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名被解救的劳工,在游击队员的引导下,连夜被转移到了根据地附近的一个安全山坳里。
队里的医生和后勤人员,早己等候在此。他们为劳工们送来了热腾腾的米粥、干净的衣服和急需的药品。
这些饱受折磨的汉子们,看着眼前亲人般的队伍,闻着久违的饭香,许多人都忍不住失声痛哭起来。他们一个个骨瘦如柴,衣衫褴褛,身上布满了伤痕。很难想象,他们在敌人的工地上,究竟经历了何等非人的待遇。
林啸风穿梭在人群中,仔细地辨认着每一张面孔。
“请问,哪位是狗剩?”他大声问道。
一个蜷缩在角落里,默默喝着粥的年轻人,听到这个名字,身体微微一颤,抬起了头。他大约二十岁年纪,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脸上布满了尘土和血污,但那双眼睛,却和那位老农有几分神似。
“我……我就是……”年轻人怯生生地回答。
林啸-风走到他面前,蹲下身子,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然后脸上露出了笑容:“太好了!总算找到你了!你爹,让我来接你回家。”
“我爹?”狗剩的眼睛瞬间红了,他扔下手中的碗,一把抓住林啸风的胳膊,急切地问道,“同志,我爹他还好吗?他还活着?”
“活着!好着呢!”林啸风拍了拍他的手,安慰道,“老人家就是天天念叨你,眼睛都快哭瞎了。走,我派人送你回去。今天晚上,你就能见到他老人家了。”
“谢谢!谢谢恩人!”狗剩“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对着林啸风连连磕头,“是你们救了我!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命啊!”
林啸风连忙将他扶起:“快起来!使不得!我们是人民的军队,救你们是应该的。要谢,就谢共产党,谢我们张队长吧。”
当天夜里,林啸风特意安排了赵虎和狙击组的几名队员,亲自护送狗剩,回到了他所在的李家村。
当狗剩的身影出现在村口时,整个村子再次被惊动了。
“是狗剩!狗剩回来了!”
“天哪!他真的被游击队给救回来了!”
村民们纷纷从屋子里跑出来,围了上来。
那位老农,听到消息后,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从屋里跑了出来。当他看到自己日思夜想的儿子,活生生地站在面前时,再也控制不住情绪,扔掉拐杖,扑了上去,父子俩抱头痛哭。
“我的儿啊……爹还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你了……”
“爹!儿子不孝!让您担心了!”
这感人至深的重逢场面,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动容,许多人都偷偷地抹着眼泪。
老农哭了好一阵,才想起来感谢游击队员。他拉着赵虎和林啸风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一个劲地鞠躬。
“恩人!你们是我们全家,不,是我们全村的大恩人啊!”
他坚持要杀掉家里唯一一只还在下蛋的老母鸡,来款待游击队员们。
“老伯,您的心意我们领了。但这鸡,您还是留着给狗剩补补身子吧。”林啸风婉言谢绝道,“我们有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是啊,老伯。”赵虎也笑着说,“我们打鬼子,保卫乡亲,都是分内的事,不需要乡亲们报答。”
虽然游击队员们一再推辞,但老农和热情的村民们,还是将他们请进了屋里,端上了家里最好的食物——一锅热气腾腾的红薯干粥。
狗剩的身体很虚弱,在工地上受尽了折磨。林啸风特意从队里申请了一些珍贵的药品和营养品,交给了老农。
“老伯,这些药,您按时给狗剩吃。这些是缴获来的罐头,也给他补补身子。过几天,我们还会派医生过来,给他好好检查一下。”
“这……这怎么使得……”老农看着这些他见都没见过的东西,手足无措。
“收下吧,老伯。”林啸风说道,“乡亲们对我们游-击队最大的支持,不是给我们东西,而是帮助我们。以后,如果村子里来了陌生人,或者看到鬼子伪军有什么动静,希望您能想办法,托人告诉我们。这对我们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老农听完,重重地点了点头:“恩人放心!以后,我们全村的人,都是你们的眼睛和耳朵!只要鬼子敢来,我们就算拼了这条老命,也一定给你们报信!”
第二天一早,林啸风和队员们准备离开。
村口,李家村的全体村民,都自发地前来送行。他们没有说什么话,只是默默地看着这些年轻的战士,眼神里充满了感激和敬意。
老农拉着狗剩,对着林啸风,深深地鞠了一躬。
林啸风连忙还礼。
“乡亲们,都回去吧。保重!”
他挥了挥手,带领着队员们,转身踏上了归途。
当他们走出很远,回头望去时,发现村民们还站在村口,久久不愿离去,像一座座沉默的丰碑。
这一刻,林啸风的心中,涌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暖流。他知道,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他们己经在这片土地上,播下了抗日的火种,赢得了最宝贵的财富——民心。有了人民的支持,他们就有了战胜一切敌人的底气。
(http://www.220book.com/book/WK2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