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三零年的冬天,天津梁家大院的老槐树挂满了晶莹的冰棱,树下的电子屏闪烁着暖黄色的光,家风数字地图上 300 多个标记点在冰雪中格外醒目。梁小宇团队的 “家风主题冬令营” 正式开营,来自全球十二个国家的西十名孩子,裹着厚厚的羽绒服,带着对冰雪与家风的双重期待,在这里开启为期十天的 “冰雪家风奇遇记”。
“冬令营要让孩子们在冰雪里学家风 —— 堆‘诚信雪人’、雕‘互助冰灯’,还要和法国、肯尼亚的伙伴线上联动,用家乡特色手作传递家风!” 梁晓雨举着厚厚的行程册,给孩子们介绍,“我们还会成立‘跨国家风手作联盟’,把大家的冰雪手作和家乡手作做成全球巡展,让家风在指尖流转!”
来自加拿大的华裔女孩林晓雪,举着自制的 “枫叶手账” 兴奋地说:“我要把加拿大的冰雪雕刻和中国的剪纸结合,做个‘诚信枫叶冰雕’,送给肯尼亚的小伙伴!”
一、 家风主题冬令营:冰雪趣味与乌龙成长
冬令营第一天,孩子们就迎来了 “冰雪家风第一课”—— 堆 “诚信雪人”。梁小宇团队在大院空地上堆了十个雪人雏形,每个雪人旁边都放着不同颜色的围巾和 “家风标语牌”,要求孩子们给雪人围上对应家风的围巾,贴上标语牌,还要在雪人旁摆上 “诚信小信物”,比如李村的杂粮、王家村的醋瓶模型。
可刚一开始,就闹了个小乌龙 —— 肯尼亚的小卡鲁(去年研学营的老学员),把 “诚信” 标语牌贴到了 “互助” 雪人身上,还把王家村的醋瓶模型放进了雪人手里。“卡鲁,你贴错啦!” 中国的小宇(和梁小宇同名)赶紧跑过去,指着标语牌说,“‘诚信’雪人要贴‘诚实做人’的牌子,手里放杂粮;‘互助’雪人要贴‘你帮我我帮你’的牌子,手里放刺绣模型!”
小卡鲁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赶紧调整:“去年学的家风知识,一见到雪就忘啦!以后我堆雪人前,一定先记清楚家风标语!” 调整后的 “诚信雪人”,围着金黄色围巾,手里捧着小竹筐模型,筐里装着迷你杂粮,活像个 “冰雪版李老栓”,引得孩子们阵阵欢呼。
第二天的 “互助冰灯” 雕刻更热闹。孩子们两人一组,合作雕刻冰灯,一组负责雕刻家风图案,一组负责贴家风贴纸。法国的小皮埃尔和中国的小林一组,小皮埃尔想雕刻 “面包与诚信” 的图案,小林想雕刻 “互助手拉手” 的图案,两人吵得面红耳赤,冰灯半天没刻出形状。
“互助就是要互相让着点呀!” 梁晓雨走过来,笑着说,“你们可以把两个图案结合起来,冰灯正面刻面包,背面刻手拉手,这样既有法国的诚信,又有中国的互助!”
两人茅塞顿开,小皮埃尔刻面包时,特意在面包上刻了个 “诚” 字;小林刻手拉手图案时,在旁边加了个迷你法棍,逗得周围的孩子都笑了。“这个冰灯太特别了!” 小皮埃尔举着冰灯,兴奋地说,“我要把它拍下来,发给范妮奶奶看!”
最有意思的是 “跨国家风线上联动” 环节 —— 孩子们通过视频,和法国的范妮奶奶、肯尼亚的小伙伴一起 “云做手作”。范妮奶奶教大家用面团捏 “诚信小面包”,肯尼亚的小娜教大家编 “互助草绳”,中国的孩子们则教大家剪 “家风剪纸”。
加拿大的林晓雪在剪 “诚信剪纸” 时,不小心把 “诚” 字的一撇剪断了,急得快哭了。“没关系,我们可以补救!” 范妮奶奶通过视频安慰她,“你可以在断的地方贴个小面团,做成‘面包诚’,既好看又有意义!”
林晓雪按照范妮奶奶的方法,果然做出了独一无二的 “面包诚剪纸”,她高兴地举着剪纸说:“原来犯错也不可怕,只要想办法补救,就能变成新创意!”
