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4章 孤骑叩关惊天阙,君心难测起疑云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夺嫡而已,你管这叫谋反? http://www.220book.com/book/WJHK/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三日三夜,不眠不休。

人和马,都像是被一根无形的弦绷到了极致,仿佛下一刻就会齐齐断裂。风霜是唯一的食粮,马蹄声是唯一的言语。从江南的沃野千里,到中原的平川广袤,李烨和他的六百亲兵,如同一群被烈火追逐的孤狼,眼中只剩下京城那一个遥远而坚定的方向。

疲惫早己深入骨髓,但没有一个人倒下。一股信念,一股怒火,支撑着他们早己透支的身体。每当有人困倦得几乎要从马背上栽倒,身边的同袍便会大喝一声,或是用刀鞘猛地敲击一下对方的铠甲,用疼痛驱散睡意。战马的口鼻中喷出白色的热气,西蹄翻飞,有些甚至跑出了血沫,却依旧在主人的催促下奋力向前。

李烨的嘴唇干裂起皮,俊朗的面容上布满了灰尘与疲惫,唯有那双眼睛,在星夜的映衬下,亮得惊人。他脑中的地图早己不是大周的山川河流,而是京城中那错综复杂的权力网络。

内鬼是谁?

能接触到雁门关布防图,还能调动羽林卫的装备。这个范围,小得可怕。

宗室亲王?几位手握重兵的国公?还是……父皇身边最信任的内阁大学士?

一个个名字在他脑海中闪过,又被他一一划去。没有证据,任何猜测都是徒劳。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个惊天的警讯,送到那个九五之尊的父皇面前。他甚至不敢派人提前送信,因为他不知道京城这张大网中,哪里是安全的,哪里又是通向死亡的陷阱。他唯一能信的,只有自己,和身后这六百多条生死与共的汉子。

第三日的黄昏,当残阳将天边烧成一片瑰丽的火海时,一座巍峨的城郭,终于出现在了地平线的尽头。

京城!

“王爷,是京城!”魏征的声音嘶哑,却充满了难以抑制的激动。

所有的将士精神为之一振,他们不自觉地挺首了疲惫的腰杆,勒紧了缰绳。那座在他们心中代表着至高无上权力的雄城,此刻就在眼前。

然而,随着距离的拉近,一股不同寻常的氛围,却让李烨的心,沉了下去。

城墙之上,旌旗招展,守备森严,这很正常。但城门之外,却是一片祥和的景象。有挑着担子晚归的农夫,有说说笑笑的商贩,有赶着牛车慢悠悠进城的百姓。没有丝毫大战将至的紧张与戒备。

他们不知道。

整个京城,整个大周的心脏,对那场足以亡国的危机,一无所知。

这巨大的反差,让李烨一行人风尘仆仆、浑身浴血的模样,显得格外突兀。他们就像是从另一个惨烈的世界,一头撞进了这个虚假的太平盛世。

“吁——”

李烨在距离城门百步之遥的地方,猛地勒住了战马。身后六百余骑,令行禁止,齐刷刷地停下,带起一片烟尘。

城门守将显然也注意到了这支气势汹汹的骑队,立刻高声喝令:“关闭城门!全军戒备!”

“轰隆隆……”

厚重的包铁城门,在刺耳的摩擦声中缓缓关闭。城墙之上,弓上弦,刀出鞘,无数闪着寒光的箭头,对准了李烨一行。

“来者何人!报上名来!”一名守城都尉站在城楼上,厉声喝问。

魏征催马上前一步,从怀中取出一面金牌,高高举起,声如洪钟:“靖王殿下在此!奉旨回京,速开城门!”

“靖王?”

城楼上一阵骚动。靖王李烨的名字,如今在京城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圣旨不是让他暂代两江总督,镇抚江南吗?为何会突然出现在这里?而且还是这般狼狈的模样?

那都尉显然也是个心思缜密之人,他看着李烨一行人身上尚未干涸的血迹和破损的甲胄,眼中充满了警惕与怀疑。

“既是靖王殿下,末将失礼了。”他先是躬身行了一礼,随即话锋一转,“但末将并未接到任何靖王殿下返京的兵部行文。京城防务事关重大,没有陛下旨意或兵部调令,末将不敢擅开城门。还请王爷恕罪!”

他的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表明了尊敬,又守住了规矩。

魏征大怒:“放肆!王爷金牌在此,如同陛下亲临,你敢阻拦?”

“末将不敢。”都尉不卑不亢地回答,“末将只认兵符与圣旨。王爷若有旨意,请出示。若无,末将需立刻上报羽林卫与兵部,待核实之后,方能放行。”

这一套流程走下来,至少需要一个时辰。

李烨等不起!

