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7章 晚餐时光

小说: 我的祖上是何人   作者:金陵痞帅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的祖上是何人 http://www.220book.com/book/WHKD/ 章节无错乱精修!
 

南京老城区的巷弄里,“李记餐馆”的暖黄色灯笼刚亮起,就映得玻璃门上的“鸭血粉丝汤”招牌泛着温润的光。韩起推开玻璃门时,挂在门楣上的铜铃叮当作响,带着老南京特有的烟火气,瞬间驱散了古籍部一整天的清冷。

“还是老位置?”老板娘李婶正用抹布擦着红木方桌,抬头看见韩起和叶曦,笑着朝里间的靠窗桌努了努嘴,“知道你们要谈事,特意留了最安静的角儿。”

韩起点点头,拉着叶曦走到靠窗桌坐下。桌面铺着蓝白格子的桌布,边角有些磨损,却洗得干干净净,桌角的暖水瓶里还冒着热气。叶曦刚把背包放在旁边的椅子上,李婶就端着两杯水过来,杯沿沾着两片薄荷叶:“天热,喝点凉白开解解暑,你们常点的鸭血粉丝汤加鸭肝,再配一碟盐水鸭,对吧?”

“婶子记性真好。”叶曦笑着道谢,指尖无意识地着水杯壁——杯壁上的凉意让她稍微平复了白天在古籍部的激动。她侧头看向窗外,巷弄里的行人来来往往,有放学回家的孩子,有提着菜篮的老人,昏黄的路灯渐渐亮起,把每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像极了他们正在梳理的、跨越八百年的家族脉络。

韩起从背包里掏出一个牛皮纸笔记本,摊在桌上。笔记本的封面上贴着一张便签,上面用铅笔写着“当前线索梳理”,翻开后,里面画着三张交叉的思维导图,分别用红、蓝、黑三种颜色标注:

- 红色(己确认):韩世宏为虚构,代指韩晞(韩世忠从弟);韩显娶泉州韩氏女,基因15%未知片段为泉州韩氏;韩承宗烧谱牒避“泉州海寇”嫌疑。

- 蓝色(存疑):韩琦旁支“侂彦”记载(仅《韩魏公集》补写,无其他旁证);韩晞“私通海商”弹劾案细节(《宋史》仅提一句,无卷宗)。

- 黑色(待查):龙溪山韩显墓碑位置(韩德山提“后山古松下”);泉州韩氏“三港纹”家徽样式(省档案馆可能存《泉州韩氏家乘》副本);老箱子里的祖先笔记(族长己抢走,需夺回)。

“白天在古籍部的发现,基本把红色线索钉死了。”韩起用指尖点了点“韩世宏虚构”那一行,笔尖划过纸面时,特意避开了之前画错的“韩世宏→韩显”箭头——那道被划掉的痕迹,像极了韩承宗试图抹去的历史,“现在最关键的是蓝色线索,韩琦旁支到底是不是真的?如果是假的,韩承宗为什么非要编一个‘侂彦’出来?”

叶曦拿起筷子,轻轻拨了拨刚端上来的盐水鸭,鸭皮泛着油亮的琥珀色,香气扑鼻。她夹起一块鸭腿肉放进嘴里,慢慢咀嚼着,才开口说道:“可能是为了‘双重保险’。”她伸手从背包里掏出手机,调出一张照片——是白天在古籍部拍的韩承宗棉纸特写,“你看,韩承宗在棉纸上写‘避泉州祸也’,‘也’字的尾笔拖得很长,像是犹豫了很久才写下的。他怕只说韩晞后代,会被人查到‘私通海商’的弹劾案,再牵连出泉州;但只说泉州韩氏,又没有‘名臣旁支’的名声做掩护,所以才编了个‘侂彦’,把韩琦的名头拉进来,让家族既有‘忠勇’(韩世忠)又有‘文名’(韩琦),两边都占着,才敢在明末立足。”

韩起拿起汤匙,舀了一勺鸭血粉丝汤,温热的汤汁滑进喉咙,带着鸭汤特有的鲜醇。他想起父亲韩建国昨天在电话里说的“族长把老箱子搬到祠堂了”,心里突然一紧:“老箱子里的祖先笔记,说不定有韩晞弹劾案的细节,还有泉州韩氏的贸易记录——族长抢箱子,肯定是怕我们看到这些,万一他把笔记烧了怎么办?”

