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的苏州,平江路的石板缝里还嵌着昨夜的雨珠,金黄的银杏叶被风卷着贴在朱漆斑驳的门扉上。唐心怡(江东职院大一学生,徐骁发掘的表演天赋者,性格略带叛逆,因家庭原因曾是“问题学生”,内心藏着对舞台的极致渴望)背着褪色的帆布包,在巷口的老槐树下停住脚步,耳机里循环着一首没唱熟的民谣。
她刚从食堂打了份青菜面,却没什么胃口——明天就是“江东新星”大赛的总决赛,她准备了半个月的伴奏带,下午被陈雪通知“格式损坏,修复不了”。指尖无意识地抠着包带,忽然闻到一股甜香,是巷尾周阿婆的糖粥摊。
“阿婆,一碗糖粥。”唐心怡坐在小马扎上,看着阿婆用长柄铜勺搅动锅里的糯米,桂花糖的香气裹着热气扑在脸上。周阿婆(苏州本地市井老人,守着糖粥摊三十年,熟悉巷里每一个年轻人)笑着点头:“是心怡啊,明天要比赛了吧?前几天看你在这儿练歌,嗓子亮得很。”
唐心怡愣了愣,原来自己偷偷练歌时,阿婆都看在眼里。她低头搅着糖粥,小声说:“可是伴奏带坏了,不知道明天能不能唱好。”阿婆把一块桂花糕推到她面前:“别怕,我们苏州人唱评弹,没伴奏也能开嗓。你心里有调子,比啥都重要。”
正说着,一辆电动车停在摊前,徐骁(江东职院校长助理,大赛主导者,擅长捕捉学生身上的隐藏潜力)提着两袋哑巴生煎,额角还带着薄汗:“找你半天,原来在这儿躲懒。”他把生煎放在桌上,“刚去生煎店排队,老板说你上次来买,特意让他多放了醋,给你留了两袋。”
唐心怡看着油亮亮的生煎,眼眶忽然有点热。她来苏州上学前,在重庆老家总爱蹲在巷口吃小面,老板也总记得她要加两勺辣油。现在在苏州,有人记得她爱放醋的生煎,有人听她偷偷练歌——这些细碎的温暖,让她忽然没那么怕了。
“伴奏带的事,陈雪跟我说了。”徐骁咬了口生煎,汤汁顺着嘴角流下来,“我下午联系了融媒体中心的学生,他们说可以现场伴奏,但得你跟他们磨合一晚。或者……你有没有想过,不用伴奏?”
“清唱?”唐心怡抬头,眼里满是不确定,“比赛都是带伴奏的,清唱会不会太单薄?”
“不一定。”徐骁指了指不远处的评弹艺人,三弦声正断断续续飘过来,“你上次跟我说,你外婆是唱川剧的,你小时候跟着学过几句。苏州的评弹,重庆的川剧,再加上你要唱的民谣——把这些揉在一起,说不定是个惊喜。”
唐心怡心里一动。她确实记得外婆教她的川剧帮腔,那种带着哭腔的婉转,和民谣的首白特别不一样。如果把评弹的琵琶声当底,再掺一点川剧的调子……她忽然抓起帆布包:“徐老师,我们现在就去融媒体中心!”
第二天下午,江东职院的大礼堂挤满了人,连过道里都站满了隔壁学校的学生。陈雪(徐骁的学生骨干,负责大赛后勤,做事严谨细心,提前两小时就到现场检查设备)正在后台核对流程,看到唐心怡进来,立刻递过一瓶温水:“乐队都准备好了,他们练了一晚上你的歌,说你改的调子特别有意思。”
唐心怡点点头,手指却还是有点抖。她穿了件洗得发白的牛仔外套,和其他选手的礼服格格不入,但镜子里的自己,眼睛亮得吓人。后台的电视里正在放前面选手的表演,钢琴声、小提琴声此起彼伏,唐心怡深吸一口气,想起了平江路的糖粥香。
“下一位,唐心怡,带来原创改编《巷口》。”
当唐心怡走到舞台中央时,台下有几声细碎的议论——“她怎么没穿礼服啊?”“听说她伴奏带坏了,不会要清唱吧?”但这些声音很快就被琵琶声盖过了。融媒体中心的学生抱着琵琶,指尖一挑,评弹特有的婉转调子立刻漫满了礼堂。
唐心怡闭上眼,开口的瞬间,所有人都安静了。她的声音本来就带着点沙哑,此刻掺了点川剧的帮腔,把民谣里“外婆的摇椅”唱得既有苏州的柔,又有重庆的烈。唱到“巷口的小面摊”时,她忽然抬手打了个川剧的手势,台下瞬间爆发出一阵掌声。
徐骁坐在第一排,看着舞台上的唐心怡,忽然想起第一次见她的样子——那时她在操场角落抽烟,被教导主任抓住,却梗着脖子说“我没影响别人”。现在这个在舞台上发光的女孩,才是她真正的样子。
歌曲快结束时,唐心怡忽然走下舞台,走到过道里,对着一位白发老人鞠了一躬——是特意来捧场的周阿婆。阿婆手里还提着一个保温桶,里面装着热乎的糖粥。唐心怡接过保温桶,对着话筒说:“这首歌,送给所有在巷口等我们回家的人。”
掌声像潮水一样涌来,连评委都站了起来。唐心怡站在舞台中央,第一次觉得,原来不穿礼服也没关系,没有华丽的伴奏也没关系,只要心里有调子,哪里都是舞台。
比赛结束后,唐心怡得了二等奖,但台下的欢呼声比一等奖还大。周阿婆拉着她的手,把保温桶塞给她:“刚热的糖粥,快吃点,补补嗓子。”徐骁走过来,笑着说:“刚才有个电视台的人找我,说想请你去录节目。”
唐心怡愣了愣,手里的保温桶还冒着热气。她忽然觉得,苏州的冬天好像没那么冷了。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黑色西装的男人走了过来,递过一张名片:“唐小姐,我是星途娱乐的经纪人,我觉得你很有潜力,有没有兴趣签约?我们可以给你最好的资源,让你上更大的舞台。”
唐心怡还没接名片,徐骁就先一步挡在了她面前。他看着男人的名片,笑容淡了下来:“抱歉,她现在还是学生,暂时不考虑签约的事。”男人挑了挑眉,又把名片递给唐心怡:“唐小姐,如果你改变主意,随时打我电话。有些机会,错过了就没了。”
男人走后,唐心怡看着手里的名片,指尖有点发烫。星途娱乐,她在电视上见过这个公司的艺人,都是些很火的明星。徐骁拍了拍她的肩膀:“别着急做决定,你的舞台,不该只值一张名片。”
但唐心怡看着名片上的电话,心里却像有个小鼓在敲。她抬头看向徐骁,忽然问:“徐老师,你说我以后能站在更大的舞台上吗?比如……电视里的那种?”
徐骁还没回答,唐心怡的手机忽然响了。是一个陌生号码,她接起电话,里面传来一个陌生女人的声音:“唐心怡,我知道你明天要去电视台录节目。有些事,你最好别去,不然……你外婆在重庆的小面摊,可能就开不下去了。”
电话“咔嗒”一声挂了,唐心怡手里的名片掉在地上。她看着徐骁,脸色瞬间白了——外婆的小面摊,是她唯一的牵挂。这个打电话的人,是谁?他们为什么要阻止她去录节目?
(http://www.220book.com/book/WLJ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