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7章 我的眼泪比刀快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病莲铁衣:北境风来知我名 http://www.220book.com/book/WIRA/ 章节无错乱精修!
 

夜雨初歇,青石板上还泛着湿漉漉的光。

西市茶坊外檐低垂,灯笼在风中轻晃,映出斑驳影子。

守卫横刀而立,目光冷峻。

一道纤细身影自暗巷疾奔而出,发丝凌乱,裙裾沾泥——是沈青璃。

“我要见阿序!”她喘息未定,声音却坚定,“我知道他在你们这里!求你们……带我见他一面!”

守卫皱眉:“姑娘莫要胡闹,此处并非闲人可入。”

“我不是胡闹!”她双膝一软,跪倒在冰冷石阶上,雨水混着泪水滑落脸颊,“他是玉斯珩……北烨最后的太子!你们以为他来虞国是为了什么?复仇!可他根本不知道,太子己布下死局等他踏入!边关奏报要被篡改,旧档残卷即将现世——他们要坐实‘镇国公私藏敌国余孽’之罪名,一举铲除所有异己!”

她的声音颤抖,却字字如钉:“我不想他死……不想他还没开始复仇,就沦为棋子、葬身火海!”

帘后,冷知楹静静听着。

烛火映照她苍白的脸,指尖轻轻着茶盏边缘。

那双看似柔弱的眼眸深处,却掠过一丝极淡的赞许。

这女子,不蠢。

她看穿了太子的杀机,也猜到了阿序的真实身份。

更难得的是,她在恐惧中仍选择了行动——哪怕是以最笨拙的方式撞向铁壁。

“放她进来。”冷知楹淡淡道。

帘幕掀开,沈青璃跌跌撞撞冲入内室,西顾无人,唯有冷知楹端坐灯下,素衣如雪,病态之美恍若月下寒梅。

“阿序呢?”她急问。

“你为何认定他会在这里?”冷知楹反问,语气平静得近乎冷漠。

“因为……只有你能护他。”沈青璃咬唇,“太子己经开始动手了。他们要在刑部档案里埋下伪证,说十年前镇国公曾与北烨密通,庇护亡国太子。一旦奏报送至御前,陛下震怒之下,不仅阿序难逃一死,连你也再无立足之地!”

冷知楹轻笑一声,像是听到了什么荒唐事。

“所以你以为,我是他的盟友?我们联手对抗太子?”

沈青璃怔住。

“那你可知他现在在哪?”冷知楹缓缓抬眸。

“我……不知。”

“那你又凭什么觉得,你这一腔孤勇,能救得了谁?”

沈青璃哑然,眼眶泛红。

冷知楹却不恼,只从袖中取出一枚玉佩——青玉雕莲,底刻暗纹,乃是宗室女眷才有的信物样式。

“明日午时,去东宫。”

沈青璃一惊:“你要我去见太子?”

“披发赤足,哭诉悔恨。”冷知楹语气温柔,却字字如刃,“你说,你姐姐沈云舒逼你监视我,探听军情;你说,你良心难安,若不说出真相,恐累及全家。”

“可那是假的!”沈青璃脱口而出。

“自然。”冷知楹唇角微扬,“所以我不会让你交出任何真东西。你会呈上一封‘密信’——空白纸笺,经特制药水显现字迹:‘待太子事发,便可借机夺权’。”

沈青璃猛地抬头:“这是陷害!”

“是反制。”冷知楹纠正,“太子欲以虚妄之词构陷我与阿序勾结,那我便送他一份‘确凿证据’,让他信以为真。他越信,就越急于出手;他越急,破绽就越多。”

她凝视着沈青璃,目光如针:“你怕吗?”

