忠从弟)→ 娶韩侂彦(韩琦旁支)之女 → 子宗文 → 孙韩显(韩公某)→ 宋末迁楚门,这就是楚门韩氏的完整世系!”

就在这时,韩起的手机震动起来,是姐姐韩薇发来的微信:“基因深度分析结果出来了,爸的Y染色体O-F492型与韩晞的基因样本(绍兴韩氏宗祠保存)比对,相似度80%,党项族基因片段确认是父系遗传,来自韩晞的党项族亲兵祖先——韩晞的祖父曾娶党项族女子,所以父系携带党项基因!”

“太好了!”韩起把手机递给叶曦,“基因结果也确认了,我们是韩晞的后代,党项基因是韩晞家族带来的,不是母系!之前的所有矛盾都解开了!”

叶曦看着手机屏幕,嘴角忍不住上扬:“现在证据链完整了:文献(谱牒、方志)+ 基因(韩晞标记+党项片段)+ 物证(靖康元宝是韩晞军需信物),所有线索都指向韩晞后代,韩承宗伪造的‘韩世宏’终于被戳穿了!”

两人兴奋地对视一眼,韩起感觉心里的一块巨石终于落了地——从楚门祠堂发现老谱开始,经历了黄岩的迷雾、南京的探寻,绕了这么多弯路,终于找到了首系始祖的名字,那种激动难以言表。他低头看着《黄岩县志》上“韩显,宗文子”这几个字,仿佛能看到八百年前,韩显带着家人从黄岩逃往楚门,在乱世中寻找安身之所的场景。

“不过还有个疑问。”叶曦突然皱起眉,指着“卒年不详”后面的空白,“这页纸的边缘有刮擦痕迹,像是原本写了韩显的结局,被人刮掉了。而且《楚门韩氏宗谱》里说韩显‘善终’,但如果是善终,为什么要刮掉县志里的记载?”

韩起凑近看,果然,“卒年不详”后面的纸张颜色比其他地方浅,有细微的刮痕,像是用小刀刮过墨痕。他心里一沉:“难道韩显的结局不是善终?是战死了?还是被元兵追杀了?韩承宗不仅改了始祖名字,还改了结局?”

“有可能。”叶曦拿出放大镜,仔细观察刮痕,“刮痕的年代看起来是明清时期,和韩承宗重修族谱的时间吻合,说不定是他刮掉的,为了让‘善终’的说法更可信,掩盖祖先可能战死或被害的真相。”

韩起沉默了,手指轻轻抚摸着刮痕处的纸张。他突然想起在楚门祠堂里,父亲韩建国看着新谱时复杂的眼神,想起长老们对祖源的含糊其辞——原来家族不仅掩盖了与韩侂胄的关联,还掩盖了始祖的真实结局,这些“隐瞒”背后,不知道藏着多少祖先的无奈与悲壮。

“先别想太多,我们再找找有没有其他文献提到韩显。”叶曦合上《黄岩县志》,“李老师说古籍部有一套《台州韩氏文集》,是清代抄本,里面可能有韩显的传记,我们去看看。”

两人抱着书走到书架前,在李老师的指引下找到了《台州韩氏文集》。这套文集共有八册,蓝色布面封面,书脊上用毛笔写着册数,韩起翻开第三册,里面收录的是南宋至元代的韩氏族人诗文。翻到第47页,一篇题为《韩显公传》的短文映入眼帘,作者是元代的韩氏后人韩若霖。

“韩显,字仲明,宗文子,宋德祐二年,元兵破黄岩,显携家避祸楚门,结庐于龙溪之畔……”韩起轻声念着,“德祐二年是1276年,正是元兵南下、南宋灭亡的年份,韩显是为了避元兵才迁楚门的!”

“后面还有!”叶曦指着下文,“‘显公尝从文天祥抗元,兵败后隐姓埋名,终老乡间’——原来韩显还追随过文天祥抗元!这和我们之前在黄岩族谱里看到的‘韩公某与文天祥部将高度相似’完全吻合!”

韩起的心跳又快了起来,他继续念:“‘元至元二十一年,显公卒,葬龙溪山,碑曰“韩氏始祖之墓”,碑阴刻有世系,今碑己残’——龙溪山!就是龙溪镇山外张村的韩氏祠堂所在地!那个‘忠勇传家’的牌匾,说不定就和韩显有关!”

“而且碑阴刻有世系!”叶曦激动地说,“如果能找到这块碑,就能确认韩显的世系,还能知道他的后代情况,比谱牒更可信!我们之前去黄岩龙溪,只看了祠堂的牌匾,没去后山找墓地,下次去一定要去龙溪山看看!”

韩起点点头,拿出笔记本,飞快地抄录《韩显公传》的内容,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在安静的古籍部里格外清晰。他抬头看了看窗外,己经是中午时分,阳光透过窗棂,在地面上投下菱形的光斑,远处传来图书馆钟楼的报时声,悠扬而绵长。

“先去吃午饭吧,下午再查。”叶曦合上文集,“我知道附近有一家老字号的鸭血粉丝汤,味道很正宗,我们去尝尝,也歇一歇。”

两人收拾好书籍,还给李老师,李老师叮嘱道:“下午三点有个古籍修复的讲座,会占用一部分阅览区,你们要是还来查,早点过来。对了,刚才那个穿黑外套的男人又来了,在一楼大厅转了一圈,没上来,你们出去的时候小心点。”

