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1章 宣传鬼才,在线整活

小说: 我的学阀之路   作者:金陵痞帅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的学阀之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WLJ7/ 章节无错乱精修!
 

2015年苏州的秋晨,平江路的青石板还沾着露水。巷口“朱鸿兴”的生煎锅滋滋冒油,金黄的外皮咬开,肉汁溅在舌尖;隔壁卖糖粥的阿婆正用铜勺搅动锅里的赤豆,桂花糖的甜香裹着水汽,飘得满巷都是。徐骁踩着石板路走在前头,手里攥着“江东新星”大赛的宣传方案,陈雪(徐骁最早的学生骨干,做事严谨细致,背着装满海报的帆布包)和夏晚(大二文学系特招生,因网文才华获学费减免,怀里抱着一摞自己设计的宣传单)跟在后面,三人的影子被朝阳拉得老长。

“徐老师,常规海报我印了两百张,贴在学校公告栏和周边社区就行吧?”陈雪掏出笔记本,上面记着密密麻麻的宣传点位,“我还联系了苏州本地的校园论坛,他们同意免费帮我们挂置顶帖。”

徐骁却摇了摇头,指着巷子里扎堆的游客:“光贴海报没用,得搞点不一样的——咱们要让游客都知道江东职院办大赛,还要让他们觉得,这比赛比拙政园的菊花展还值得看。”

夏晚眼睛一亮,从怀里掏出一张宣传单:“我设计了‘反差海报’!正面是咱们学校破操场的照片,配文‘这里没有塑胶跑道,但有你的舞台’;背面是我写的短句,‘在苏州,除了评弹,还有你的歌声’!”她指着宣传单上的插画,“你看,我还画了平江路的油纸伞,伞面上写着大赛报名方式,是不是比普通海报有意思?”

“就用这个!”徐骁接过宣传单,转头对陈雪说,“你去巷口的报刊亭,跟老板商量下,把咱们的宣传单夹在《姑苏晚报》里,每份给五毛钱提成——2015年还没人这么干过,肯定能火。”

三人正说着,巷尾传来清亮的歌声,是唐心怡(音乐社成员,嗓音干净通透,背着吉他走过来)。她看见徐骁,加快脚步跑过来:“徐老师,我把《巷子里的桂花》录成了短版,能当大赛的宣传曲吗?我还加了评弹的调子,特别有苏州味儿。”

唐心怡掏出手机,点开音频。前奏里的琵琶声一出来,路过的游客都停下了脚步——“桂花落在青石板上,糖粥的香绕着老墙,我背着吉他走过巷口,听见评弹在茶馆唱……”甜润的歌声混着巷子里的市井声,竟格外和谐。

“太合适了!”徐骁立刻拍板,“夏晚,你联系融媒体中心的同学,把这首歌剪进短视频里,再拍点平江路、狮子林的镜头,配文‘来苏州旅游,顺便看场校园大赛’;陈雪,你去跟巷子里的摊主们商量,咱们帮他们免费做‘大赛联名招牌’,他们帮咱们贴海报——比如‘张记蟹黄汤包·江东新星大赛指定美食’,多接地气。”

说干就干。夏晚拉着唐心怡,找了个茶馆的窗边,用手机拍起短视频。唐心怡坐在竹椅上弹吉他,夏晚站在旁边念旁白:“你以为苏州只有园林和评弹?错啦!10月24号,江东职业技术学院‘江东新星’大赛初赛,文学、音乐、创意三组,等你来战!”路过的游客听见,纷纷掏出手机拍照,还有人问:“这是哪个学校啊?离这儿远不远?”

陈雪则拿着“联名招牌”模板,挨家挨户找摊主。卖蟹粉小笼的王老板看了模板,立刻点头:“行啊!你们帮我写招牌,我把海报贴在收银台,来吃小笼的都能看着!”旁边卖苏绣的李阿姨也凑过来:“能不能帮我家姑娘报个创意组?她绣的苏绣比我还好,就是不敢上台!”

徐骁没闲着,他找了个摆摊拍立得的师傅,商量着搞“大赛打卡点”——游客只要扫码关注大赛公众号,就能免费拍一张带“江东新星”logo的拍立得,背景是平江路的油纸伞巷。师傅一开始不乐意,徐骁笑着说:“您想啊,游客拿着照片发朋友圈,不就是帮您和咱们大赛一起宣传吗?以后来您这儿拍照的人肯定更多!”师傅一听,立刻搬来凳子,支起了相机。

到了中午,平江路己经处处是“江东新星”大赛的痕迹。茶馆的电视里放着唐心怡的宣传曲,小吃摊的招牌上印着大赛信息,游客手里的拍立得照片上有大赛logo,连报刊亭老板都在跟买报纸的人说:“江东职院办大赛呢,听说有唱歌的、写文章的,你们家孩子要是有才华,快去报名!”

