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7章 案前谋策定方略

小说: 清平烽火   作者:玫城纪事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清平烽火 http://www.220book.com/book/WIM3/ 章节无错乱精修!
 

煤油灯的光晕在青砖墙上投下两道交错的影子,任天侠指间的烟卷燃至半截,烟灰簌簌落在铺开的军用地图上,在标注着“清平县城”的位置积成一小团灰雾。周明远坐在对面的木凳上,军用水壶倒出的热水在粗瓷碗里冒着白汽,两人面前的八仙桌上,摊着几张泛黄的麻纸和半截铅笔,空气里弥漫着硝烟未散的肃杀,又夹杂着战后谋划的沉凝。

“明远,你再把这几日的事捋一遍,别漏了任何细节。”任天侠将烟蒂按在缺角的瓷碗里,火星熄灭的瞬间,他抬手揉了揉眉心——连续三日的奔波让他眼底布满红血丝,从风陵渡三营一连遇袭的狼藉战场,到收复渡口时飞溅的血与火,再到清平县城城头插上红旗的那一刻,画面在脑海里翻涌,每一个片段都牵扯着神经。

周明远放下瓷碗,指尖在地图上划过,声音低沉而清晰:“九月十七日夜,三营一连驻守风陵渡西岸阵地,后半夜遭日伪军一个特种兵中队乘快艇过河偷袭……连长王丛义以下113人牺牲,7人重伤。”时,周明远的声音顿了顿,喉结滚动了一下。任天侠沉默着点头,他还记得在阵地见到王丛义遗体时的场景,那个总是笑着说“团长,俺们连保证守住渡口”的山东汉子,浑身是弹孔,手指还死死扣着炸药包的引信……

桌上的麻纸被风吹得微微颤动,任天侠伸手按住,从怀里掏出一个皱巴巴的笔记本,翻开泛黄的纸页:“战后清点……另外,县城里的粮库和被服厂都完好无损,能解决咱们近一个月的补给。”

周明远点点头,随即眉头皱了起来:“收获不小,但问题也得摆到台面上。三营一连几乎覆灭,虽是敌人偷袭,但咱们的警戒工作确实有漏洞,换防时没及时加强工事,哨兵布防也太分散,这得有人担责。还有,打下清平县城后,咱们的兵力有些分散,风陵渡要守,县城要驻,还要防备敌人反扑,现有的编制己经不够用了。”

“你说的正是我要跟你商量的。”任天侠将笔记本推到周明远面前,“这几天我琢磨了几件事,都得写进报告里上报纵队首长,一个都不能少。”

他伸出手指,一条一条数着,语气郑重:“第一,把风陵渡遇袭、收复渡口、攻克清平、联合友军阻击援军这西件事,写成详细报告。从战前部署、战斗经过、伤亡人数、缴获物资,到经验教训,都要写清楚,不能有半点含糊。尤其是一连遇袭的教训,要把警戒疏漏、工事薄弱这些问题摆在明面上,不能遮遮掩掩。”

周明远点头应道:“我明白,咱们八路军向来不搞虚的,打了胜仗要总结,打了败仗更要反思。这份报告我来起草,争取明天中午前写完,你过目后咱们一起署名上报。”

“第二,”任天侠的声音沉了几分,“在报告里加上‘自请处分’。一连覆灭,我作为团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没能及时提醒各部队加强警戒,对敌人的动向判断也不够准确。你是政委,协助我指挥,也有责任,咱们得主动请罚,不是要作秀,是要给牺牲的兄弟一个交代,给群众一个交代。”

周明远愣了一下,随即重重点头:“我同意。王丛义和那些兄弟死得冤,咱们要是连担责的勇气都没有,愧为军人。处分下来,该怎么罚,咱们都认。”

任天侠看着他,眼底闪过一丝暖意,随即又被严肃取代:“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向纵队首长提两个建议。第一个建议,把独立团团部从现在的红石村,移驻到清平县城。”

他指着地图上清平县城的位置,语气笃定:“你看,清平县城挨着黄河,离风陵渡只有三十里地,咱们把团部设在这里,能首接掌控黄河渡口,而且县城旁边就是津浦铁路的支线,火车三天两头过,控制了这里,就等于掐住了敌人在鲁西运送物资和兵力的通道。这是其一。”

“其二,清平是鲁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周边十几个村镇的百姓,都靠县城的集市买卖东西,官府的旧档案、商铺的账本,都能给咱们提供不少情报。更重要的是,这里地理位置险要,西边是黄河天险,东边是平原,进可攻退可守,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咱们占据清平,就像在敌人的肚子上插了一把刀,他们想在鲁西站稳脚跟,就得先过咱们这一关。”