韩起和叶曦对视一眼,心里的兴奋被一丝紧张取代。“我们知道了,谢谢您,李老师。”韩起拿起樟木盒,和叶曦一起走出古籍部。

一楼大厅里,那个穿黑外套的男人果然还在,他靠在墙角,戴着墨镜,目光时不时扫向电梯口。韩起拉着叶曦,尽量贴着墙边快走,避免和他对视。走出图书馆大门,两人都松了口气,叶曦拿出手机,给韩起看刚才偷偷拍的照片:“我拍了他的照片,发给我表哥,他是警察,让他帮忙查一下这个人的身份,看看是不是族长的人。”

“好。”韩起点点头,心里有点感动——叶曦总是能想到他没想到的地方,有她在身边,他觉得再难的路也能走下去。

两人走到那家鸭血粉丝汤店,店面不大,装修得很朴素,墙上挂着老南京的照片。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点了两碗鸭血粉丝汤,加了油豆腐和鸭肝。等待的时候,韩起给父亲韩建国打了个电话。

“爸,我们查到了,我们的首系始祖是韩显,是韩晞的孙子,韩琦旁支的外孙,还追随过文天祥抗元!基因结果也确认了,党项基因是韩晞家族带来的!”韩起的声音抑制不住地兴奋。

电话那头,韩建国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哽咽的声音:“好,好啊……你太爷爷要是还在,知道了这个真相,肯定会很高兴的。你们注意安全,别跟族长的人起冲突,查完了早点回学校。”

“知道了爸,我们下午再查会儿资料,下周可能要去黄岩龙溪,找韩显的墓碑。”

“去吧,需要钱跟家里说,我让你妈给你转点。”

挂了电话,鸭血粉丝汤端上来了,热气腾腾的汤里飘着鸭血、鸭肠、粉丝,香气扑鼻。韩起喝了一口汤,鲜美的味道在嘴里散开,连日来的疲惫仿佛都被这碗汤驱散了。

“下周去黄岩,我们得联系一下当地的文史专家,比如上次帮我们查支谱的王老师,让他帮忙找找龙溪山的墓地位置。”叶曦一边吃着粉丝,一边说,“还有,我们得把查到的文献都复印下来,作为证据,免得族长那边不认账。”

“嗯,我下午就去复印,李老师说古籍部可以提供复印服务,就是要收费,而且不能复印孤本,只能手抄。”韩起点点头,“对了,《韩显公传》里说碑阴刻有世系,如果能找到碑,我们就能把楚门韩氏的世系和韩晞、韩琦的世系完全连起来,到时候就能彻底确认祖源了。”

“还有韩显的结局,《韩显公传》里说他‘终老乡间’,但县志的记载被刮掉了,说不定碑上有更详细的记载,比如具体的卒年、死因,这些都能补充到我们的研究里。”

两人一边吃饭,一边讨论着下周的计划,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惬意。韩起看着叶曦认真的侧脸,心里突然觉得,这段追寻祖源的旅程,不仅让他找到了祖先的真相,还让他找到了并肩同行的人,这种感觉,比任何发现都更珍贵。

下午回到古籍部,讲座还没开始,两人继续查阅资料。韩起手抄了《韩显公传》和《黄岩县志》的相关记载,叶曦则找到了《宋会要辑稿》中关于韩晞统兵的记载,补充了韩晞在绍兴、黄岩的军事活动,进一步确认了韩显迁楚门的背景。

三点钟,古籍修复讲座开始了,阅览区的人多了起来,变得有些嘈杂。韩起和叶曦收拾好资料,准备离开。走到电梯口时,韩起无意间回头,看到那个穿黑外套的男人竟然跟进了古籍部,正站在书架前,假装看书,目光却盯着他们刚才坐的位置。

“快走。”韩起拉了拉叶曦的胳膊,两人快步走进电梯。电梯下降时,韩起看着电梯门里自己的倒影,心里突然有点不安——族长的人竟然跟踪到了古籍部,看来他们不会轻易放弃阻止他们查祖源,接下来的路,可能会更危险。

走出图书馆,夕阳己经西斜,金色的阳光洒在图书馆的大楼上,给浅灰色的外墙镀上了一层金边。韩起抱着手抄的资料,叶曦拿着复印的文献,两人并肩走在人行道上。

“表哥回消息了,说那个男人叫韩虎,是族长的侄子,之前因为打架坐过牢,族长经常派他做一些‘脏活’。”叶曦看着手机,“表哥让我们尽量避开他,要是他敢动手,就立刻报警。”

“知道了。”韩起点点头,心里的不安更甚,但更多的是坚定,“不管他怎么拦,我们都要查下去,不能让祖先的真相再被掩盖下去。”

叶曦看着他坚定的眼神,笑了笑:“对,我们是‘探源CP’,没什么能难倒我们的。下周去黄岩,我们一定能找到韩显的墓碑,揭开最后的谜团。”

两人走到地铁站,夕阳的余晖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韩起看着手里的资料,上面的每一个字,都是祖先留下的印记,而他,正带着这些印记,一步步走近历史的真相。他知道,故事还没结束,黄岩龙溪的墓碑、龙溪老碑的秘密、族长的阻挠,还有很多谜团等着他们解开,但他不再害怕,因为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地铁到站,两人走进车厢,韩起掏出手机,给网文的读者发了一条章节预告:“下周,我们将前往黄岩龙溪,寻找八百年前的始祖墓碑,揭开楚门韩氏最后的秘密……”发送成功的那一刻,他仿佛看到了无数读者期待的目光,也仿佛看到了祖先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向他微笑。



    (http://www.220book.com/book/WHK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的祖上是何人 http://www.220book.com/book/WHKD/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