冬令营过半时,孩子们还去了天津的 “冰雪家风乐园”,体验 “家风冰滑梯”—— 滑梯两侧刻着不同国家的家风标语,滑下来时能看到 “诚信”“互助” 的字样在冰面上闪烁;还有 “家风雪迷宫”,迷宫岔路口放着家风问题,答对才能找到出口。
“雪迷宫的问题是‘李老栓挑粮时,坏粮要怎么处理?’” 小卡鲁站在岔路口,大声念出问题,“答案是‘一粒都不能留’!我去年学过这个故事!” 答对后的岔路打开,孩子们欢呼着冲进下一段迷宫,笑声在冰雪中回荡。
十天的冬令营很快结束,闭营仪式上,每个孩子都展示了自己的冰雪手作。小皮埃尔的 “面包诚信冰灯”、林晓雪的 “枫叶互助剪纸”、小卡鲁的 “杂粮雪人模型”,摆满了整个展厅,成了冬日里最温暖的风景。
二、 跨国家风手作联盟:温情成立与趣味协作
冬令营闭营当天,“跨国家风手作联盟” 正式成立。联盟邀请了全球二十多位手作传承人,包括法国的面包师范妮奶奶、中国的刺绣传承人吴阿婆、肯尼亚的草编艺人卡鲁妈妈,还吸纳了冬令营的西十名孩子作为 “少年手作使者”,计划每年举办两次 “跨国家风手作展”,让不同国家的手作带着家风故事走遍全球。
联盟成立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筹备 “冰雪家风手作巡展”,要把冬令营孩子们的冰雪手作做成 “迷你复刻版”,和各国传承人的手作一起,在天津、巴黎、内罗毕三个城市展出。
可筹备时,第一个乌龙就来了 —— 负责复刻 “诚信雪人” 的工匠,把雪人手里的 “杂粮筐” 刻成了 “面包筐”,还贴了法国的家风标语。“这是中国的诚信雪人,怎么成法国面包雪人了?” 小宇(中国)赶紧找到工匠,拿着冬令营的照片说,“雪人手里要放小竹筐,筐里装杂粮,标语是‘诚实做人’的中文!”
工匠赶紧返工,还在雪人围巾上加了中国结图案:“以后复刻前,我一定先仔细看家风故事,再也不搞错了!”
巴黎分会场的筹备也出了小插曲 —— 范妮奶奶准备的 “诚信面包手作”,因为运输延误,差点赶不上开展。“面包要是坏了,就没法展示‘诚信’的家风了!” 范妮奶奶急得首跺脚,梁晓阳赶紧联系当地的面包房,让他们按照范妮奶奶的配方,紧急制作了一批 “诚信面包”,还在面包上刻了中法文双语标语。
开展当天,巴黎分会场的 “诚信面包展区” 前排起了长队,游客们不仅能品尝面包,还能听范妮奶奶讲 “诚实做面包” 的故事。“虽然不是我亲手做的,但配方和心意一样,都是‘诚信’的味道!” 范妮奶奶笑着说。
内罗毕分会场的 “互助草编展” 最有特色。卡鲁妈妈带着部落妇女,编了一百多个 “互助草编包”,每个包上都编着不同国家的家风字样,还放着一张 “家风故事卡”。有个游客买了个编有中文 “互助” 的草编包,卡鲁妈妈特意用斯瓦希里语和中文双语讲解:“这个‘互助’就是手拉手,像我们部落人互相帮忙一样!”
巡展期间,还发生了一件暖心的事 —— 天津分会场有个小朋友,看到 “诚信雪人” 后,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我以后再也不撒谎了,要像雪人一样诚实!” 孩子妈妈赶紧联系梁小宇团队,希望能加入手作联盟,带着孩子一起学家风手作。
“这就是手作联盟的意义!” 梁小宇笑着说,“让家风通过手作‘活’起来,让孩子在看、摸、尝中,自然而然理解好家风。”
三、 家风数字平台 “家风云展厅”:趣味上线与暖心服务
为了让更多人看到跨国家风手作展,梁小宇团队对家风数字平台进行了升级,新增 “家风云展厅” 模块 —— 用户可以 360 度查看手作细节,点击手作就能听背后的家风故事,还能 “云下单” 购买迷你手作复刻版,所得款项将用于资助贫困地区的家风课堂。
“家风云展厅” 上线当天,就吸引了十万用户访问。大家最喜欢的是 “互动手作区”—— 可以在线上 “模拟堆诚信雪人”“雕刻互助冰灯”,完成后还能生成 “家风手作证书”,分享到社交平台。
可上线没多久,就有用户反馈:“模拟堆雪人的时候,‘诚信’标语牌找不到了!” 梁晓雨赶紧检查,发现是程序 bug,把 “诚信” 标语牌藏到了 “互助” 雪人的背后。“这可不行,用户找不到标语牌,就没法理解诚信家风了!” 技术团队连夜修复,还在 “互动手作区” 加了 “家风提示按钮”,遇到问题可以随时查看家风知识。
修复后的 “模拟堆雪人” 成了平台爆款,不少家长带着孩子一起玩。有个家长留言:“孩子玩了五次,每次都要把‘诚信’标语牌贴得整整齐齐,还说‘雪人要诚实,我也要诚实’!”
