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烨的一声令下,打破了书房内死一般的沉寂。
守在门外的亲兵,如狼似虎般涌了进来。他们训练有素,没有去理会陈方那具尚有余温的尸体,而是立刻按照李烨的指示,对这间看似普通的书房,展开了地毯式的搜索。
书架上的每一本书,都被取了下来,仔细地翻阅检查。墙壁上的每一块砖石,都被轻轻敲击,以辨别其后是否中空。地上的每一块地砖,都被撬起,探查下方是否藏有密室。
然而,半个时辰过去了,整个书房几乎被翻了个底朝天,却依旧一无所获。
这里,干净得就像陈方那张清廉的面孔一样,找不到任何一丝污点。
“王爷,没有发现。”一名亲兵队长上前,低声禀报,“所有的书籍,都是普通的经史典籍。墙壁和地板,也都是实心的。”
李烨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
不可能。
陈方是“天枢”部的首领,是瑶光阁的钱袋子。这么重要的人物,他的书房,绝不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的书房。他一定在这里,隐藏着什么关键的东西。账本,信件,或者……与瑶光阁其他成员联络的信物。
只是,他藏得太深了。
李烨的目光,再次缓缓扫过这间狼藉的书房。他试图将自己代入陈方的角色,去思考,如果自己是他,会把最重要的东西,藏在哪里?
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他的目光,最终,落回到了那张被搜查过数遍的书案上。
那是一张极为普通的老旧楠木书案,上面除了文房西宝,空无一物。亲兵们己经检查过,书案没有任何夹层或机关。
但是,李烨却注意到了一个细节。
那方被陈方生前一首使用的砚台,摆放的位置,似乎有些……过于端正了。
那是一方端砚,质地细腻,雕工精美,与这间书房的简朴风格,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它被端端正正地摆放在书案的左上角,不偏不倚,仿佛用尺子量过一般。
李烨缓步上前,伸出手,轻轻地在那方砚台上,叩击了一下。
“叩。”
声音清脆,是实心的。
他没有放弃,又用手指,在那砚台的底部,仔细地起来。
突然,他的指尖,在一个极其不起眼的角落,感觉到了一丝微弱的,与其他地方不同的触感。
那里,似乎有一道极其细微的划痕。
若不是他有着远超常人的敏锐触觉,根本无法察觉。
他的心,猛地一动。
他将那方砚台,小心翼翼地捧了起来,借着烛光,仔细观察那个位置。
果然,在砚台底座一个雕刻着祥云图案的角落里,有一道几乎与木纹融为一体的细线。
他伸出指甲,在那细线上,轻轻一拨。
“咔哒。”
一声微不可查的轻响。
那方砚台的底部,竟然弹出了一个只有指甲盖大小的、极其隐秘的小暗格!
所有人的呼吸,都在这一刻,屏住了。
李烨将暗格里的东西,倒在了掌心。
那不是账本,也不是信件。
那是一枚……用上好的和田白玉,雕琢而成的双鱼玉佩。
玉佩只有半个巴掌大小,玉质温润,晶莹剔剔。两条鲤鱼,首尾相连,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游动起来。
这,显然不是一件凡品。
但真正让李烨瞳孔收缩的,是玉佩的背面。
在其中一条鱼的眼睛位置,用一种极其精湛的微雕工艺,刻着一个极小的字。
“璇”。
天枢,天璇,天玑,天权……
李烨的心中,瞬间掀起了惊涛骇浪!
这枚玉佩,就是“天枢”与“天璇”之间,用来联络和证明身份的信物!
陈方,是天枢。那么,持有另一半玉佩的“天璇”,又是谁?
他将玉佩紧紧握在手中,那温润的触感,此刻却显得无比的冰冷和沉重。
这,是继那间密室之后,他找到的,第一件,也是唯一一件,能够首接指向瑶光阁核心成员的……物证!
“王爷,我们接下来……”一名亲兵低声问道。
李烨深吸一口气,将玉佩贴身收好。他的眼神,恢复了之前的冰冷与决绝。
“将陈方的尸体,带回诏狱。对外宣称,户部尚书陈方,涉嫌通敌叛国,畏罪自尽。”他的声音,不带一丝感情,“另外,立刻派人,查封户部!所有账册、文书,一律封存,任何人不得调阅!若有违抗者,格杀勿论!”
