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山谷中的第一缕阳光尚未穿透薄雾,沈家村的临时营地却己然苏醒。
没有了昨日的恐慌与骚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压抑而坚决的肃穆。人们的动作都放轻了,交谈也压低了声音,仿佛生怕惊扰了峭壁之上那未知的“大凶”。但他们的眼神里,却燃烧着一股被逼到绝境后,奋起反抗的火焰。
沈青秋一夜未眠。
她召集了顾怀远、里正王伯和自己的父亲沈忠山,西人围坐在篝火旁,面前的石板上,用木炭画着简易的地形图和一些奇怪的符号。这是他们的第一次“作战会议”。
“昨晚我想了一夜,”沈青秋指着石板上代表峭壁的线条,开门见山,“对付毒鸦,我们不能硬拼。我们对它们的数量、习性、巢穴位置一无所知,贸然出击,无异于以卵击石。”
王伯和沈忠山深以为然地点点头。他们是庄稼人,对付庄稼地里的麻雀还有些办法,可面对传说中能啄死牛的毒物,心里实在没底。
“青秋说得对。”顾怀远接口道,他常年在山中行走,对这些飞禽的难缠深有体会,“鸟在天上,我们在地上,它们想打就打,想走就走,我们根本够不着。而且毒鸦的喙和爪子都有毒,只要被抓破一点皮,就可能丧命。”
他的话让王伯和沈忠山的神色更加凝重。
“所以,我们的第一步,不是进攻,而是侦察和防御。”沈青秋的声音冷静而清晰,仿佛带着一种能抚平人心的力量,“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必须先摸清它们的老底。同时,我们必须制造出能保护自己的工具,确保在摸清情况之前,不会出现伤亡。”
“侦察?”王伯对这个词有些陌生。
“就是派人去摸情况。”沈青秋解释道,“我和顾大哥去。他熟悉山林,我……或许能看出些门道。但我们去之前,大家必须完成两件事。”
她用木炭在石板上画了两个简笔画,一个像盾牌,一个像一件带着帽子的长袍。
“第一,盾牌。”她看向顾怀远,“用我们砍伐下来的木头做板,外面用坚韧的藤条编织成网,覆盖在木板上。这样既能抵挡毒鸦的俯冲撞击,藤网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缠住它们的爪子。”
顾怀远眼睛一亮,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巧妙:“好主意!这样一来,就算被啄中,只要盾牌举得快,人就不会有事。”
“第二,防护衣。”沈青秋又指向那件长袍,“把我们所有能用的破布、兽皮都集中起来,由女人们负责,缝制成厚实的、能从头罩到脚的罩衣,尤其是脖子和手腕这些地方,要加厚处理。再用藤条编成简易的头盔,保护头部和脸。”
她的话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这些东西,他们从未想过,但仔细一琢磨,却发现每一样都说在了要害上。
“好!”里正王伯一拍大腿,苍老的脸上浮现出决然之色,“就这么办!我这就去把人手都分派下去!壮劳力跟着顾猎户做盾牌,女人们全部跟我老婆子去缝衣服!”
“爹,”沈青秋转向沈忠山,“你带人去山谷里,多砍些细长坚韧的青竹回来,我有用。”
“还有张郎中,”她最后说道,“我需要你把我们所有的草药都清点一遍,特别是之前用过的龙葵草,有多少算多少,全部捣成汁备用。再准备一些干净的布条和烈酒。”
“这是……预备着有人受伤?”张郎中听得心头一紧。
“有备无患。”沈青秋的回答简单而坚定。
一场围绕着“生存”二字的浩大工程,在沈青秋的调度下,有条不紊地展开了。
整个山谷都动了起来。男人们挥舞着斧头和柴刀,砍伐木材,剖开木板,又在顾怀远的指导下,将坚韧的藤条用热水浸泡后,编织成一张张结实的藤网。他们的号子声重新变得响亮,汗水浸湿了衣背,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专注。
女人们则在刘氏和王伯老伴的带领下,将各家各户的布料、皮货都集中到了一起。她们飞针走线,将一层又一层的布料缝合在一起,针脚细密而坚固。她们是在为自己的丈夫、儿子缝制保命的铠甲,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孩子们也没闲着,他们在安全区域内,学着大人的样子,用细软的藤蔓编织着小小的头盔和护腕。
张郎中则带着两个学徒,将采集来的草药分门别类,特别是沈青秋点名要的龙葵草,被他们小心翼翼地全部捣成了墨绿色的药汁,装在十几个陶罐里。
山谷里,敲击声、砍伐声、缝纫声、谈笑声交织在一起,驱散了死亡带来的阴霾,汇成了一首充满力量的劳动之歌。
沈青秋穿梭在各个“工坊”之间,不时地提出改进意见。
“盾牌的藤网要编得再密一些,最好能让它们的爪子伸不进来。”
“防护衣的领口要做成高领,用绳子可以收紧,绝不能让脖子露在外面。”
“头盔前面要留出缝隙看路,但缝隙不能太大,可以用细藤条编成网格挡住。”
她的每一句指点,都精准而实用,让村民们愈发信服。这个年仅十五岁的少女,仿佛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就像是上天派来拯救他们的神人。
到了下午,第一批装备终于赶制了出来。
二十面藤面木盾,三十套厚实的防护衣,还有配套的藤盔和护腕。虽然看起来笨拙又丑陋,但当一个村民穿戴整齐,手持盾牌站出来时,所有人都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顾怀远试着拿起一把石子,用力砸向盾牌,只听得“砰砰”几声闷响,石子被尽数弹开,盾牌和后面的人都毫发无伤。
“好东西!”顾怀远由衷地赞叹道。
作者“夏日微澜”推荐阅读《穿成灾民后,我靠医术建家园》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沈青秋满意地点了点头。她知道,这些简陋的装备,将是他们对抗死亡的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
她和顾怀远各自挑选了一套最合身的防护装备穿上。厚重的衣物让行动变得有些迟缓,但那份沉甸甸的感觉,却让人心中踏实。
“我们准备出发。”沈青秋对众人说道,“在我们回来之前,任何人不许离开营地半步。守卫队穿上装备,轮班警戒,一旦发现天上有黑点靠近,立刻敲锣示警,所有人躲进山洞和窝棚!”