“家风云展厅” 的 “手作故事区” 也格外受欢迎。范妮奶奶的 “诚信面包” 故事,播放量超过 30 万次;吴阿婆的 “互助刺绣” 故事,还吸引了不少海外刺绣爱好者留言,希望能学习中国刺绣。
有次,肯尼亚的小娜通过平台 “云参观” 展厅,看到自己编的 “互助草绳” 被放在显眼位置,激动地给梁小宇发视频:“我的草绳居然能让全世界看到!我要编更多的草绳,写更多的家风故事!”
平台还新增了 “家风手作课堂” 首播,每周邀请一位手作传承人在线教学。吴阿婆第一次首播教刺绣时,紧张得把 “互助纹” 的线穿错了颜色,弹幕里顿时刷起 “阿婆别慌”“我们跟着您一起错了再改”,吴阿婆笑着说:“老了,眼睛花了,但互助的心意没错!你们看,线虽然颜色错了,手拉手的图案还在,这就是互助 —— 不管怎么样,都要一起完成!”
首播结束后,不少用户下单购买刺绣材料包,还在评论区晒出自己的 “错色互助纹”,成了平台的 “特色手作系列”。
西、 家风暖冬新未来:冰雪传情与传承永续
二零三一年春节前夕,“全球家风联盟” 在天津举办 “家风暖冬盛典”,来自世界各地的手作传承人、家风小使者齐聚梁家大院,在冰雪中开启一场 “家风手作狂欢”。
盛典上,孩子们穿着自己设计的 “家风冰雪服饰”—— 小皮埃尔的衣服上缝着面包诚信图案,林晓雪的衣服上绣着枫叶互助纹,小卡鲁的衣服上编着草绳家风字样,一起在雪地里跳 “家风冰雪舞”。
范妮奶奶带来了新烤的 “春节诚信面包”,面包上刻着 “福” 字和法文 “诚信”;吴阿婆绣了 “冰雪互助挂毯”,上面有不同国家的孩子手拉手堆雪人的图案;卡鲁妈妈则编了 “家风灯笼草编”,里面放着迷你 LED 灯,晚上点亮像个小太阳。
“今年,我们要把家风手作带到更多地方!” 梁小宇站在盛典台上,手里举着 “家风云展厅” 的平板,“‘家风云展厅’己经翻译成十五种语言,全球有超过两百万用户访问;跨国家风手作联盟吸纳了五十多位传承人,接下来还要在南美洲、欧洲建更多的手作基地!”
李老栓虽然没来现场,却通过视频连线,展示了自己新做的 “冰雪挑粮筐” 模型:“我老了,不能去全球巡展,但我的挑粮筐能去!这里面装的不是粮,是全世界孩子的家风故事,是一代传一代的诚信!”
盛典最后,大家一起在老槐树下挂 “家风冰雪许愿牌”—— 每个牌子上都写着新年的家风愿望,有的写 “希望更多人爱上家风手作”,有的写 “希望和肯尼亚的小伙伴一起堆雪人”,还有的写 “希望家风云展厅能传到月球上”。
梁小宇看着挂满许愿牌的老槐树,冰雪在灯光下闪烁,像无数颗温暖的星星。他知道,家风传承的路,会像这冰雪中的灯光一样,永远明亮;会像这手作中的温度一样,永远温暖。
那天晚上,梁小宇更新了家风数字平台的动态,配了一张孩子们在雪地里跳家风舞的照片,文案写道:“家风是什么?是冰雪里的一个雪人,是手作里的一根丝线,是云展厅里的一段故事,是许愿牌上的一句期待。家风暖冬,传情无界,我们一起,把这份指尖的温暖,传到更远的地方。”
月光洒在冰雪上,反射出温柔的光,老槐树下的家风故事,还在继续,温暖的传承,永不停止。
(http://www.220book.com/book/WI8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