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0016章宫外炊烟牵旧梦,殿内烛火映新谋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朱墙玉碎:贝今谋宫录 http://www.220book.com/book/WIW8/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一、市井巷陌尝烟火,故友重逢话旧情

深秋的京城,巷口的糖炒栗子摊冒着热气,甜香裹着冷风,钻进阿鸾的鼻尖。她提着竹篮,站在摊前,看着摊主翻炒栗子的身影,忽然想起在掖庭时,春桃偷偷给她带的烤红薯——也是这样暖烘烘的,能驱散一整夜的寒气。

“阿鸾,在看什么?”苏文轩走过来,手里拿着两串糖葫芦,递了一串给她,“刚买的,还沾着糖霜呢。”阿鸾接过糖葫芦,咬下一颗,酸甜的汁水流进嘴里,眉眼弯了起来:“想起以前在宫里,春桃总给我带吃的,那时候的糖,都没这么甜。”

两人提着东西,往巷子深处走。他们的家在京郊的一个小院里,院子里种着一棵石榴树,是阿鸾亲手栽的,说“像皇后娘娘长乐宫的那棵,看着热闹”。刚走到院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熟悉的声音——是春桃!

阿鸾推开门,见春桃正坐在石凳上,手里拿着个绣帕,见她进来,立刻站起来:“阿鸾!我可算找到你了!”春桃跑过来,抱住阿鸾,眼眶红了,“我上个月出宫办事,特意打听你的住处,今天终于能来看你了。”

苏文轩笑着走进屋,给她们倒了两杯热茶:“你们聊,我去厨房看看炖的汤好了没。”阿鸾拉着春桃坐在石凳上,看着她身上的宫装,问道:“你怎么还穿着宫装?是不是宫里出什么事了?”

春桃喝了口热茶,脸色沉了下来:“皇后娘娘病了,很严重。自从贵妃被关进冷宫后,陛下虽然常去长乐宫,但最近藩王余党在江南作乱,陛下烦心事多,皇后娘娘为了帮陛下分忧,日夜操劳,就病倒了。”

阿鸾手里的茶杯晃了晃,茶水洒在手上,她却浑然不觉:“皇后娘娘怎么会病得这么重?太医怎么说?”春桃摇摇头:“太医说,是忧思过度,得好好休养,可皇后娘娘放不下宫里的事,还是天天处理奏折。我这次来,是想请你回宫里看看她,说不定你去了,她能开心些。”

阿鸾站起身,快步走到屋门口,对苏文轩喊道:“文轩,我要回宫里一趟,皇后娘娘病了!”苏文轩从厨房出来,擦了擦手:“我陪你一起去,宫里不安全,有我在,能护着你。”阿鸾点点头,眼眶红了——她知道,皇后娘娘待她恩重如山,现在娘娘病了,她必须回去。

第二天一早,阿鸾和苏文轩就动身前往皇宫。马车行驶在京城的街道上,阿鸾掀开帘子,看着熟悉的宫墙越来越近,心里既紧张又担忧。她不知道皇后娘娘的病情到底怎么样了,也不知道宫里会不会还有什么阴谋等着她。

到了宫门口,苏文轩拿出皇后娘娘之前给的玉牌,侍卫立刻放行。阿鸾快步走向长乐宫,刚走到院子里,就看见皇后娘娘坐在廊下,脸色苍白如纸,比她想象中还要憔悴。“娘娘!”阿鸾跑过去,跪在地上,眼泪掉了下来,“奴婢来看您了。”

皇后娘娘睁开眼,看见阿鸾,脸上露出一丝笑容:“阿鸾,你来了。快起来,地上凉。”阿鸾站起身,握住皇后娘娘的手,她的手冰凉,像刚从冰水里拿出来一样。“娘娘,您怎么把自己弄成这样?”阿鸾哽咽着说,“您要好好休养,别再操心宫里的事了。”

皇后娘娘笑了笑,拍了拍她的手:“傻孩子,本宫是皇后,宫里的事,本宫不操心谁操心。对了,这位是?”她看向苏文轩,阿鸾连忙介绍:“娘娘,这是苏文轩,苏公公的侄子,也是我的夫君。”苏文轩走上前,行礼道:“草民苏文轩,见过皇后娘娘。”