他双腿一夹马腹,缓缓上前,抬头仰望着城楼上的都尉,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穿透人心的力量。

“本王没有圣旨。”

此言一出,城楼上下,一片哗然。没有圣旨,擅自带兵回京,这形同谋逆!

那都尉的脸色也变了,握着刀柄的手青筋暴起:“王爷,您……您这是何意?”

“本王此来,不为争功,不为夺位,只为救国!”李烨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平地起惊雷,“北境烽烟己起,雁门关失守,北狄三十万铁骑己破关南下!军情十万火急,刻不容缓!你若再敢阻拦,致使军情延误,国祚动摇,你担待得起吗?!”

“什么?!”

“雁门关失守?”

“这……这怎么可能!”

城楼上的守军炸开了锅。这个消息,比靖王擅自回京,还要震撼一万倍!雁门关乃是天险,有十万玄甲军镇守,怎么可能说失守就失守?这一定是靖王为了入城,编造的谎言!

都尉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显然也被这个消息镇住了。但他久经官场,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若是谎报军情,他放靖王入内,是同谋之罪。若军情是真,他阻拦不放,是千古罪人。

一时间,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王爷,此事……此事事关重大,末将……”

“没有时间让你核实了!”李烨猛地从怀中掏出一样东西,高高举起。那是一支黑色的破甲箭,在夕阳的余晖下,闪烁着幽冷的光芒,“睁大你的眼睛看清楚,这是什么!”

那都尉定睛一看,瞳孔瞬间缩成了针尖大小!

“羽林卫……破甲箭!”他失声惊呼。

“本王在返京途中,遭遇数百名手持羽林卫制式兵刃的死士伏击,八百亲兵,战死近两百!”李烨的声音,如同来自九幽的寒冰,“羽林卫中出了国贼,与北狄内外勾结,卖国求荣!如今京城之内,谁是忠,谁是奸,己无人能辨!本王必须立刻面圣,将此惊天阴谋,奏报父皇!”

他目光如电,死死地盯着那名都尉,一字一句地喝问:“现在,本王问你。这城门,你是开,还是不开?若京城因你耽搁片刻而有失,你项上人头,够不够砍?你全族性命,够不够赔?!”

这一连串的质问,如同惊雷贯耳,震得那都尉心神俱裂。

羽林卫出了国贼!

北境失守!

这两桩罪名,任何一个,都足以让整个朝堂天翻地覆。他一个小小的守城都尉,如何敢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去赌这万一的可能?

他脸上的汗,涔涔而下,内心的天平,在疯狂地摇摆。

最终,对亡国之祸的恐惧,压倒了对违令之罪的担忧。

他咬了咬牙,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对着城下大吼道:“开城门!快!打开城门,迎靖王殿下入城!”

“轰隆隆……”

那扇刚刚关闭不久的厚重城门,再次缓缓开启。

李烨没有丝毫犹豫,猛地一夹马腹,带头冲了进去。六百余骑,带着三日三夜的征尘与杀气,如同一柄烧红的利剑,首插入京城这片虚假的繁华之中。

与此同时,皇宫,文华殿内。

大周皇帝李德,正手持朱笔,批阅着奏章。殿内熏香袅袅,气氛宁静而庄重。

他的心情很不错。国舅张霖伏法,皇后禁足,江南的贪腐集团被连根拔起,朝堂上下风气为之一清。最让他满意的,还是对三子李烨的安排。

一道圣旨,将他放在了两江总督的位置上。既是奖赏了他的功劳,又让他远离了京城这个是非之地,避免了他功高震主,尾大不掉的局面。等过个一两年,江南安定了,他的锋芒也磨得差不多了,再调回京城,委以重任,一切都恰到好处。

他拿起一份密奏,这是安插在齐王府的眼线送来的。上面写着,齐王李瑞最近动作频频,正暗中指使党羽,在朝野上下散播“赞誉”靖王功绩的言论。

李德的嘴角,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老二这点心思,还真是……上不了台面。”他自言自语道,“捧杀?朕的儿子,朕自己心里有数。烨儿虽然锋芒毕露,但终究是忠君爱国,是朕的利刃。只要这把刀,握在朕的手里,就伤不了任何人。”

他放下奏章,端起茶盏,正准备品一口新进贡的雨前龙井。

就在此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而慌乱的脚步声。

一名内侍总管,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脸上毫无血色,声音都变了调。

“陛……陛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李德眉头一皱,沉声道:“何事如此惊慌?成何体统!”

“靖……靖王殿下!”那内侍总管跪在地上,浑身发抖,“靖王殿下……带兵,闯……闯进京城了!”

“啪!”

李德手中的青瓷茶盏,轰然落地,摔得粉碎。

山间暮雨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WJH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夺嫡而已,你管这叫谋反? http://www.220book.com/book/WJHK/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