沈青璃呼吸微颤,手指紧紧攥住裙摆。

她当然怕。踏入东宫,如同羊入虎口。一旦暴露,便是灭门之祸。

可她想起那个曾在雪夜里为她披衣的少年,想起他沉默背影中的孤绝,想起他在自己递茶时那一瞬流露的疲惫与温柔……

她不能眼睁睁看着他走向死路。

“我不怕。”她终于开口,声音很轻,却坚定,“但我想知道——你究竟想做什么?你不是真的要帮他复国,对不对?”

冷知楹笑了,笑意却不达眼底。

“我要的,从来都不是帮谁复国。”她低声道,“我要的是,在风暴来临之前,把所有试图操控黑羽军的人,一个不留地碾碎。”

沈青璃心头一震。

原来如此。

这场棋局,从一开始就不只是复仇与权谋的较量。

而是她冷知楹,以身为饵,引蛇出洞,只为守护那支只听命于镇国公府、不容任何人染指的北境铁骑。

次日午时,烈阳高照。

东宫门前,一名女子披发跣足,跪于丹墀之下,肩头颤抖,泣不成声。

“妾身沈青璃……有罪!被长姐胁迫,暗中探听镇国公府动静,屡次窥伺军机要务……今良心难安,若再隐匿不报,恐累及阖门上下!恳请殿下恕罪,容我将功赎过!”

萧景渊闻讯亲迎而出,面上温雅悲悯,亲手扶起她:“妹妹何出此言?受人胁迫,非你之过。”

他眼神深处,却闪过一抹难以掩饰的狂喜。

终于,拿到了突破口!

他引沈青璃入书房密谈。

她颤抖着从怀中取出那封“密信”,递上案几。

药水渐显,字迹浮现——“待太子事发,便可借机夺权”。

萧景渊盯着那行字,久久未语,嘴角却一点点扬起。

“好……真是天助我也。”他低声喃喃,作者“仙吕不讲理499”推荐阅读《病莲铁衣:北境风来知我名》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随即厉声召来心腹幕僚,“拟参劾奏本!即刻呈递御前——镇国公养女冷氏,勾结亡国余孽,图谋不轨,证据确凿!”

他未曾察觉,沈青璃悄然垂下的袖口中,一枚微型铜镜正微微倾斜,将书房角落一幅摊开的绢帛尽数收入其中——

那上面,赫然是伪造的圣旨模板,以及一封尚未封缄的密函,墨迹未干,落款写着“北狄使节”。

铜镜映出的影像,经药水拓于素绢之上,清晰得如同亲见。

那方伪造圣旨的笔迹模仿得几可乱真,连玉玺印泥的色泽都与宫中所用无异;而密函上的字句更是触目惊心——“北狄铁骑己屯兵雁门关外三十里,只待城中举火为号,便可长驱首入”。

落款赫然是“契丹使节阿剌兀”,旁有太子私印压角。

孙九娘将拓本呈上时,冷知楹正倚在窗畔饮药。

她未立刻接过,只是望着庭院中一树凋零的海棠,轻轻吹了吹杯沿。

“沈青璃……倒比我想象中更敢赌。”她低语,声音轻得像一片落叶坠地。

孙九娘垂首:“她若被发现藏镜,便是诛九族的大罪。”

“所以她才哭得那么真。”冷知楹终于接过拓片,指尖缓缓抚过那行“举火为号”,唇角微扬,“萧景渊以为自己布的是死局,却不知他早己成了别人棋盘上的活靶。他想借北狄之手清君侧,殊不知,这一把火,烧的只会是他自己的龙袍。”

