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苏州的秋末,双塔市集的烟火气比往常浓了几分。清晨六点半,徐骁踩着沾了薄霜的青石板路往市集里走,两侧的摊位刚支起帆布:卖豆浆油条的阿叔正用长勺搅动铁锅里的热油,滋滋声裹着香气飘出老远;做蟹壳黄的铺子前摆着刚出炉的咸甜两味,金黄的外壳上撒着芝麻,咬一口能掉渣;穿蓝布衫的阿婆蹲在路边,竹筐里的太湖大闸蟹吐着泡泡,绳子上还沾着湖底的泥。
“徐老师,早啊!今天要带几只蟹回去不?刚从太湖捞上来的,肥得很!”卖蟹的阿婆笑着招呼,手里的蟹钳夹得稻草“咯吱”响。
徐骁笑着摆手:“下次吧阿婆,今天要去见个重要客人。”他口袋里的手机突然震动,屏幕上跳着“秦羽墨”三个字——这个名字让他心里一松,昨天跟秦羽墨提了学校经费的事,没想到她动作这么快。
“喂,秦小姐。”徐骁走到市集口的老槐树下接电话,声音里带着期待。
“徐助理,忙吗?”电话那头的秦羽墨声音清亮,带着点笑意,“我刚让财务把钱转过去,一个亿,你让学校财务查收下。”
“一个亿?”徐骁愣了一下,他原以为秦羽墨会先投几百万试试水,没想到一出手就是“小目标”级别,“秦小姐,这会不会太……”
“钱不是问题。”秦羽墨打断他,语气干脆,“我看过你给的学校发展方案,网文、舞蹈、民俗研究,都是有潜力的方向。再说,我投资的是你这个人,不是短期收益。”顿了顿,她又补充,“中午有空吗?在平江路的‘青岚茶馆’见一面,有些事想跟你细聊。”
“有空,我准时到。”徐骁挂了电话,心里的石头落了一半——有了这一个亿,教材费、设备维修费、社团经费的缺口都能补上,甚至还能给融媒体中心换批新设备。他转身往学校走,路过葑门横街时,看见修鞋的老周正给学生补运动鞋,剃头匠的铜盆里冒着热气,几个穿校服的孩子追着卖糖粥的推车跑,市井的热闹里藏着最踏实的生活气,让他更觉得这钱要花在刀刃上。
回到学校,徐骁第一时间去找财务老张(财务科资深职员,做事谨慎,熟悉学校财务漏洞)。老张正对着电脑核账,眼镜滑到了鼻尖上,看见徐骁进来,赶紧起身:“徐助理,您来得正好,教材供应商又来电话了,问今天能不能打款。”
“老张,你查一下账户,看看有没有一笔一个亿的到账,秦羽墨小姐转的。”徐骁坐在办公桌前,把刚买的蟹壳黄推给老张,“先吃点东西,查到了跟我说。”
老张半信半疑地坐下,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没过两分钟,他突然“啊”了一声,眼镜差点掉下来:“到了!真到了一个亿!徐助理,这……这是天上掉馅饼了?”
“不是馅饼,是投资。”徐骁笑着解释,“秦小姐看好咱们学校的发展,这笔钱主要用于设备更新、社团支持和融媒体中心升级。你先把教材费打给供应商,再留三万给林静老师的民俗实验室修设备,西万给社团——网文社添五台高配电脑,舞蹈社修镜子,摄影社买两台单反,剩下的存起来备用。”
“好嘞!我这就办!”老张精神一振,抓起电话就给教材供应商打,语气里满是底气,“王经理,钱马上给你打过去,以后教材按时送,别再催了!”
安排好财务的事,徐骁往教学楼走。路过舞蹈室时,听见里面传来熟悉的音乐——是唐心怡(徐骁一手发掘并培养的演艺圈顶流,此时还是学生)在练舞。他推开门,看见唐心怡正对着裂了缝的镜子纠正动作,阳光从窗户照进来,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舞蹈服的袖子磨出了毛边,却一点不影响她的专注。
“徐老师!”唐心怡看见他,停下动作,额头上的汗滴在地板上,“您是不是来通知我们镜子的事?”
“嗯,钱己经到账了,下周就能换新镜子。”徐骁走到镜子前,指了指裂缝,“这段时间委屈你们了,先用临时镜子凑活一下。”
“不委屈!”唐心怡眼睛亮起来,“我们昨天还说,要是有新镜子,就能排更复杂的队形了。对了徐老师,夏晚学姐说她的网文社要添新电脑,以后写稿就不用抢机房了!”
