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萍萍出来后,影子冷不丁地出现在其身后,伸手推着轮椅。
“院长,怎么样了?”
陈萍萍冷眼看着前方,微微摇了摇头,没有回答。
“要不我调集人手…”
“算了,去了也是徒增伤亡,他们父子我们留不住的。”
“可如果这事被他知道了…”
“知道就知道吧,当年如果不是他偏袒范建,就不会搞出这么多事。”
影子虽然疑惑,不知道当年发生了什么事,但却没有继续问,因为即便问了,陈萍萍也不可能跟他说。
此刻,屋子里,只剩下铁山父子俩。
“爹。”
铁山看着自己儿子,眼里满是追忆,轻声说道:“阿牛,有些事,也是时候告诉你了,我长话短说,你安静的听着就行。”
“好。”
原来,铁山原名叫陈山,是和陈萍萍一个村走出来的发小,两人从小便父母双亡,没有亲戚,也没有朋友。
后来两人在十来岁时,来到京都漂泊,陈萍萍还因为一次意外受伤,彻底没了“动静”。
后来,机缘巧合之下,二人结识了范建,三人因为年龄相仿,兴趣相投,很快便玩到了一起。
后来,诚王府招护院和内侍,于是范建便找到了陈山和陈萍萍,问他们要不要投身进王府,今后就不会再为了吃口饱饭而发愁了。
二人一合计,觉得这样也挺好,于是便答应了下来,一起来到了诚王府,认识了如今的庆帝李云潜。
陈山因为从小就身强力壮,很快就被李云潜看中,安排了人教他习武;而陈萍萍为人心思缜密,善于谋划,也被李云潜看中,收为了贴身内侍。
二人也不负范建的引荐和李云潜的栽培:陈山武道资质不凡,以不到三十岁的年纪,便突破到了九品境界;陈萍萍则是其智近妖,辅佐李云潜逐渐从几兄弟中脱颖而出,颇受诚王重视。
原本一切都很美好,但一件突如其来的变故,彻底改变了所有人的人生轨迹——诚王登基称帝。
王爷成了皇帝,世子摇身一变,成了皇子,换做谁也得去放手一搏,更何况是从小就不甘平凡的李云潜。
于是,陈山和范建被李云潜送去了军中发展,陈萍萍留在了宫内当起了太监。
都说是金子总会发光,虽然陈山参军后,听从了李云潜的命令,隐藏了自己的境界,但他还是很快就脱颖而出,得到了提拔。
反观范建,虽然同样练武,但实力平平,仗着自己有“关系”,并不愿像陈山一般,努力的去奔自己的前程。
而收获是和付出成正比的。
诚王登基后,很快便开始了对北齐的用兵,进行了第一次北伐。
虽然结果没有想象的那般好,但是南庆还是得到了不少好处,到论功行赏时,陈山因为指挥得当,作战勇猛,被封为了千夫长,而范建只被封为百夫长,很巧的是,正好成为了陈山的手下。
见自己“恩人”成了自己手下,陈山自然是不好意思。
于是便私下找到范建,想要安慰一下他,并且还承诺,会给他诸多“方便”,意思就是会对他放宽松,不会像其他百人队那么严厉。
范建表面上乐呵呵的恭喜,答应了,但其实心底很不是滋味。
这件事因为同为李云潜的人,就这么过去了。
陈山也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在军营里只要范建不太过分,都是睁一眼闭一眼,不去管他,自己则是静下心来,认真训练着他的这支千人队的骑兵。
而这支骑兵,也正是后面让人闻风丧胆的黑骑的前身。
第二年,陈山娶妻生子,妻子是一名普通人家的贤惠女子,名为何香莲,并生下了阿牛。
第三年,诚王再次兴兵北伐,这一次,是由皇子李云潜亲自挂帅出征。
按理说老大亲自带队,小弟们应该听话,安安静静的听从吩咐就行。
但范建却来劲了,他觉得自己才是李云潜的嫡系,自己亲娘还是李云潜的奶娘,关系更亲近。
因此出兵后不久,便找到李云潜,希望由自己统领陈山的千人队,让后者辅佐自己,因为这一年多时间,他发现自己所在的千人队实力强劲,比起别的千人队强了不是一星半点,这要上了战场,妥妥的立功。
陈山知道后,自然是气愤不己。
但他最终还是听从了陈萍萍的建议,没有反对。
很快大战开启。
(http://www.220book.com/book/WLI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