“不会的。”叶曦放下筷子,从背包里拿出一个小小的U盘,放在桌上,“我姐昨天联系了楚门派出所的同学,他们己经去祠堂看过了,族长把箱子锁在祠堂的‘供奉阁’里,还加了铁链,说是‘家族圣物,不能动’——他不敢烧,笔记是楚门韩氏唯一的‘根’,他要是烧了,族里的老人第一个不答应。”

韩起松了口气,拿起U盘看了看。U盘外壳是黑色的,上面贴着一张小标签,写着“楚门派出所备案记录”。他把U盘放回背包,又舀了一勺粉丝,突然想起什么:“对了,韩德山下午发微信说,龙溪山后山的路不好走,有一段是陡坡,还长了很多荆棘,让我们带把镰刀和防滑的鞋子——他还说,古松下的泥土是新翻的,好像有人去过那里,说不定是族长的人在找墓碑。”

“那我们得提前准备。”叶曦从笔记本里翻出一张折叠的地图,展开后是黄岩龙溪山的卫星图,她用红笔圈出“山外张村后山”的位置,旁边标注着“古松(3株)”“陡坡”“溪流”,“我明天去学校的户外用品店买两把折叠镰刀,再带两双防滑登山鞋,你负责把省档案馆的预约办好——王老师说,省档案馆藏的《泉州韩氏家乘》副本在‘宋元贸易’专区,需要提前一天预约。”

韩起点点头,拿出手机点开省档案馆的预约界面。屏幕亮起时,他无意间看到了姐姐韩薇发来的新消息,赶紧点开:“姐说,陈阿公回忆起,我爷当年藏老箱子时,在箱子底垫了一块刻着‘三港纹’的木板,还说‘这是泉州韩家的东西,以后找根全靠它’——‘三港纹’果然是泉州韩氏的家徽!”

叶曦凑过来看手机屏幕,韩薇发来的消息里还附了一张手绘的“三港纹”图——三条交叉的波浪线,中间各有一个小圆点,像极了泉州港的三个码头。“和我在《闽书》里看到的泉州韩氏家徽一模一样!”叶曦的眼睛亮了,她拿起铅笔,在笔记本上快速画下“三港纹”,金陵痞帅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明天去省档案馆,只要找到《泉州韩氏家乘》里的家徽图,和这个对比一致,就能实锤韩显娶泉州韩氏的事!”

这时,李婶端着一碟刚切好的盐水鸭过来,放在桌上:“你们聊的‘三港纹’,我好像在哪听过。”她擦了擦手,坐在旁边的空椅子上,“我公公以前是跑船的,常说泉州港的老韩家,船帆上都印着三条波浪线,说是‘保平安的纹儿’,后来明末清初禁海,老韩家的船就没影了——你们查的韩氏,该不会就是泉州的老韩家吧?”

韩起和叶曦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喜。韩起赶紧问道:“婶子,您公公还说过泉州老韩家的别的事吗?比如他们和南京这边有什么联系?”

李婶皱着眉想了想,手指轻轻敲着桌面:“好像说过,老韩家有一支迁到南京浦口了,还在浦口开了个船行,后来因为‘通海寇’被抄了,具体的我也记不清了,我公公去世快二十年了。”

“浦口!”叶曦猛地想起日本信札里的韩奕,“韩奕迁浦口,还在信里提‘吾族船行遭难’——原来韩奕的船行是因为‘通海寇’被抄的!这就解释了韩承宗为什么要彻底掩盖泉州关联,‘通海寇’在明末是灭族的罪,比韩侂胄的牵连还严重!”

韩起的心跳骤然加快,他拿起笔记本,在“待查”部分写下“韩奕浦口船行‘通海寇’案”,用红笔圈了圈:“现在线索串起来了——韩晞‘私通海商’→韩奕浦口船行‘通海寇’→韩显娶泉州韩氏→韩承宗避祸改谱,这是一条完整的‘海商-海寇’嫌疑链,韩承宗怕的不是韩侂胄,是这条链!”