皇后娘娘点点头,对身边的宫女说:“去给苏公子搬个凳子来。”她看着阿鸾,眼神温柔:“你在宫外过得好吗?苏公子对你好不好?”阿鸾点点头:“好,文轩对我很好,我们的小院里还种了石榴树,像娘娘这里的一样。”

皇后娘娘笑了,咳嗽了两声:“那就好,本宫就放心了。其实,这次让春桃找你回来,除了想看看你,还有一件事要拜托你。”阿鸾立刻说:“娘娘请讲,奴婢一定办好。”

皇后娘娘从袖中拿出一封信,递给阿鸾:“这是本宫写给江南漕运总督的信,让他务必尽快清剿藩王余党,稳定漕运。最近宫里眼线多,本宫的人不好出宫,你和文轩是宫外的人,不容易引起怀疑,就拜托你们把这封信送到漕运总督府。”

阿鸾接过信,紧紧攥在手里:“娘娘放心,奴婢一定送到。”她看着皇后娘娘苍白的脸,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尽快把信送到,让藩王余党早日被清剿,让皇后娘娘能安心休养。

二、驿站夜遇黑衣人,官道险途藏杀机

离开皇宫后,阿鸾和苏文轩立刻动身前往江南。他们乔装成商人,骑着马,沿着官道前行。一路上,秋景萧瑟,树叶凋零,官道上行人稀少,只有偶尔经过的商队,带着货物,匆匆赶路。

这天傍晚,他们来到一个驿站,准备休息一晚,明天再继续赶路。驿站里很热闹,大多是往来的商人,还有几个穿着官服的人,坐在角落里喝酒。阿鸾和苏文轩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点了几个小菜,一壶酒。

刚吃了几口,就听见邻桌的商人在议论:“听说了吗?最近江南不太平,藩王余党到处作乱,连漕运都被搅乱了,好多商队都不敢去江南了。”另一个商人说:“可不是嘛,我听说前两天有个商队,在半路被黑衣人劫了,货物全被抢走了,人也被杀了,惨得很。”

阿鸾和苏文轩对视一眼,心里都明白了——那些黑衣人肯定是藩王余党的人,他们肯定是在找皇后娘娘的信。苏文轩压低声音说:“阿鸾,我们得小心点,说不定那些人就在附近。”阿鸾点点头,把信藏进了贴身的衣袋里,紧紧护住。

吃完饭后,他们来到驿站的房间里。房间很小,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窗户对着后院的竹林。苏文轩检查了一下房间,确认没有问题,才对阿鸾说:“你先休息,我守着,有什么事我叫你。”阿鸾摇摇头:“我们一起守着,轮流休息,这样安全些。”

半夜,阿鸾正睡得迷迷糊糊,忽然听见窗外传来“沙沙”的声音。她立刻醒了过来,推了推苏文轩:“文轩,你听,外面有声音。”苏文轩立刻坐起来,走到窗边,小心翼翼地掀开窗帘一角——后院的竹林里,站着几个黑衣人,手里拿着刀,正朝着他们的房间走来。

“不好,是冲我们来的!”苏文轩立刻拉着阿鸾,走到门后,从行李里拿出两把剑——是出发前苏公公给他们的,说“路上不安全,用得上”。阿鸾握紧剑,手心全是汗,虽然她以前在宫里学过一些防身术,但从来没有真正和人打过架,心里难免有些害怕。

就在这时,房门被一脚踹开。黑衣人冲了进来,挥舞着刀,朝着他们砍来。苏文轩立刻挡在阿鸾身前,挥舞着剑,与黑衣人搏斗起来。他的剑法很厉害,是苏公公教他的,招招致命,几个回合下来,就砍倒了两个黑衣人。

阿鸾也不甘示弱,她躲过一个黑衣人的刀砍,反手一剑刺中了他的肩膀。黑衣人惨叫一声,倒在地上。其他黑衣人见他们不好对付,互相看了一眼,转身想要逃跑。“别让他们跑了!”苏文轩大喊一声,追了上去,阿鸾也紧随其后。

追到后院的竹林里,黑衣人突然分成两路,一路朝着驿站门口跑,一路朝着竹林深处跑。苏文轩对阿鸾说:“你去追门口的,我去追竹林里的,小心点!”阿鸾点点头,朝着驿站门口跑去。

刚跑到门口,就看见一个黑衣人正要骑马逃跑。阿鸾立刻追上去,纵身一跃,跳上了马背,从后面一把抱住黑衣人的腰:“快停下!”黑衣人吓了一跳,想要把她甩下去,阿鸾紧紧抱住他,手里的剑抵在他的脖子上:“再动我就杀了你!”