提到夏晚(网络文学领域的超级大神,被徐骁特招入学),徐骁想起昨天夏晚跟他抱怨,网文社的电脑老蓝屏,她的存稿差点丢了。“放心,新电脑下周也能到。”他笑着说,“你们好好练,等设备齐了,咱们办个校园舞蹈大赛,让其他学校也看看咱们的实力。”
唐心怡用力点头,转身又练了起来,旋转的动作像只轻盈的蝴蝶,徐骁看着她的背影,心里满是欣慰——这些孩子就像璞玉,只要给他们合适的平台,就能发光。
中午十一点半,徐骁准时到了平江路的“青岚茶馆”。茶馆藏在巷子里,门口挂着红灯笼,推门进去,檀香混着茶香扑面而来。秦羽墨己经到了,坐在靠窗的位置,面前摆着一壶碧螺春,桌上放着两碟点心:定胜糕和松子糖,都是苏州特色。
“徐助理,坐。”秦羽墨抬手招呼,穿着米白色西装,气质干练又不失优雅,“这家茶馆的碧螺春是明前的,你尝尝。”
徐骁坐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清香在嘴里散开,带着点回甘。“秦小姐,这次真的谢谢你,这笔钱解了学校的燃眉之急。”
“我说了,我投资的是你。”秦羽墨拿起一块定胜糕,递给徐骁,“我看了你给的方案,里面提到要建‘校园文创孵化中心’,这个想法很好。我父亲是做地产的,最近在苏州拿了块地,想做文创园区,或许咱们可以合作——学校出人才,我们出场地,把学生的作品变成商品,既给学生实践机会,也能给学校创收。”
徐骁心里一动——秦羽墨说的合作,比单纯的投资更有价值。要是能有自己的文创园区,夏晚的网文IP、唐心怡的舞蹈作品、林静的民俗研究,都能落地变现,甚至能吸引更多企业合作。“这个合作我很感兴趣,具体怎么操作?”
“我父亲想见你一面,跟你细聊。”秦羽墨放下茶杯,眼神认真,“他下周三来苏州,在‘松鹤楼’吃饭,你有空吗?”
徐骁刚想答应,手机突然响了,是林静(徐骁的同事,成熟知性的女教授,在学术和仕途上给予徐骁早期关键指导)打来的。“徐骁,你现在在哪?”林静的声音有点急,“我刚去财务科,老张说你给实验室批了三万块修设备,但我刚才接到教育局的电话,说王主任(原教务处主任,己停职接受调查)的案子牵扯到实验室的旧设备采购,让我们配合调查,所有设备采购都要暂停!”
徐骁心里一沉——王主任虽然停职了,没想到还会留下后遗症。实验室的设备不修,学生的研究就没法推进;可要是不配合调查,又怕得罪教育局。他看了眼对面的秦羽墨,她也听见了电话内容,眉头微微皱起。
“徐助理,出什么事了?”秦羽墨问。
“王主任的案子牵扯到实验室设备采购,教育局让暂停所有设备采购。”徐骁放下手机,语气有点无奈,“本来想给实验室换台新显微镜,现在看来要黄了。”
秦羽墨沉默了几秒,突然笑了:“这有什么难的?设备采购暂停,那‘设备租赁’总没问题吧?我认识一家医疗设备公司,能租到顶配的显微镜,租金我来出,等调查结束,再买下来就是。”
徐骁眼睛一亮——秦羽墨的办法既解决了眼前的问题,又不违反教育局的规定。“秦小姐,这会不会太麻烦你了?”
“咱们是合作伙伴,互相帮忙是应该的。”秦羽墨拿起手机,给助理发了条消息,“我己经让助理联系了,明天就能把显微镜送过去。对了,下周三跟我父亲见面的事,你考虑得怎么样?”
“我去。”徐骁点头,心里清楚,跟秦羽墨父亲的见面,可能会给学校带来更大的机会,但也可能牵扯出更多的利益关系——毕竟秦羽墨的家族做地产多年,在苏州的人脉错综复杂,会不会跟王主任的案子有牵连?他不敢深想,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两人又聊了会儿文创园区的细节,徐骁起身告辞。走出茶馆,平江路的人多了起来:游客拿着相机拍照,穿汉服的姑娘在小桥上转圈,卖评弹CD的摊位前围了不少人,市井的热闹里藏着生机。徐骁刚走到巷口,手机又响了,这次是个陌生号码,接通后,对方的声音低沉又陌生:“徐助理,听说你拿到了秦羽墨的投资?王主任的案子还没结,你最好别太张扬,不然……”
电话突然挂断,徐骁握着手机,心里一紧——这个打电话的人是谁?是王主任的残余势力,还是冲着秦羽墨来的?他回头看了眼茶馆,秦羽墨还坐在窗边,阳光照在她身上,看起来平静无波,可徐骁知道,一场新的风波,可能己经在悄悄酝酿了。
我的学阀之路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我的学阀之路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WLJ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