李婶听着他们的对话,似懂非懂地笑了笑:“你们这些年轻人,查老祖宗的事比我们还上心。”她站起身,拍了拍韩起的肩膀,“菜快凉了,赶紧吃,吃完早点回去休息,明天才有精神办事。”

韩起和叶曦道谢后,重新拿起筷子。鸭血粉丝汤的热气还在冒,氤氲的水汽模糊了窗外的路灯,却让桌上的线索图显得格外清晰。韩起夹起一块鸭肝放进嘴里,细腻的口感里带着淡淡的酱香,他突然想起小时候,爷爷常带他来这家餐馆,每次都点鸭血粉丝汤加鸭肝,还说“我们韩家的根,就在这汤里的烟火气里”——那时候他不懂,现在才明白,爷爷说的“根”,不是族谱上的名字,是祖先在乱世里守住的烟火气,是韩晞抗金、韩显抗元、韩奕经商时,从未放弃的生存与信念。

“明天查完省档案馆,我们就整理资料,下周三一早就去黄岩。”叶曦喝了一口汤,眼神坚定,“不管族长的人在龙溪山守着多少人,我们都要找到韩显的墓碑,拿到碑下的暗格——我要让那些被韩承宗掩盖的祖先,重新被记住。”

韩起点点头,拿起手机给父亲韩建国发了条微信:“爸,我们下周三去黄岩找韩显的墓碑,找到后就回楚门要老箱子,您别担心,我们有准备。”

过了几分钟,父亲回复了一条语音,声音里带着一丝欣慰:“阿起,你爷爷要是知道你这么上心,肯定高兴。我今天去祠堂的时候,偷偷看了一眼老箱子,锁没坏,你放心——注意安全,别跟族长硬来。”

韩起听着父亲的声音,眼眶有些发热。他抬头看向叶曦,叶曦正对着笔记本上的“三港纹”图微笑,暖黄色的灯光落在她的发梢,泛着淡淡的金光。他突然觉得,不管接下来的路有多难,不管族长的阻力有多大,只要有叶曦在身边,有家人的支持,有这些藏在烟火气里的线索,他就一定能找到最终的真相。

晚餐快结束时,韩起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出韩德山的微信消息,只有短短一行字,却让他瞬间绷紧了神经:“族长的人在龙溪山装了监控,还带了铁锹,好像要挖老碑,你们尽快来。”

韩起把手机递给叶曦看,叶曦的笑容瞬间消失,眉头皱了起来:“我们提前去,明天查完省档案馆,后天一早就去黄岩,不等到下周三了。”

“好。”韩起立刻点头,拿起背包站起身,“我们现在就回去整理东西,明天一早去省档案馆,下午就出发去黄岩。”

叶曦点点头,跟着起身。两人向李婶道谢结账时,李婶塞给他们两个油纸包:“里面是刚做的烧饼,路上饿了吃——你们查老祖宗的事,是正经事,婶子支持你们。”

韩起接过油纸包,指尖触到油纸的温热,心里暖得发烫。他和叶曦走出餐馆,巷弄里的灯笼己经全部亮起,连成一条暖黄色的光带,像一条指引方向的路。韩起抬头看向夜空,星星很少,却有一轮弯月挂在天上,清辉洒在巷弄里,落在他和叶曦的身上。

“走吧,去黄岩。”叶曦拉了拉韩起的胳膊,声音里带着一丝急切,却更多的是坚定。

韩起点点头,握紧了手里的油纸包。油纸包里的烧饼还热着,透过油纸能闻到芝麻的香气,像极了爷爷当年带他吃的味道。他知道,明天的黄岩之行,注定不会轻松——族长的人在挖碑,监控在盯着,还有未知的陡坡和荆棘,但他不再害怕。因为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走这条路,身边有叶曦,身后有家人,还有那些在历史长河里坚守的祖先,正用他们的故事,照亮着前方的路。

而此刻,楚门韩氏祠堂的供奉阁里,族长正站在老箱子前,手里拿着一把铜钥匙,却迟迟没有打开。箱子上的铁链反射着烛光,映得他脸上的皱纹格外深刻。他身后的墙上,挂着新修的《楚门韩氏宗谱》,谱牒的封面上,“韩世忠之裔”西个大字格外醒目——他不知道,自己费尽心机想要掩盖的真相,正在被两个年轻人,一步步从历史的尘埃里,重新挖掘出来,即将重见天日。



    (http://www.220book.com/book/WHK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的祖上是何人 http://www.220book.com/book/WHKD/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