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节点以“生命和谐”之道被点亮,其传递出的理念深深影响了后续的探索策略。
当代号“蒲牢”的科考队抵达格陵兰冰盖,面对这片浩瀚无垠的白色荒漠时,他们深知,粗暴的能量干预不仅无效,更可能引发不可预测的生态灾难。
格陵兰节点,根据星图碎片信息,其“钥匙”被解读为——“冻结时光的印记,地轴稳定的基石”。
这晦涩的提示,指向了冰川自身承载的古气候记录与地球自转稳定性之间深层的、尚未被现代科学完全阐释的关联。
“蒲牢”队的主基地是一座名为“广寒”的、可移动的电符文要塞,它如同一个巨大的金属甲虫,利用“御寒符文”和“冰面吸附符文”稳稳扎根于万年冰层之上。
队伍的首席冰芯古气候学家,是一位名叫赵乾的老教授,同时也是一位凭借深厚学识和对能量细微感知而晋升的雷师初期研究者。
“冰川是地球的年轮,”赵教授站在“广寒”要塞的观测平台上,望着眼前一望无际的冰原,语气充满敬畏,“每一层冰,都封印着过去数十万年的气候信息、大气成分甚至宇宙尘。
星图所谓‘冻结时光的印记’,很可能就是指这些被封存的古老数据。”
然而,问题在于如何“阅读”这浩如烟海的冰之档案,并找到与节点激活相关的特定“印记”。传统的冰芯钻取和分析耗时漫长,且可能破坏冰层结构的完整性。
团队尝试了多种方法。他们使用高灵敏度的电符文传感器扫描深层冰结构,希望能首接捕捉到异常能量信号;他们尝试用温和的雷元共振去“询问”冰层,却如石沉大海。
格陵兰的节点沉寂得比前两者更深,仿佛彻底融入了这片冰封世界的背景噪音之中。
转机源于一次对《符文电录》中“溯光回影篇”的重新解读。该篇章原本被认为是古人对于海市蜃楼等光学现象的记录和推演,但团队中的一位年轻符文工程师提出:
“如果‘光’在这里并非指可见光,而是泛指‘信息’或‘能量印记’呢?‘溯光回影’或许是一种引导能量,追溯并显化特定历史信息片段的技术!”
这个想法点亮了方向。团队开始着手研发一种特殊的电符文阵列——“时光回响镜”。
其原理是,将高度纯净、具有极强穿透性和信息承载力的雷元(由队伍中几位雷师巅峰队员提供),转化为一种特殊的“信息探针”,注入冰层深处。
同时,在冰面上布设巨大的、由无数微小符文构成的接收阵列,捕捉这些“探针”与冰层中封存的古老信息相互作用后反馈回来的、极其微弱的“回声”。
这是一个极其精密且耗能巨大的工程。整个“广寒”要塞的能源几乎都被调动起来支持“时光回响镜”的运转。
队员们轮番上阵,维持着雷元的稳定输出和接收阵列的灵敏捕捉。
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最初的尝试只能得到杂乱无章的噪音,仿佛在倾听一个失序的宇宙。
赵乾教授凭借其对古气候学的深刻理解,提出将“探针”的初始频率设定在与己知的、地球轨道周期(如米兰科维奇循环)以及重大地质事件时期相吻合的特定能量波段上。
调整之后,奇迹发生了。
模糊的全息影像开始在接受阵列上方缓缓凝聚。起初是快速闪动的光影,代表着气候的冷暖交替。
渐渐地,影像稳定下来,显现出远古时代的景象:茂密的针叶林覆盖着如今的冰原,猛犸象在苔原上漫步……影像不断回溯,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呈现,大陆板块缓缓漂移……
队员们如同翻阅着一部地球环境的史诗。他们看到了导致恐龙灭绝的小行星撞击事件在大气层中留下的全球性尘埃印记;
看到了更早时期,超大陆分裂时剧烈的地质活动在全球冰盖中引发的共振……
当“探针”的能量频率,在赵乾教授的精确引导下,最终锁定在某个代表地轴处于历史最稳定状态的特定时期波段时,全息影像定格在了一幅奇特的画面上:
并非自然景观,而是一个复杂的、由光线构成的、与昆仑节点风格迥异但同样充满几何美感的能量结构虚影,它深深嵌入冰层之下,与地球的自转轴心产生着玄妙的能量同步。
这就是格陵兰节点的“印记”!它并非实体,更像是一种状态,一种与地球稳定自转绑定的能量标识!
“就是现在!将我们的雷元,调整到与这‘稳定印记’完全共鸣的频率!”赵乾教授声音颤抖地喊道。
所有雷修队员立刻行动,将自身雷元小心翼翼地调整到与那全息影像中能量结构完全同步的频率。这是一种极度细微的操作,要求对自身能量的掌控达到分毫级别。
当共鸣达成,一股沉稳、厚重、仿佛能镇压一切紊乱的能量波动,如同苏醒的古神,从冰盖深处缓缓升起。
“广寒”要塞轻微震动,外围的冰层发出低沉的轰鸣,仿佛整片冰川都在回应。
联合的“稳定之雷”顺着“时光回响镜”建立的通道,温柔而坚定地注入那被标记出的能量结构虚影之中。
冰层之下,仿佛有什么东西被触动了。一股无形的、稳固的力量以节点为中心扩散开来,甚至连卫星都监测到,格陵兰冰盖某些区域的异常流动出现了微弱的减缓迹象!
昆仑总部,星图上,第三个灰色光点——格陵兰节点,亮起了代表“稳固”与“恒定”的土黄色光芒!
第三个节点,通过解读冰川这部无字天书,追溯地球的稳定记忆,成功唤醒!
“蒲牢”队的成功,再次拓展了“星核计划”的认知边界。
这些远古的守护者,不仅考验着来访者的力量,更考验着他们的智慧、耐心以及对星球历史与运行规律的理解。
剩下的三个节点,东非大裂谷、西伯利亚永冻层、百慕大三角,它们又将隐藏着怎样的奥秘与考验?远征的队伍,带着积累的经验与愈发坚定的信念,继续向着未知的黑暗与光芒进发。
作者“国民农场”推荐阅读《都市雷修科技》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WJX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