夏晚累得坐在石阶上,啃着刚买的鲜肉月饼:“徐老师,咱们这宣传也太‘野’了吧?别的学校办比赛,顶多在校园里挂横幅,咱们都把广告打到旅游景点了!”

“不野不行啊!”徐骁也拿起一个月饼,咬了一口,酥皮掉在手上,“咱们是专科学校,没人关注咱们,就得自己找存在感。2015年什么最火?接地气!游客愿意看,市民愿意传,比在教育局发一百份文件都管用。”

陈雪拿着刚统计的数据,跑过来说:“徐老师,效果出来了!报名系统刚才崩了一次,后台显示,新增报名的有127人,其中32个是外校的,还有5个是苏州本地的上班族,说想报名创意组,展示手工才艺!”

正说着,一个穿西装的男人走到唐心怡身边,递过来一张名片:“小姑娘,你唱得真不错,我是上海一家唱片公司的星探,有没有兴趣跟我们签约?”

唐心怡愣了一下,下意识看向徐骁。徐骁走过去,接过名片,上面写着“上海XX唱片公司 经纪人 李伟”。他笑着说:“李老师,谢谢您的赏识。唐心怡是我们学校音乐社的学生,现在要准备大赛,签约的事,等比赛结束再说吧?”

李伟打量了徐骁一眼,又看了看周围的宣传痕迹,眼神里多了几分探究:“你们这比赛,办得挺热闹啊。不过专科学校办比赛,能有什么含金量?不如让她跟我去上海,我保证她能上电视。”

这话一出,周围的学生都停下了手里的活。夏晚放下月饼,站起来说:“专科学校怎么了?我们学校有网文大神,有会写骈文的学生,还有唐心怡这样会唱歌的,比某些只会死读书的本科学生强多了!”

徐骁按住夏晚的肩膀,依旧笑着对李伟说:“李老师,含金量不是看学校牌子,是看学生实力。10月24号初赛,欢迎您来我们学校看看,说不定能发现更多有才华的学生。”

李伟收起名片,冷笑了一声:“行,我倒要看看,专科学校能办出什么花样。”说完,转身就走,走的时候,还回头看了一眼徐骁手里的宣传方案,掏出手机,偷偷拍了张照片。

夏晚气得攥紧了拳头:“徐老师,他这明显是看不起咱们!”

“别生气。”徐骁把宣传方案收起来,“他看不起咱们没关系,只要咱们的比赛办得好,自然有人认可。”他话虽这么说,心里却泛起一丝警惕——刚才李伟拍照的动作,太刻意了。

夕阳西下的时候,三人收拾东西回学校。平江路的灯笼亮了起来,暖黄的光洒在青石板上,游客依旧络绎不绝,还有人在讨论“江东新星”大赛。唐心怡背着吉他,哼着宣传曲,脚步轻快;夏晚拿着手机,翻看着报名系统里的新名单,嘴角挂着笑;陈雪则在笔记本上,规划着明天的宣传计划。

徐骁走在最后,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既高兴又不安。高兴的是,宣传效果远超预期;不安的是,李伟刚才的举动,总觉得不对劲。他掏出手机,给苏晚晴(市教育局官员,徐骁的体制内盟友)发了条微信:“今天在平江路遇到上海一家唱片公司的星探,对方似乎对咱们的大赛很感兴趣,还拍了宣传方案,你帮我查一下这家公司的背景?”

没过多久,苏晚晴回复:“好,我明天让同事查。不过你注意点,最近有几家本科学校在盯着你们,怕你们抢了他们的生源,别是他们派来的人,想搞破坏。”

徐骁看着微信,皱起了眉头。他抬头看向远处的校门,路灯下,似乎有个黑影一闪而过,消失在巷口。2015年的苏州秋夜,风里带着桂花的甜香,却也藏着看不见的暗流——这场看似热闹的宣传,似乎己经引起了某些人的注意,而更大的麻烦,可能还在后面。

作者“金陵痞帅”推荐阅读《我的学阀之路》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WLJ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的学阀之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WLJ7/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