黑衣人不敢动了,乖乖地停下马。阿鸾看了看他的脸,觉得有些眼熟,忽然想起在宫里见过他——是贵妃身边的侍卫!“你是贵妃的人?”阿鸾厉声问道,“是不是贵妃让你们来抢信的?”

黑衣人脸色一变,想要反抗,却被阿鸾一剑刺中了胳膊。“说!是不是贵妃让你们来的?”阿鸾再次问道。黑衣人疼得浑身发抖,只好点头:“是……是贵妃娘娘让我们来的,她说皇后娘娘写了一封很重要的信,让我们一定要抢到手。”

阿鸾心里一沉,没想到贵妃被关进冷宫后,还这么不安分,居然和藩王余党勾结在一起。她刚要再问,就听见苏文轩的声音:“阿鸾,你没事吧?”阿鸾回头,见苏文轩跑了过来,手里还抓着一个黑衣人。

“文轩,我没事。”阿鸾说,“他们是贵妃的人,是来抢信的。”苏文轩点点头,对两个黑衣人说:“你们要是想活命,就乖乖跟我们走,把贵妃和藩王余党勾结的事说清楚,不然,就别怪我们不客气。”

两个黑衣人连连点头,不敢反抗。阿鸾和苏文轩把他们绑起来,藏在驿站的柴房里,然后回到房间里。阿鸾拿出信,确认信还在,才松了口气。“看来,这封信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重要。”苏文轩说,“我们得尽快赶到江南,把信送到漕运总督府。”

阿鸾点点头:“嗯,我们明天一早就出发,不能再耽误了。”她看着窗外的月光,心里暗暗祈祷,希望接下来的路程能顺利,希望能早日把信送到,让皇后娘娘安心。

三、漕运总督府献策,江南水乡布罗网

几天后,阿鸾和苏文轩终于抵达了江南。江南的秋天,和京城截然不同,到处都是绿油油的稻田,河面上飘着小船,渔民们撒网捕鱼,一派祥和的景象。如果不是知道藩王余党在这里作乱,阿鸾几乎要以为这里是世外桃源了。

他们按照皇后娘娘信上的地址,找到了漕运总督府。总督府很大,门口站着两个侍卫,穿着官服,神情严肃。阿鸾走上前,对侍卫说:“劳烦通报一下,我们是从京城来的,有皇后娘娘的信要交给总督大人。”

侍卫上下打量了他们一番,让他们稍等,然后转身走进府里。不一会儿,侍卫出来,对他们说:“总督大人请你们进去。”阿鸾和苏文轩跟着侍卫,走进府里,来到书房。

漕运总督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穿着官服,坐在椅子上,手里拿着一本奏折。见他们进来,他放下奏折,站起身:“你们就是从京城来的?皇后娘娘的信呢?”阿鸾从衣袋里拿出信,递给他:“总督大人,这是皇后娘娘的信。”

总督接过信,拆开一看,脸色越来越沉。他看完信,对阿鸾和苏文轩说:“皇后娘娘的意思,我明白了。藩王余党在江南作乱,搅乱漕运,确实是心腹大患。只是,这些余党行踪诡秘,我们多次围剿,都没能抓住他们的首领,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阿鸾想了想,说:“总督大人,我们在路上遇到了贵妃的人,他们说贵妃和藩王余党勾结,想要抢夺皇后娘娘的信。我猜,藩王余党的首领,肯定和贵妃有联系,我们可以从贵妃的人入手,找出他们的藏身之处。”

苏文轩也说:“而且,我们还抓了两个贵妃的人,他们知道一些贵妃和藩王余党勾结的事,或许能从他们嘴里问出些有用的信息。”总督点点头:“好,那你们把那两个人带过来,我亲自审问。”

阿鸾和苏文轩立刻让人把藏在驿站柴房里的两个黑衣人带了过来。总督坐在堂上,审问他们:“说,贵妃和藩王余党是怎么勾结的?藩王余党的首领是谁?藏在哪里?”

