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这个场景:
你正在参加一场看似寻常的商务饭局。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一位不太熟悉的合作伙伴,带着他楚楚可怜的家人来到你面前。对方声泪俱下地讲述着家庭变故、生计无着,全桌人都投来同情又略带压力的目光。此时,你,一个在圈内素有“及时雨”美名的成功人士,当如何自处?
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还是在一片“X总仗义!”的赞叹声中,大手一挥,签下一张足以改变对方命运的支票?
我们大多数人都曾在这样的饭局上,扮演过或目睹过类似的戏码。它可能无关金钱,而是一次关键的人情、一个宝贵的职位,或是一份超额的承诺。那一刻,你感觉自己像个天使投资人,用一点资源,点亮别人的暗淡人生。
然而,命运的齿轮,往往就在这推杯换盏间开始悄然转动。你永远不知道,这顿饭播下的,是一颗善意的种子,还是一颗最终会炸毁自己人生的雷。
今天我们要讲的,正是北宋山东郓城县一位顶级“投资人”——“及时雨”宋江先生,在一次饭局上,如何因为一次看似微不足道的“天使轮投资”,最终导致项目崩盘、创始人“社死”并被迫转型的惨痛案例。
话说宋江宋押司,在郓城县那可是个风云人物。他不是官职最大的,但绝对是江湖上最闪亮的那块金字招牌。他的核心资产不是财富,而是人设——“及时雨”。意思是,谁遇到难处,他就像老天爷下的那场救命甘霖一样,精准“灌溉”,绝不吝啬。
这天,命运的饭局来了。一个叫阎婆的老太太,带着她如花似玉的女儿阎婆惜,从京城流落到郓城,投亲不着,老公又病死了,连棺材板都买不起,真正是走投无路。这场景,搁现在就是一家初创公司,创始人突然没了,留下一个濒临破产的烂摊子和一个除了颜值一无所有的“花瓶”CEO,正在绝望地寻找接盘侠。
媒婆王氏精准地为他们匹配了当地最优质的“投资人”——宋江。
饭局的具体细节施耐庵没写,但我们完全可以想象:老太太哭天抢地,小姑娘梨花带雨,周围人纷纷帮腔:“宋押司,这等积德行善的好事,可就看您的了!”
宋江同志,在“及时雨”这个人设的驱动下,展现了他一贯的“投资人”风范。他甚至没有做尽职调查,没有评估这家“初创公司”(阎婆惜)的核心竞争力(除了美貌)和潜在风险(比如,是否具备良好的情绪管理和道德品质),就完成了“投资决策”:
给出“启动资金”:一具棺材,十两银子,风风光光发送了阎公。这是种子轮投资。
进行“A轮融资”:见阎婆惜有几分颜色,又被阎婆再三推销,便出了笔钱,给母女俩安排了“精装修住房”乌龙院,并定期提供生活费。至此,他完成了对阎婆惜的 “全面收购”——她成了他的“外室”,一个没有正式名分的小三。
在宋江看来,这笔投资合情合理。我,出资方,解决了你们母女生死存亡的危机,提供了住房和稳定的现金流。你,被投资方,提供情绪价值和陪伴服务,让我面子上有光,里子上舒坦。这是一场清晰的、心照不宣的社会资源交换。
他或许觉得自己做了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花点小钱,买断一个美女的青春,还落得个仗义疏财的好名声。但他万万没想到,他投资的这个“项目”,不仅毫无“用户忠诚度”可言,未来还会产生致命的“系统bug”,并最终引燃一场无法扑灭的“舆论大火”,让他从人人敬仰的“宋押司”,一夜之间沦为全网追杀的“杀人犯”。
回看我们自己的生活,这种“宋江式投资”何尝少见?
职场中,你提携一位后辈,给了他关键的机会,内心是否也隐隐期待他未来的绝对忠诚与感恩戴德?一旦他日后“翅膀硬了”另谋高就,你是否会生出“忘恩负义”的怨怼?
亲密关系里,你是否也曾扮演“拯救者”,以为用物质和付出就能换来对方的真心爱慕与不离不弃?当关系失衡,对方开始索取更多或移情别恋时,那句“当初要不是我……”是否就成了最伤人也最苍白的控诉?
宋江的悲剧,从这顿饭开始,就埋下了一个最关键的伏笔:他混淆了“恩情”与“感情”的界限,用商业投资的逻辑去运营一段亲密关系,却要求对方用真情实感来回馈。 这,是所有后来悲剧的源代码。
这顿改变命运的饭,宋江吃得慷慨激昂,却不知,命运的账单,正在不远处等着他,利滚利,足以让他用一生来偿还。
(http://www.220book.com/book/WJ2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