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金章”的推行,如同在死水微澜的幽冥地府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每一个角落。
流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恢复着。手持散发着温和正道气息的玉简状金章,无论是阴魂交易、缴纳阴税,还是领取俸禄、打点轮回,都变得前所未有的踏实。那金章背后实实在在的“功德”支撑,如同定海神针,稳住了因“万币同燃”而近乎崩溃的金融秩序,也稳住了亿万阴魂惶恐不安的心。
地府各机构借此契机,也进行了一轮深刻的自我净化与整顿。香火愿力的审查标准被严格执行,任何试图掺杂贪婪邪念的行为都会导致神职剥夺乃至严惩。在新的奖惩体系下,引导信众向善、汇聚纯净愿力,成为了各地城隍、阴神获取“功德”、提升神位的重要途径。一股崇善抑贪、重义轻利的风气,悄然在幽冥各地蔓延。
九叔坐镇特使府,日夜操劳。他不仅要处理“功德金章”发行、储备管理的各项细则,还要协调因神职变动带来的人事安排,更要应对各方势力对于这一全新体系的试探与反应。虽有西目、诸葛等人辅佐,明法判官全力支持,依旧感到心力交瘁。但他每每感到疲惫时,便会去律法殿偏殿,看一看昏迷中的师叔祖。看着那朵悬浮的青莲依旧在缓缓旋转,洒落清辉,抵御着寂灭之意,他便觉得肩上的担子再重,也必须扛下去。
这一日,诸葛孔平拿着一份卷宗,面色凝重地找到了正在批阅公文的九叔。
“林道友,你看这个。”诸葛孔平将卷宗铺在案上,指向其中一段用朱笔圈出的记录,“这是‘幽瞑边镇’城隍司上报的愿力审查结果。表面数据一切正常,愿力纯净度甚至优于许多老牌城隍辖地。但我在用新研制的‘溯源罗盘’复核时,发现其愿力深处,潜藏着一丝极其隐晦的波动。”
九叔放下笔,凝神细看。卷宗上记录的数据确实完美,但诸葛孔平指出的那丝波动,被放大解析后,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频率,阴冷、古老,带着一种吞噬一切的贪婪本质,与之前“贪蚀”愿力同源,却更加精纯,更加内敛,仿佛经过了某种提纯与升华。
“这波动……并非残渣余孽那么简单。”九叔眉头紧锁,指尖轻轻敲击桌面,“感觉像是……源头,或者至少是更核心的东西。”他看向诸葛孔平,“幽瞑边镇情况如何?”
“地处幽冥与无尽荒墟交界,环境复杂,龙蛇混杂。现任城隍是三个月前刚调任过去的,名叫‘赵千钧’,原是律法殿的一名干将,风评尚可。”诸葛孔平答道,“正因如此,这隐藏极深的波动才更显可疑。要么是赵城隍也被蒙蔽,要么……”
后面的话他没说,但意思不言而喻。
“此事非同小可。”九叔站起身,在室内踱步,“‘功德金章’初立,根基未稳,若此时爆出有城隍级别的高层与邪源有染,甚至可能就是新的核心人物,必将引发巨大动荡,甚至可能动摇金章信用。”
他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决断:“不能打草惊蛇。需暗中查探,确认情况。”
“我亲自去一趟。”诸葛孔平主动请缨,“我对这波动最为敏感,带上溯源罗盘,或能发现更多线索。”
九叔沉吟片刻,摇了摇头:“不妥。诸葛道友你在此地主持技术事务,不可或缺。且你目标明显,容易引起警觉。”他目光转向一旁正在擦拭法剑的西目道长,“西目师弟,你心思活络,应变机敏,可愿走这一趟?”
西目道长闻言,将法剑归鞘,咧嘴一笑:“早就闷出鸟来了!查探消息,暗中行事,正是我的强项!林师兄放心,定把那幽瞑边镇的底细摸个清清楚楚!”
“切记,此行只为查探,非到万不得己,不可动手。”九叔郑重叮嘱,“一切以自身安全与不暴露意图为先。我会请明法判官暗中调派一队精锐阴兵,在边界接应。”
“明白!”西目道长收起玩笑神色,肃然领命。
当夜,西目道长便悄无声息地离开了酆都城,化作一道不起眼的遁光,首奔那地处偏远的幽瞑边镇而去。
九叔站在特使府的高处,望着西目离去的方向,心中并无轻松之感。幽冥大局看似因“功德金章”而稳定,但这潜藏在边陲之地的诡异波动,如同一个危险的脓疮,提醒着他,“贪蚀”之乱或许并未真正终结,只是换了一种更隐蔽、更危险的方式在潜伏。
他转身,再次望向律法殿偏殿的方向,心中默问:“师叔祖,这暗流之下的真相,究竟为何?您若清醒,又会如何应对?”
殿内,玉榻之上的茅十八,依旧沉寂。只有那朵青莲,在寂静中,散发着恒定的、净化一切污秽的微光。
(http://www.220book.com/book/WI7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