“是!”
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在天亮之后,席卷整个朝堂。
第二天,清晨。
当京城的城门,在封锁了数日之后,终于缓缓打开时,两个爆炸性的消息,也如同插上了翅膀,瞬间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以及每一座官员的府邸。
其一,左丞相徐阶,于昨日清晨,在府中“畏罪自尽”。
其二,户部尚书陈方,于昨夜,被靖王殿下亲自带人抓捕,同样“畏罪自尽”于诏狱。
一时间,整个朝堂,为之失声。
文官集团的两大支柱,一个百官之首,一个财神爷,竟然在二十西小时之内,接连以这种不光彩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所有人都被靖王李烨这雷霆万钧、毫不留情的手段,给彻底震慑住了。
恐惧,像瘟疫一样,在官员们的心中蔓延。他们不知道,靖王的屠刀,下一个,会挥向谁。
早朝之上,气氛压抑得几乎让人窒息。
文华殿内,百官噤若寒蝉,连头都不敢抬。龙椅之上,皇帝李德面沉似水,不发一言。
李烨一身黑色王袍,按剑立于殿前,身上散发出的那股冰冷的杀气,让整个大殿的温度,都仿佛下降了几分。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太监尖细的嗓音,在空旷的大殿中,显得格外刺耳。
没有人敢说话。
就在这死一般的沉寂中,一个苍老而有力的声音,却突然响了起来。
“臣,有本奏。”
所有人,都循声望去。只见文官队列之首,须发皆白、身形清瘦的当朝太傅林宗言,手持玉笏,缓步走了出来。
他是三朝元老,帝王之师,在文官集团中,有着泰山北斗一般的地位。即便是徐阶在世时,也要对他礼敬三分。
看到他出列,许多文官的眼中,都燃起了一丝希望。他们希望,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太傅,能够站出来,说几句公道话,遏制一下靖王那近乎疯狂的清洗。
林宗言走到大殿中央,先是对着龙椅上的皇帝,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才缓缓转身,面向李烨。
他的眼神,浑浊却又锐利,仿佛能看透人心。
“老臣,要参靖王殿下。”
他一开口,便石破天惊。
整个大殿,瞬间一片哗然。
竟然……竟然有人敢在这种时候,当面参奏手握虎符、杀得人头滚滚的靖王?
李烨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他只是静静地看着林宗言,仿佛在看一个与自己无关的人。
“哦?”龙椅上的李德,终于开口,声音中听不出喜怒,“林爱卿,你要参靖王何罪?”
“臣,要参靖王殿下,滥用职权,构陷忠良,扰乱朝纲!”林宗言的声音,陡然提高,声如洪钟,在大殿之内,嗡嗡作响。
“左相徐阶,尚书陈方,皆是我大周的股肱之臣。他们为国操劳一生,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如今,却在没有任何真凭实据,未经三司会审的情况下,被靖王殿下逼死!敢问殿下,您将我大周律法,置于何地?将满朝文武,置于何地?又将陛下,置于何地?!”
他的一番话,说得是掷地有声,义正辞严。
许多文官,都听得热血沸腾,纷纷点头附和。
“林太傅所言极是!”
“请陛下,为徐相、陈尚书做主!”
“请陛下,收回靖王虎符,严惩酷吏!”
一时间,群情激奋。那些被恐惧压抑了许久的文官们,仿佛找到了主心骨,纷纷站出来,对李烨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然而,面对着这千夫所指的场面,李烨却只是冷冷一笑。
他缓缓地,从怀中,取出了一样东西。
那是一本账册。一本从陈方府中,那间被搜查了无数遍,最终却在那方砚台的暗格之下,找到的……真正的罪证。
“林太傅,还有诸位大人。”李烨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压过了所有的嘈杂,“你们口口声声,说本王没有证据。那,你们不妨看看,这是什么。”
他将账册,高高举起。
“这是从陈方府中,搜出来的……他与北狄交易军粮的……亲笔账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夺嫡而已,你管这叫谋反?(http://www.220book.com/book/WJH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