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苏州的春晨,葑门横街的石板路还沾着露水。徐骁踩着晨光往里走,街角张阿婆的生煎摊正冒热气,铁锅里的生煎“滋滋”响,金黄的外皮咬开就是滚烫的肉汁,混着葱花的香飘得满街都是。他停在摊前,要了两客生煎——一客给夏晚,一客自己垫肚子,心里还揣着给教务处王主任的“敲门砖”:夏晚网文的后台数据打印件,红底黑字标着“收藏12386”“月订阅8962”,还有上海一家出版社发来的签约邀约邮件截图。
“徐老师,今天怎么有空来?”张阿婆把生煎装进油纸袋,指了指旁边的青团筐,“新做的豆沙青团,刚蒸好,要不要带两个?”
“不了阿婆,赶去学校办事。”徐骁接过油纸袋,指尖触到温热的纸,“您这生煎还是老味道,上次带夏晚来,她一次吃了三客。”
“就是那个总低着头写东西的小姑娘?”张阿婆笑了,“这孩子实诚,上次还帮我捡了掉在地上的零钱。现在的年轻人,能沉下心写东西的不多喽。”
徐骁心里暖了暖,提着生煎往学校走。横街里满是市井气:卖菜的阿公挑着新鲜的水芹和马兰头,嗓子洪亮地喊“本地菜哦”;裁缝铺的老板娘坐在门口缝扣子,收音机里放着苏州评弹《玉蜻蜓》;还有推着三轮车卖豆腐脑的,搪瓷碗“叮叮当当”响,引得路过的学生围上去。2015年的苏州,老城区还没那么多网红店,这份烟火气,是夏晚写进《穿越之明朝郡主在苏州》里的“人间烟火”,也是徐骁想留住的东西。
到了教务处,王主任正坐在办公桌后喝茶,搪瓷杯上印着“优秀教育工作者”,杯底还沉着几片没泡开的龙井。他见徐骁进来,眼皮都没抬:“徐辅导员,有事?”
“王主任,想跟您说下夏晚特招的事。”徐骁把生煎放在桌角,掏出数据打印件递过去,“这是夏晚的网文成绩,收藏过万,月订阅快九千,上海的星火出版社还想跟她签约——这算特殊才华吧?符合特招条件。”
王主任终于抬了抬头,扫了眼打印件,又扔回桌上,语气带着不屑:“网文?那叫什么才华?不就是些情情爱爱、穿越打怪的快餐文化?咱们学校是培养技术人才的,不是给‘网络写手’开绿灯的地方!”
“王主任,现在网文也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徐骁耐着性子解释,“夏晚的书里写了很多苏州的文化,比如山塘街的评弹、观前街的生煎,还有甪首古镇的水乡风貌,很多南京、上海的读者看了她的书,都来苏州旅游——这也是宣传咱们苏州文化啊。”
“我不管什么宣传文化!”王主任把茶杯往桌上一顿,茶水溅出来几滴,“学校的特招名额,是给那些在技能大赛拿奖、或者有学术成果的学生的,不是给这种‘不务正业’的人。徐骁,我看你就是被‘网红辅导员’的名头冲昏头了,整天跟这些问题学生混在一起,忘了自己的本职工作!”
徐骁的火气也上来了,但还是压着:“王主任,夏晚不是问题学生。她只是家境困难,交不起学费,才想靠写网文赚钱。如果因为学费让她退学,那才是浪费人才。您也是教育工作者,难道不希望看到学生有出路吗?”
“出路?进纺织厂上班也是出路!”王主任冷笑,“比她在家啃老、写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强。徐骁,这事我不同意,你也别再提了。对了,昨天我给教育局写了信,反映咱们学校‘过度宣传,误导考生’的事,估计今天就有人来查,你也准备准备吧。”
这话像一盆冷水,浇得徐骁心里发凉。他看着王主任油盐不进的样子,知道再争也没用,拿起桌上的生煎,转身出了教务处。刚走到走廊,手机就响了,是夏晚打来的,声音带着哭腔:“徐老师,我妈…我妈带了行李来学校,说要帮我办退学,她己经到校门口了!”
徐骁心里一紧:“你别慌,我马上过去!”
他往校门口跑,路过学校门口的“老苏州奥灶面”馆,想起夏晚说过,她最喜欢这家的焖肉奥灶面,浇头足,汤鲜。他停下来,让老板煮了三碗面——一碗给夏晚,一碗给夏晚妈妈,还有一碗自己的,又加了两份焖肉,想着或许能让夏晚妈妈消消气。
到了校门口,果然看到夏晚站在路边,旁边放着一个旧行李箱,一个穿着蓝色工装的中年女人正拉着她的胳膊,脸色不好:“跟我回去!别在这浪费时间了,纺织厂那边我都跟你李叔说好了,下个月就能上班,一个月两千多,不比你在这瞎混强?”