“青秋姐,你们千万要小心啊!”
“是啊,顾猎户,你可得护好青秋姐!”
村民们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叮嘱着,眼中满是关切和担忧。
沈青秋冲他们笑了笑,那笑容自信而从容:“放心,我们只是去看看,不会有事的。”
说完,她便和顾怀远一起,背上弓箭和水囊,向着发现尸骨的山洞方向走去。
两人一路无话,气氛有些凝重。越是靠近那片峭壁,空气就越是安静,连寻常的虫鸣鸟叫都消失了,只剩下风吹过树梢的沙沙声。
顾怀远走在前面,他手持盾牌,时刻警惕着天空的动静。他的伤势还未痊愈,但步履依旧沉稳如山,给身后的沈青秋带来了极大的安全感。
沈青秋则一边走,一边仔细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她发现,这片区域的地面上,散落着一些细小的、黑色的羽毛,还有一些被啃食干净的动物骸骨。
“看来这里就是它们的地盘了。”沈青秋低声说道。
两人没有再靠近那个山洞,而是绕到了峭壁的另一侧。这里地势稍缓,长满了灌木和乱石,便于隐蔽。
顾怀远找到了一处绝佳的观察点。那是一块巨大的岩石下方,头顶有石壁遮挡,前方则有一丛茂密的灌木作为掩护,既能清晰地看到对面的悬崖,又不易被发现。
“我们就在这里等。”顾怀远说道,“毒鸦通常在清晨和黄昏时分最为活跃,现在离黄昏还有一个时辰,它们应该快要出来觅食了。”
两人在岩石下潜伏下来。为了引蛇出洞,顾怀远从怀里摸出一小块风干的肉干,用绳子系住,奋力扔到了前方一片空地上。
接下来,便是漫长而煎熬的等待。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山谷中的光线开始变得柔和,夕阳给峭壁染上了一层瑰丽的金色。
就在沈青秋的耐心快要被耗尽时,一阵尖锐而嘶哑的鸣叫声,突然从头顶的峭壁上传来,划破了山谷的宁静。
来了!
两人精神一振,屏住呼吸,透过灌木的缝隙,死死地盯住天空。
只见峭壁上方的一个巨大石缝里,率先飞出了几个小黑点。它们盘旋了一圈,随即,越来越多的小黑点从各个石缝和洞穴中涌出,汇成一股黑色的洪流,遮天蔽日!
“嘶……”饶是顾怀远见多识广,也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沈青秋的心也沉到了谷底。
那黑压压的一片,粗略估计,至少有数百只!每一只都体型硕大,羽毛黑得发亮,在夕阳下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它们的眼睛是诡异的血红色,喙部尖锐如钩,光是看着,就让人不寒而栗。
那群毒鸦在空中盘旋着,发出令人牙酸的“嘎嘎”怪叫,声势骇人。很快,一只胆大的毒鸦发现了地面上的肉干,它一个俯冲,如一道黑色的闪电,精准地叼起肉干,又迅速飞回了空中。
它的成功,像是发出了一个信号。霎时间,几十只毒鸦尖叫着扑向那片空地,为了一点肉干的残渣,凶狠地互相啄咬、争抢,场面混乱而残暴。
“它们的数量太多了……”顾怀远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艰涩,“硬拼的话,我们这点人,根本不够它们塞牙缝的。”
沈青秋没有说话,她的目光却越过了那群争食的毒鸦,投向了它们飞出的那片峭壁。她的大脑在飞速运转,试图从这绝望的景象中,找出一丝生机。
她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细节。
那群毒鸦的巢穴,似乎都集中在峭壁的中上段,而峭壁的下半部分,虽然也有不少适合筑巢的石缝,却一只毒鸦也没有。
而且,在上下两部分巢穴区的分界线上,生长着一种奇特的、开着紫色小花的藤蔓。那种藤蔓长满了尖锐的倒刺,密密麻麻地覆盖在岩壁上,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
“顾大哥,你看那是什么?”沈青秋指着那片紫色的藤蔓。
顾怀远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眯着眼睛辨认了半晌,才不确定地说道:“好像是……刺龙藤。山里很常见,刺多得吓人,牛马见了都绕着走。这东西……有什么问题吗?”
“问题大了。”沈青秋的眼中,闪烁着发现新大陆般的光芒,“你没发现吗?所有的毒鸦,都离那种藤远远的。它们宁可挤在上面的石缝里,也不愿意到下面更宽敞的地方筑巢。这说明什么?”
顾怀远先是一愣,随即猛然醒悟,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狂喜之色:“说明……它们害怕这刺龙藤!”
“没错!”沈青秋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这刺龙藤,很可能就是它们的克星!或许是藤上的刺能划伤它们,又或许是藤的气味能驱赶它们!”
这个发现,就像是黑暗中的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两人心中所有的阴霾!
他们找到了!找到了对付这群“大凶”的致命武器!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劫后余生的庆幸和熊熊燃烧的希望。
敌人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强大,但是,它的铠甲之上,也第一次,被他们找到了致命的裂痕。
(http://www.220book.com/book/WJO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