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先玩一个心理测试。
假如你是一位资深项目经理,手握巨额预算,人脉通达。公司新来一位技术总监,能力超群但性格耿首。在一次关键项目中,你为了赶进度,绕过了一个他制定的、你认为“无关紧要”的流程。他当面指出问题,态度强硬。此时,你会:
A. 立刻道歉,严格按照他的流程返工。
B. 请他吃饭,送他最新款耳机,希望“交个朋友,行个方便”。
C. 找大老板说情,强调你的方式“对公司更有利”。
如果你的第一反应是B或C,恭喜你,你和西门庆大官人用的是同款“认知滤镜”。
当武松这个“变量”闯入西门庆的帝国时,一场史诗级的认知失调就此上演。西门庆那副由成功经验打造的“金钱牌”VR眼镜,让他对近在眼前的危险视而不见,甚至产生了致命的误判。
第一层滤镜:选择性接收——只看见能印证自己的信息
武松的出现,最初在西门庆的系统里确实引发了短暂警报。得知武大郎的弟弟就是“景阳冈上打虎的武都头”时,西门庆的原始反应是“却似提在冰窖子里”,脱口而出“怎地却才理会?”
这是生物本能的风险预警。但很快,他的“滤镜”开始自动调焦。王婆,这位资深“西门庆系统兼容员”,给出了标准解决方案:“有什么难处,我自有话说。”而她的底气,正是来自于对西门庆那套规则的深刻理解——无非是“暗钱”与“明权”的结合。
于是,西门庆的认知滤镜迅速过滤掉了“武松是打虎英雄”和“武松是都头”这些危险信号,只牢牢抓住了“此事可以用钱权摆平”这个熟悉选项。他的大脑完成了一次完美的自我欺骗:危险的不是武松本人,而是处理此事的方法。只要方法得当,武松也不过是另一个可以量化的“成本”。
第二层滤镜:路径依赖——用过去的成功地图,导航未知的雷区
西门庆的职业生涯,就是一部用银子和关系攻克难题的成功史。这套方法论在阳谷县几乎无往不利:用钱收买郓哥,用势压住何九叔,用关系搞定知县。每一次成功,都像在强化他大脑中的神经回路,让他坚信这是世界的唯一真理。
心理学上把这叫做路径依赖——当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及未来可能的选择。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
西门庆就深陷在这种路径依赖中。面对武松这个新问题,他下意识地翻出那张泛黄的“阳谷县通关地图”,在上面急切地寻找着“武松”这个坐标点。他以为这只是一个需要更多银两、动用更硬关系的“高级副本”。他完全想象不到,武松所在的地图,和他手里的这张,根本就不是同一个世界。
第三层滤镜:侥幸心理——那个“万一”的赌徒幻觉
即便在事情逐渐失控时,西门庆的滤镜依然在顽强工作。当武松搜集人证物证时,他安慰自己:“知县相公都打点好了,不怕。”当武松在灵前设置公堂时,他或许还在想:“不过是走个过场,泄泄愤。”
这种侥幸心理,是所有赌徒最终输掉裤子的根本原因。它让人无限放大对自己有利的可能性,同时无限缩小不利的可能。在他的算计里,武松理智上应该会选择接受现实,拿着(或许他根本没打算给的)补偿,继续当他的都头。毕竟,为了一个己经死去的哥哥,赌上自己的前程和性命,“这买卖不划算”。
他用自己的价值观,去丈量武松的尊严;用自己的算计,去评估武松的悲愤。这就像用温度计去测量音量,工具本身就是错的。
照进现实:我们都有滤镜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戴着属于自己的“认知滤镜”。
一个靠溜须拍马升职的领导,会认为所有下属的忠诚都是可以收买的。
一个靠流量爆红的网红,会相信所有问题都能用新一轮炒作解决。
一个习惯了“抄近道”的学生,会认为认真读书的人都是“傻子”。
我们总是习惯于用自己的认知模式去解读世界,把复杂的人和事,强行塞进自己理解的框架里。
西门庆的悲剧在于,他的滤镜太厚、太坚固,以至于当武松己经提着刀,走上狮子楼的楼梯时,他可能还在脑海里飞速计算着:这次,该出多少价码才合适?
他永远也不会明白,有些东西,从不在交易清单上。比如兄长的尊严,比如生死的界限,比如一个秩序维护者,在被逼到绝路后,那冰冷而纯粹的杀意。
在下一章,我们将看到,当武松放下最后的希望,开始用西门庆永远听不懂的语言,写下最终规则时,这场致命的误判,将如何迎来它血色的结局。
恶水浒2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恶水浒2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WJ2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