“妈,我不想去纺织厂,我想读书,想写小说…”夏晚哭着挣扎。
“写小说能当饭吃吗?”夏妈妈的声音也哽咽了,“家里什么情况你不知道?你爸上个月又被裁了,我一个月才三千块,你弟弟还要上学,这学费我们实在凑不齐啊!”
徐骁赶紧走过去,把奥灶面递过去:“阿姨,先吃碗面吧,有话慢慢说。这是苏州的奥灶面,焖肉是老板刚卤的,您尝尝。”
夏妈妈愣了愣,看了看徐骁,又看了看女儿,终于松了手,接过面碗。三人坐在面馆门口的小桌旁,热气腾腾的面条冒着白汽,夏妈妈吃了一口焖肉,眼圈突然红了:“上次跟你爸来苏州,也吃了奥灶面,那时候你爸还说,等你考上大学,就带全家来苏州玩…没想到现在…”
“阿姨,夏晚不用退学。”徐骁放下筷子,认真地说,“学校有特招名额,特招生免学费,还能拿助学金。夏晚在网文方面很有才华,己经有上海的出版社想跟她签约,以后靠写小说也能养活自己,还能补贴家里。您再给她点时间,我一定帮她把特招的事办下来。”
夏妈妈看着徐骁,又看了看女儿期待的眼神,沉默了半天,终于点了点头:“徐老师,我信你一次。但如果…如果特招办不下来,那夏晚还是得跟我回去。”
“您放心,一定能办下来。”徐骁承诺道。
送走夏晚和她妈妈,徐骁回到办公室,刚想给老校长打电话,却收到了行政办的通知:下午两点开行政会,讨论“最美校园”视频被举报的事,要求各部门负责人参加。他心里清楚,这是王主任故意的,想在会上给他难堪。
下午的行政会,气氛紧张。王主任首先发言,拿着举报信念:“有考生家长反映,咱们学校通过‘最美校园’视频过度美化校园环境,误导考生报考,导致部分考生来了之后发现校园破败,要求退学…我认为,这是融媒体中心监管不力,徐辅导员应该负主要责任!”
徐骁立刻反驳:“视频里拍的都是校园真实的场景,老槐树、图书馆的落地窗、操场的樱花树,这些都是校园里的美景。至于校园破败的地方,学校己经在申请维修资金,这不是‘过度美化’,而是展现校园积极的一面。难道要我们拍校园的破桌子、旧椅子,才能叫‘真实’吗?”
“你这是强词夺理!”王主任拍了桌子。
“我不是强词夺理,我是为学生着想。”徐骁拿出手机,打开夏晚的网文后台,“夏晚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她在书里写了很多苏州的美景和美食,吸引了很多南京、上海的读者来苏州旅游,也让更多人知道了我们学校。这难道不是好事吗?王主任,我们做教育的,不该只盯着‘正统’,更该看到学生的才华和潜力!”
就在这时,徐骁的手机响了,是苏晚晴打来的。他起身走出会议室,接起电话:“苏处?”
“徐骁,你们学校‘最美校园’视频的举报信,我看到了。”苏晚晴的声音很平静,“我现在在南京开会,明天回苏州,到时候去你们学校看看。另外,你说的那个特招生的事,把材料发给我,我帮你看看能不能走绿色通道。”
徐骁心里一喜:“谢谢苏处!我明天一早就把材料发给您。”
挂了电话,他松了口气,觉得特招的事有希望了。可刚走进会议室,就看到王主任阴沉着脸,手里拿着一份文件:“徐辅导员,刚接到教育局的电话,他们明天就派人来学校调查‘最美校园’视频的事,还要抽查特招学生的材料…你准备好吧。”
徐骁心里一沉。他知道,王主任这是要在教育局的人面前,彻底堵死夏晚的特招路。明天教育局的人要来,特招材料还没递上去,苏晚晴明天才回苏州——这一关,他该怎么过?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下来,校园里的老槐树在风中摇曳,徐骁看着桌上夏晚的网文数据,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不管多难,他都要帮夏晚留住这个机会,留住这个有才华的姑娘,也留住这所学校里的一点“不一样”。只是,明天的调查,还有王主任的阻挠,他能顺利过关吗?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我的学阀之路》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WLJ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