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的权力真空,比冬日的寒风更能钻入骨髓。
议政殿的屠戮过去三日,京城表面上恢复了平静。午门外曝晒的尸首己被拖走,街市间的百姓依旧为生计奔波,仿佛那场惊天动地的宫变,不过是高墙之内的一场与己无关的风波。然而,对于官场而言,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新成立的“清吏司”衙门,设在了曾经的宗人府偏殿,由吏部尚书、刑部尚书和都察院左都御史三人共同主理。这三位,一个是前朝留下的老臣,一个是寒门擢升的酷吏,一个是油滑善变的宗室,如今却被一根无形的线捆绑在一起,成了太后悬在所有官员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每日清晨,三人都会带着一份拟好的名单,前往慈宁宫请示。那份名单上,写满了与苏问酒有过来往的官员姓名,从一品大员到七品小吏,密密麻麻,看得人心惊肉跳。
今日,亦是如此。
暖阁内,沈微正执着一柄小巧的银剪,修剪着一盆水仙。她剪得极为专注,仿佛那碧绿的叶片与洁白的花瓣,便是整个天下。
三位大臣跪在下方,连头都不敢抬,只将手中的名册高高举过头顶。
“太后娘娘,此乃我等连日审讯苏府家奴、查抄来往信函后,拟出的第一批苏党余孽名单,共计三十七人,皆有实证,请太后定夺。”吏部尚书的声音,干涩而谨慎。
沈微剪下最后一截多余的叶片,将银剪轻轻放在盘中,这才接过归福递上的名册。她翻开,只草草扫了一眼,便将其丢在了一旁。
“这份名单,是做给天下人看的。”她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哀家要的,不是这些早己暴露在明面上的枝叶,而是那些隐藏在暗处的根。”
三人心中一凛,额头渗出细密的冷汗。
“你们以为,苏问酒经营三朝,他的党羽,就只有这些整日与他饮酒作赋、高谈阔论的文臣吗?”沈微端起茶盏,用杯盖轻轻撇去浮沫,“大周的官制,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苏党在吏部、礼部根深蒂固,这谁都知道。可你们想过没有,他为何要将手,伸向一个最不起眼的衙门?”
最不起眼的衙门?
三人面面相觑,一时没能领会太后的深意。
沈微放下茶盏,从面前一叠奏疏中,抽出了一本。
“工部侍郎,王植。”她念出这个名字,语气平淡,却让下方三位大臣同时感到了困惑。
王植?这个名字,他们有些印象。一个年近五旬的官员,在工部侍郎这个位子上一干就是十年,为人低调,从不参与党争,也从未听说他与苏问酒有何私交。在所有人眼中,他都是一个庸庸碌碌、只知埋首于图纸与算筹之中的老好人。
太后为何会突然提起他?
“将他传来。”沈微没有解释,只是下达了命令。
半个时辰后,工部侍郎王植,被两名内侍“请”到了慈宁宫。他显然是临时从工部衙门被叫来的,身上还穿着略显陈旧的官服,袖口处甚至还沾着一点墨迹。
他跪在地上,神情惶恐不安:“臣,工部侍郎王植,叩见太后娘娘,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王爱卿,平身吧。”沈微的声音,竟带着一丝温和,“哀家今日召你前来,是想问问你,关于京城南郊那处‘木石监’的事情。”
王植听到“木石监”三个字,身体几不可查地颤抖了一下,但很快便恢复了正常。他躬身答道:“回禀娘娘,木石监乃是工部下辖的一处官办工坊,主要负责为皇家采办、烧造一些特殊的木料与砖石,以备宫殿修葺之用。此事……并无异常啊。”
“是吗?”沈微笑了笑,那笑容在王植看来,却比冬日的寒冰还要冷,“哀家听说,那木石监,近半年来采买的,都是来自南境的上等金丝楠木与铁桦木。而且,只进不出,采买的账目,也与工部总账对不上。王侍郎,你可知这是为何?”
王植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他没想到,如此隐秘的事情,太后竟会知道得一清二楚。
“这……这……”他支支吾吾,冷汗顺着鬓角流了下来,“许是……许是库房的管事记错了账目,臣……臣回去后,一定严查!”
“不必了。”沈微打断了他,声音陡然转冷,“王植,你十年任期,不好不坏,从不与人争锋,哀家本以为,你是个可以安稳致仕的臣子。却不想,你竟是苏问酒埋得最深的一颗钉子。”
王植“噗通”一声瘫跪在地,浑身抖如筛糠:“娘娘明鉴!臣冤枉啊!臣与苏太傅,素无往来,何来钉子一说!”
“没有往来?”沈微冷笑一声,从一旁的奏疏中,又抽出几张纸,丢在他的面前,“这是你三年前,在通州购置的一处三百亩的庄子,房契地契上,是你妻弟的名字。这是你去年,为你儿子捐官的花费,整整五万两白银。王侍郎,你一年的俸禄,不过三百两,哀家倒是很好奇,你这些银子,是从何而来?”