两个黑衣人一开始还想狡辩,但在总督的严刑逼供下,终于说了实话:“贵妃娘娘和藩王余党的首领李修远是旧识,他们早就勾结在一起了。李修远现在藏在苏州城外的一座破庙里,身边有很多手下,还囤了很多粮食和兵器,准备伺机谋反。”

总督脸色一沉,对身边的副将说:“立刻集合兵马,随我去苏州城外的破庙,围剿李修远!”副将应道:“是,大人!”他转身走出堂外,去集合兵马。

阿鸾对总督说:“总督大人,我们也跟你们一起去。我们认识李修远的样子,说不定能帮上忙。”总督点点头:“好,那你们就跟在我身边,小心点。”

一行人很快就来到了苏州城外的破庙。破庙很破旧,门口杂草丛生,看起来像是很久没有人住了。总督让人悄悄包围了破庙,然后对里面喊道:“李修远,你己经被包围了,快出来投降吧!”

过了一会儿,破庙的门打开了,李修远拿着一把剑,走了出来,身边还跟着十几个手下。“漕运总督,你居然找到这里来了,看来是有人出卖了我。”李修远冷笑着说,“不过,想要抓我,没那么容易!”

他挥手让手下冲上来,总督也下令:“杀!”双方立刻展开了激烈的搏斗。阿鸾和苏文轩跟在总督身边,挥舞着剑,与敌人搏斗。阿鸾虽然是女子,但剑法很准,几个回合下来,就砍倒了两个敌人。

李修远见势不妙,想要逃跑,却被苏文轩拦住。“想跑?没那么容易!”苏文轩大喊一声,挥舞着剑,朝着李修远刺去。李修远只好应战,两人你来我往,打得不可开交。

阿鸾见状,也冲了上去,从侧面攻击李修远。李修远腹背受敌,渐渐落入了下风。苏文轩趁机一剑刺中了他的大腿,李修远惨叫一声,倒在地上。总督让人把他绑起来,带回总督府。

剩下的敌人见首领被擒,顿时没了斗志,纷纷扔下武器投降。总督让人把投降的人押下去,然后对阿鸾和苏文轩说:“这次多亏了你们,不然我们还抓不到李修远。皇后娘娘有你们这样的手下,真是她的福气。”

阿鸾笑了笑:“总督大人过奖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只要能清剿藩王余党,稳定漕运,我们做什么都愿意。”她看着远处的江南水乡,心里松了口气——终于完成了皇后娘娘的托付,接下来,就等着好消息传回宫里,让皇后娘娘安心休养了。

西、宫墙捷报传安康,市井炊烟续温情

江南的捷报传到皇宫时,皇后娘娘正在长乐宫的廊下晒太阳。秋阳温暖,洒在她身上,像给她镀了一层金。宫女拿着捷报,快步走过来,笑着说:“娘娘,好消息!漕运总督大人传来捷报,说己经抓住了藩王余党的首领李修远,清剿了所有余党,漕运也恢复正常了!”

皇后娘娘接过捷报,看着上面的字,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她咳嗽了两声,对身边的宫女说:“快,把这个消息告诉陛下,让他也高兴高兴。另外,再派人去江南,给阿鸾和苏文轩送些赏赐,感谢他们为朝廷立了大功。”

宫女应道:“是,娘娘。”她转身要走,却被皇后娘娘叫住:“等等,再给阿鸾带句话,说本宫很想她,让她有空回宫里看看。”宫女点点头,快步走出院子。

皇后娘娘靠在椅背上,看着满院的菊花,心里充满了欣慰。她知道,只要藩王余党被清剿,漕运恢复正常,百姓们就能安居乐业,陛下也能少些烦心事,她也能安心休养了。

几天后,阿鸾和苏文轩收到了皇后娘娘的赏赐——一箱金银珠宝,还有一件绣着并蒂莲的锦袍。阿鸾拿着锦袍,眼泪掉了下来,这锦袍的纹样,和她在宫里时皇后娘娘给她的那件一模一样,是皇后娘娘亲手绣的。