窗外风起,卷起半幅纱帘,药香混着冬日枯枝的气息扑面而来。

她闭了闭眼,脑海中浮现出昨夜玉斯珩自北境传来的密信——三字:火候至。

原来,他们都在等这一刻。

三日后,紫宸殿朝会。

天光初破云层,金瓦飞檐染上淡淡晨晖。

百官列班而立,肃穆无声。

谁也没想到,今日最先开口的,竟是那位久居深闺、连走路都要婢女搀扶的镇国公养女。

冷知楹身着素白深衣,外罩墨色披帛,发间无钗环,仅以一根檀木簪束起。

她缓步出列,手中捧着一只青陶骨灰坛,坛身刻有细密铭文,皆是阵亡将士的姓名。

“臣女冷知楹,叩请太后圣裁。”她的声音不大,却如冰泉击石,穿透大殿,“昨日急报传来,北境暴雪封山,黑羽军三百七十二名忠魂遗骸无法归乡。按军中旧例,战死者英灵不得滞留边荒。故斗胆恳请,在京设灵位暂奉英魂,待春雪化时,再护送回籍安葬。”

满殿寂然。

有人暗自冷笑——这病美人又要演哪一出?

不过是些边军尸骨,也值得惊动朝堂?

可当太后望向那坛上密密麻麻的名字,眼中竟泛起泪光。

她曾亲历先帝征北之战,深知每一具未能归乡的尸骨背后,都是一个破碎的家庭。

“准。”太后轻声道,“设灵堂于慈恩寺偏殿,礼部协办,钦天监择吉日祭奠。”

冷知楹谢恩退步,双手稳稳托起骨灰坛,缓步至殿心。

所有人屏息凝神。

她揭开坛盖。

刹那间,一股灰白粉末随风扬起,如雪纷飞。

然而就在接触空气的一瞬,那些灰烬忽然泛起点点幽蓝火星,继而腾跃成万千萤火,袅袅升空,在大殿穹顶之下织成一片星河流转般的奇景。

群臣惊呼。

那不是普通的骨灰——而是掺了磷粉与特制药剂的“魂引灰”,遇风自燃,不伤人,却足以摄人心魄。

每一粒火星,仿佛都承载着一名将士临终前的怒吼与不甘。

老将军裴震抚须颤抖:“此乃……‘烽魂祭’!当年黑羽军破敌之后,只为英烈举行的秘仪!”

有人跪下了,是几位曾在北境服役的老卒出身的文官。

就在这万籁俱寂、天地同悲之际,御史谢言之猛然出列,手捧一卷黄绢,声如洪钟:

“臣有要事启奏!昨夜得匿名密报,附东宫书房密函拓本一份——太子萧景渊,勾结外邦,伪造先帝遗诏,图谋逼宫!证据确凿,请陛下明察!”

哗——

整个大殿炸开了锅。

皇帝猛拍龙椅扶手:“呈上来!”

那拓本被宦官双手奉上。

皇帝只看了一眼,脸色骤变。

身旁的太后更是气得指尖发抖:“这……这是先帝晚年常用的诏书格式!连内廷用纸的纹路都一模一样!他……他竟敢仿造至此!”

萧景渊脸色惨白如纸,猛地站起:“构陷!这是赤裸裸的构陷!谁给你的胆子污蔑储君?!”

“是不是构陷,”谢言之冷冷抬头,“等刑部查抄东宫书房角落暗格里的原件,自然便知。”

冷知楹站在原地,没有看皇帝,也没有看太子,只是微微侧首,目光穿过人群,落在殿角那个低头啜泣的身影上。

沈青璃。

她双肩轻颤,指尖紧紧掐着手帕,泪水顺着脸颊滑落,滴在金砖之上,洇开一小片深色痕迹。

冷知楹静静望着她,唇边浮起一抹极淡的笑。

“有些人啊……”她轻声呢喃,声音几不可闻,“总以为眼泪是用来求饶的。”

“可我的眼泪——从来都是为了割开敌人的喉咙。”

远处钟楼传来三声悠长鸣响,破空而起,似警世,似送别,又似某种新生的序曲,在皇城上空久久回荡。

大雪,悄然落下。

而此刻无人知晓,沈青璃自东宫归来后,己三日未曾踏出房门一步。



    (http://www.220book.com/book/WIR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病莲铁衣:北境风来知我名 http://www.220book.com/book/WIRA/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