周明远凑近地图,手指在清平县城周边划了一圈,越看越觉得任天侠的建议有道理:“没错,红石村虽然隐蔽,但太偏僻,作者“玫城纪事”推荐阅读《清平烽火》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指挥作战、调集兵力都不方便。移驻清平,既能就近指挥风陵渡和周边阵地的防守,又能依托县城的城墙和建筑,构筑更坚固的工事,就算敌人来反扑,咱们也有险可守。”

“还有第二个建议。”任天侠的神色变得凝重,“你也知道,八路军总部在华北发动了百团大战,咱们独立团也奉命配合作战,给了日军沉重打击。日军吃了这么大的亏,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调集兵力报复,搞‘扫荡’、搞‘清乡’,到时候咱们面临的压力会更大。所以我要建议纵队首长,让各部队早作准备,加固工事、储备粮草、组织百姓坚壁清野,把能动员的力量都动员起来,随时应对敌人的报复。”

周明远的脸色也沉了下来,他想起去年日军“扫荡”时的场景,村庄被烧,百姓被抓,部队只能在山沟里打游击,那种被动的滋味,他再也不想体会:“这个建议太关键了。百团大战打得越狠,敌人的报复就会越疯狂,咱们必须提前准备,不能等敌人打过来了才手忙脚乱。”

“不光要准备防御,还要主动求变。”任天侠继续说道,语气里带着一丝思索,“以前咱们打游击战居多,靠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的战术,跟敌人周旋。但这次攻打清平县城,还有之前的阻击战,让我意识到,光靠游击战不够了。敌人有重武器,有正规编制,咱们要是只躲着打,永远只能被动防守。”

他指着桌上的缴获清单,眼神发亮:“你看,咱们缴获了卡车,还有不少机枪和掷弹筒,虽然装备不如敌人,但也能慢慢组建起自己的攻坚力量。所以我要在建议里提,让咱们八路军逐步适应新的战法——阵地战,用来守住关键据点,比如风陵渡和清平县城;攻坚战,用来攻打敌人的碉堡和县城;还有特种战,就像咱们的特战队,摸营、炸碉堡、搞侦察,用小股精锐力量给敌人致命一击。”

周明远眼睛一亮,猛地一拍桌子:“天侠,你说到我心坎里了!就拿攻打清平县城来说,要是咱们还像以前那样只靠人海战术,硬冲城门,伤亡肯定得翻一倍。这次靠地下组织打开城门,占领日军弹药库,里应外合,才打了个漂亮的歼灭战。以后咱们得多练这些新战法,才能跟装备精良的日军正面抗衡。”

任天侠笑着摆了摆手:“别高兴得太早,新战法不是嘴上说说就能成的。阵地战需要坚固的工事和充足的弹药,攻坚战需要懂爆破、懂攻城的人才,特种战更得挑选最精锐的战士,手把手教他们侦察、格斗、用炸药。这些都得一步步来,急不得。”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坚定:“所以,除了给纵队首长的建议,咱们团里也要立刻行动起来。”

周明远听得心潮澎湃,他拿起铅笔,在麻纸上飞快地记录着任天侠的话,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沙沙的声响。

任天侠看着他忙碌的身影,起身走到窗边,推开窗户。夜色渐浓,清平县城的街道上,偶尔传来战士巡逻的脚步声,远处的黄河渡口,隐约有灯火闪烁,那是守夜的战士在站岗。晚风带着黄河水的凉意吹进来,驱散了屋里的烟味,也让他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

“明远,”任天侠转过身,声音里带着一丝感慨,“咱们做这些,不是为了争功,是为了守住脚下的土地,为了让老百姓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为了给牺牲的兄弟报仇。以后的仗,只会更难打,但只要咱们兄弟齐心,不管是日军的报复,还是更强大的敌人,咱们都能扛过去。”

周明远放下铅笔,走到任天侠身边,目光坚定:“天侠,你放心!有你指挥,有全团兄弟齐心协力,别说小小的清平县城,就算是整个鲁西,咱们也能牢牢守住!”

煤油灯的光晕里,两人的身影并肩而立,窗外的星光落在他们身上,映出两张写满坚毅的脸庞。桌上的地图和麻纸,记录着一场场战斗的过往,也承载着一支队伍的未来。夜色深沉,但清平县城的灯火,却像一颗永不熄灭的火种,在鲁西的土地上,照亮了抗击侵略者的道路。

与此同时,那份详细的报告也在紧锣密鼓地起草中。从风陵渡的血与火,到清平县城的红旗飘扬,从自请处分的担当,到移驻县城、应对报复的建议,每一个字都凝聚着独立团全体将士的心血。当报告的最后一个字落下时,任天侠和周明远同时在落款处签下自己的名字,笔尖落下的瞬间,他们知道,一场新的战斗,己经悄然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WIM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清平烽火 http://www.220book.com/book/WIM3/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