“阿鸾,你怎么了?”苏文轩走过来,抱住她,“是不是想家了?我们回京城吧,看看皇后娘娘,也看看春桃。”阿鸾点点头:“嗯,我们回京城。我想皇后娘娘了,也想春桃了。”

他们收拾好东西,踏上了回京城的路。一路上,漕运畅通,商队往来不绝,百姓们脸上都带着笑容,和他们来的时候截然不同。阿鸾知道,这一切是无数人努力的结果,而她,也有幸参与其中,这就足够了。

回到京城后,阿鸾和苏文轩第一时间就去了皇宫。长乐宫里,皇后娘娘的气色好了很多,正坐在窗边绣着帕子。见他们进来,皇后娘娘放下针线,笑着说:“你们回来了,快过来让本宫看看。”

阿鸾走到皇后娘娘身边,握住她的手:“娘娘,您的气色好多了,奴婢就放心了。”皇后娘娘拍了拍她的手:“都是托你们的福,漕运安稳了,本宫的心病也好了。”她看向苏文轩,“苏公子,这次多亏了你,本宫要赏你个官职,让你留在京城,也好和阿鸾团聚。”

苏文轩连忙推辞:“娘娘,草民只想和阿鸾过安稳日子,官职就不用了。”皇后娘娘笑了笑:“也好,那本宫就不勉强你了。你们的小院要是住得不舒服,本宫再给你们换个大些的院子。”

阿鸾摇摇头:“不用了,娘娘,我们的小院很好,有石榴树,还有我们亲手种的菜,很热闹。”皇后娘娘点点头:“那就好,只要你们过得开心,本宫就放心了。”

这时,春桃端着水果走进来,见他们都在,高兴地说:“阿鸾,苏公子,你们回来了!我给你们留了宫里的桂花糕,可甜了。”她把水果放在桌上,拉着阿鸾的手,“快尝尝,这是御膳房新做的,和以前的味道不一样。”

阿鸾拿起一块桂花糕,咬了一口,甜丝丝的味道在嘴里蔓延开来,和她在宫外吃的桂花糕不一样,多了一丝熟悉的宫味。她看着眼前的皇后娘娘、春桃和苏文轩,心里充满了温暖——不管是在宫里,还是在宫外,只要身边有这些人,就是最幸福的事。

从皇宫出来后,阿鸾和苏文轩回到了他们的小院。院子里的石榴树己经结满了果实,红彤彤的,像一个个小灯笼。阿鸾摘下一个石榴,剥开皮,里面的籽晶莹剔透,甜得让人心里发暖。

苏文轩从屋里拿出一张纸,递给阿鸾:“这是我画的,我们小院的样子,等以后我们老了,就坐在院子里,看着石榴树,回忆今天的事。”阿鸾接过纸,上面画着小院的篱笆、石榴树,还有她和苏文轩坐在石凳上的样子,画得栩栩如生。

她靠在苏文轩的肩上,看着纸上的画,笑着说:“好,等我们老了,就一起坐在院子里,吃着桂花糕,看着石榴树,给我们的孩子讲宫里的故事,讲江南的故事。”苏文轩紧紧抱住她,轻声说:“嗯,一定会的。”

而此时的皇宫里,皇后娘娘正和陛下坐在御花园的亭子里,看着满院的菊花。陛下握住皇后娘娘的手,笑着说:“如今藩王余党被清剿,漕运恢复,百姓安居乐业,这都是你的功劳。”皇后娘娘笑了笑:“这不是臣妾一个人的功劳,是阿鸾、苏文轩、漕运总督他们,还有宫里宫外所有为了安稳付出努力的人。”

她看向远处的宫墙,仿佛看到了阿鸾和苏文轩在小院里幸福生活的样子,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御花园里的菊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在祝福着宫里宫外的人们,永远平安、幸福,永远被这人间的烟火气温暖着。

朱墙玉碎:贝今谋宫录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朱墙玉碎:贝今谋宫录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WIW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朱墙玉碎:贝今谋宫录 http://www.220book.com/book/WIW8/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