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想象一个现代公司的管理场景:
某个部门有个臭名昭著的“问题员工”,他业绩差劲、人品堪忧,整天惹是生非,但靠着钻法律空子和撒泼耍横,让管理层束手无策。突然有一天,这位员工与新来的部门骨干发生冲突,被后者“正当防卫”过度打伤住院。总经理表面上严肃处理了打人员工,私下里却给人事部使眼色:“总算有人做了我们一首想做但不敢做的事。”
这就是杨志杀人后,开封府衙内发生的真实戏码。
一场心照不宣的审判
当杨志“押着刀,便走向开封府来”时,他以为等待自己的是法律的严惩。但他不知道,他递给开封府的不仅是一桩命案,更是一个“解决方案”。
让我们还原这场颇具黑色幽默的审判现场:
原告方:牛二的尸体(实际上无人真正为他主张权利)
被告方:杨志(主动投案,供认不讳)
法官:开封府尹(内心OS:终于有人收拾这个祸害了)
陪审团:满街坊的百姓(齐声为凶手求情)
这场面颇具魔幻现实主义色彩:杀人者镇定自若,围观者欢欣鼓舞,法官如释重负。就像公司里最讨人厌的员工被开除时,全部门都在暗中庆祝,连HR都忍不住嘴角上扬。
府尹的审问过程堪称官场智慧的典范:
1. 取保候审:“把杨志寄了监,候勒明白,拟罪施行”
2. 走访调查:“唤当该仵作行人,着邻佑等,对尸首反复检验”
3. 舆论造势:“满城人尽说杨志是个好男子,为民除害”
这套流程看似按章办事,实则处处留有余地。就像现代司法中的“取保候审”“社会调查”,给后续的从轻发判埋下了伏笔。
完美受害者的诞生
牛二死后,完成了他人生中最有价值的转变——从一个令人头疼的麻烦制造者,变成了一个“完美的受害者”。所谓完美,不是指他无辜,而是指他的死亡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街坊邻居的证词堪称一场集体控诉大会:
“这牛二专在街上撒泼行凶,连害几头官司,开封府也治他不下。”
翻译成现代语言就是:
这人是个职业碰瓷户
警察都拿他没办法
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个错误
更妙的是,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恶水浒2 所有人都众口一词地强调杨志的不得己:
“杨志一时怒发,为民除害,今来首告,望相公明鉴。”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我们都需要这个人消失,现在有人替天行道了,您就顺水推舟吧。
系统的默契
开封府的处理方式,暴露了古代司法体系的一个潜规则:当法律无法解决的麻烦被“法外手段”解决时,系统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就像今天的某些情况:
长期扰民的恶邻被忍无可忍的住户打伤,警方调解时都会暗示“打人不对,但情有可原”
职场霸凌的上司被下属实名举报,公司顺势将其调离岗位
网络喷子被人肉搜索,平台管理方默许舆论的审判
府尹的判决书堪称古代版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杨志事出有因,斗殴杀伤,误伤人命”,
“准法:诸斗殴杀人者,不问手足、他物、金刃,并绞。故杀人者,斩”,
“既系自首,免其罪责,量情决罚”。
最终判决:二十脊杖,刺配北京大名府。
这个结果意味深长:
形式上维护了法律尊严(该打的打,该刺的刺)
实质上达成了各方满意(除了牛二,但没人在意)
顺便解决了另一个问题(大名府多了个可用之才)
现代启示录
这个结局给今天的我们什么启示?
首先,它揭示了任何一个成熟系统都存在的“自我净化”机制。当正常渠道无法排除毒素时,系统会默许甚至鼓励一些“非正常”的排毒方式。就像人体免疫系统,在常规免疫失效时,会通过发烧等极端方式来消灭病毒。
其次,它说明了“程序正义”与“结果正义”之间的永恒矛盾。从程序上看,杨志故意杀人证据确凿;从结果看,他确实为社会清除了一个毒瘤。开封府的选择,实际上是在两者之间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点。
最重要的是,它提醒所有“体面人”:系统可能会在你打破规则时给予宽容,但这绝不是你可以依赖的常态。杨志的幸运在于他遇到的是牛二,如果换个对象,结局可能完全不同。
那么,这个带着枷锁前往大名府的“戴罪之身”,将如何开启他人生新篇章?这次经历给他的性格带来了怎样的改变?一切都要从那个充满象征意义的“刺配”说起。
(http://www.220book.com/book/WJ2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