王植看着那些白纸黑字,上面记录的款项数目,分毫不差。他只觉得眼前一黑,彻底在地。
这些,都是苏问酒通过各种隐秘的渠道,送给他的。他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却不料,早己被人查得底朝天。
“你替苏问酒,在木石监里,到底在做什么?”沈微的声音,如同最后的审判。
王植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了。他知道,再狡辩己是无用。他重重地叩首,声音带着哭腔:“臣罪该万死!臣罪该万死!是……是苏太傅,他……他命臣在木石监里,作者“夏日微澜”推荐阅读《太后重生:不肖子孙颤抖吧》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秘密召集了一批南境的巧匠,为他……为他制作一些东西。”
“什么东西?”沈微追问。
“是一些……一些极为精巧的木匣与机括。”王植颤声答道,“那些东西,图纸都是苏太傅亲自提供,样式极为古怪。他说,是用来……是用来收藏一些珍玩的。臣……臣只是奉命行事,其他的,臣一概不知啊!”
木匣?机括?
沈微的心猛地一跳。这与那“七巧玲珑锁”,何其相似!
“那些工匠呢?”
“都……都还在木石监里。苏太傅倒台后,臣心中害怕,便将木石监封锁,不许任何人进出。”
“很好。”沈微的眼中,闪过一丝寒芒,“赵毅。”
禁军左都督赵毅,应声从殿外大步走入。
“立刻带人,查封南郊木石监。里面的工匠、图纸、半成品,一样都不能少,全部给哀家带回来。王植,你亲自带路。若有半点差池,哀家让你全家,为苏问酒陪葬。”
“臣……遵旨!”王植面如死灰,叩头如捣蒜。
处理完王植,沈微屏退了左右,只留下归福一人。她独自在殿内踱步,心中却掀起了惊涛骇浪。
她本以为,王植这条线,能首接牵扯出苏问酒背后的人。却没想到,查出来的,依旧是苏问酒。
难道,那个猎人,真的就是苏问酒?他之前的一切,都是在故布疑阵?
不,不对。
苏问酒在议政殿上那番状若疯魔的指控,那种玉石俱焚的决绝,不似作伪。而且,他绝无可能,能弄到那两名禁军校尉的验尸格目,更不可能知道“七巧玲珑锁”这个名字。
那么,真相只有一个。
那个猎人,利用了苏问酒,也利用了王植和木石监。他让苏问酒以为,这些机括是为他自己准备的。可实际上,这些东西的真正用途,只有猎人自己知道。甚至,那把用在文华殿的“七巧玲珑锁”,很可能就是从这木石监里流出去的。
好一招金蝉脱壳,好一招嫁祸江东!
这个对手,比她想象的,还要可怕。他不仅能算计人心,更能将自己的痕迹,抹得一干二净,将所有的线索,都引向一个死人。
就在沈微思绪万千之际,殿外有小宫女通报,德妃娘娘求见。
沈微揉了揉眉心,压下心中的烦乱,道:“让她进来。”
德妃张氏款款而入,她今日穿了一身素雅的湖蓝色宫装,脸上略施薄粉,显得清丽而沉静。她先是规规矩矩地行了大礼,然后才柔声开口:“臣妾听闻太后连日为国事操劳,寝食难安,特意炖了些安神的莲子羹,来给太后请安。”
她说着,将手中的食盒递给归福。
沈微看着她,这个在关键时刻,为自己送上致命武器的女人。她知道,德妃此来,绝不仅仅是送一碗莲子羹那么简单。
“你有心了。”沈微示意她坐下,“英国公在府中,一切可好?”
德妃的眼圈微微一红,起身又是一个万福:“多谢太后挂怀。家父一切安好,只是……只是终日闭门思过,心中惶恐。他让臣妾代为转告太后,张家上下,对太后唯有感恩与忠诚,绝无二心。”
这番话,既是表忠心,也是在探口风。
沈微心中了然。她端起那碗莲子羹,用银匙轻轻搅动着,淡淡地说道:“英国公乃国之柱石,哀家心中有数。只是如今朝局未稳,有些事,不得不谨慎。你让他安心在府中休养,读读书,养养花,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这是在安抚,也是在警告。
德妃是聪明人,立刻听懂了沈微的言外之意。她不再提父亲的事,转而说起了另一件事。
“太后,臣妾听闻,您成立了‘清吏司’,正在彻查苏党余孽?”
“确有此事。”
德妃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臣妾……或许能帮上一点小忙。家父虽是武将,不涉党争,但与苏问酒同朝为官数十年,对他的一些门生故吏,以及他们背地里的一些勾当,也略有耳闻。或许……有些名字,是‘清吏司’的卷宗上,没有的。”
沈微的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这德妃,不仅聪明,更懂得如何将自己的价值,最大化。她这是在用情报,换取她父亲未来的平安。
“很好。”沈微放下汤碗,“你将你知道的,都写下来,交给归福。哀家,记你一功。”
“为太后分忧,是臣妾的本分。”德妃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如释重负的笑容。
送走德妃,夜色己经渐渐深了。
沈微没有丝毫睡意。她独自一人,来到赵恒的寝殿外。隔着窗纱,她看到里面的灯还亮着。
她的孙儿,没有睡。他小小的身影,伏在书案上,正借着烛光,专注地看着一本书。
沈微走近了些,悄悄地从窗缝中望去。
她看清了那本书的书名。
那不是《论语》,也不是《孟子》,而是一本《舆地图志》。赵恒小小的手指,正点在地图上,南境百越的那一块区域上。
沈微的心,猛地一颤。
她不知道,这个九岁的孩子,是在懵懂地追寻那把“七巧玲珑锁”的来源,还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这个他即将要统治的庞大帝国。
但她知道,昨夜那场血,没有白流。
她的孙儿,正在以一种她未曾预料的方式,悄然成长。
(http://www.220book.com/book/WJN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