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顿晚饭,是陆家近半年来吃得最满足、最踏实的一顿饭。
油渣的香脆,猪油炒菜的油润,稠粥的暖腹感,极大地慰藉了长期处于饥饿和匮乏中的肠胃。连病弱的陆云柏,都比平时多喝了小半碗粥,虽然之后依旧咳嗽,但苍白的脸上似乎有了一丝血色。
陆云枝更是将小肚子吃得圆鼓鼓的,依偎在陆云昭身边,小手紧紧抓着她的衣角,仿佛生怕这来之不易的幸福会溜走。
饭后,王氏抢着收拾了碗筷,脸上带着如释重负的轻松。陆根生蹲在门口,不再是之前那种绝望的佝偻,而是默默地拿起陆云昭带回来的那些草药,学着女儿的样子,笨拙地整理、分类。他虽然沉默,但行动己经表明了他的态度——他开始相信并支持女儿了。
陆云昭没有闲着。她将熬好的猪油罐子密封好,这可是未来一段时间家里重要的脂肪来源。然后,她开始规划下一步。
卖草药只能解一时之急,而且受季节和资源限制。要想稳定改善生活,必须要有可持续的产业。她想到了昨天在后山看到的那些野生番椒。
“爹,娘,”陆云昭开口,将家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我昨天在后山,看到一种红果子,叫番椒。这东西是个宝贝。”
“番椒?”王氏疑惑,“后山是有那么几棵,红艳艳的,没人敢吃,听说牲口都不碰,辣嘴巴。”
“对,就是它。”陆云昭点头,“它辣,正是价值所在。我们可以用它来做酱,做调料,还可以做驱虫防蛇的药粉。”
“驱虫?”陆根生抬起头,似乎有些兴趣。农家最怕虫害和蛇鼠。
“嗯。”陆云昭肯定道,“我明天就去把那些番椒都摘回来。咱们试试。”
她深知,任何一种新事物的推广都需要示范效应。她必须先做出成品,让家人和周围的人亲眼看到效果。
夜晚,陆云昭躺在坚硬的土炕上,听着身边弟妹均匀的呼吸声(云柏的咳嗽在吃饱后似乎真的缓和了些),望着从屋顶破洞漏进来的几缕星光,心中思绪翻涌。
穿越而来的恐慌和不适渐渐沉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目标感。她要守护这个家,要利用自己的知识,在这个时代好好活下去。
第一步,从那些无人问津的番椒开始。
第二天,陆云昭再次带着她的简易工具和布兜上了后山。这一次,她目标明确,首奔昨日发现番椒的地方。
那几株番椒树长得颇为茂盛,枝头挂满了红彤彤、尖长形的果实,在灰绿色的山林背景中格外显眼。陆云昭小心地将成熟的果实一一采摘下来,放入布兜。她并没有涸泽而渔,留下了大部分未完全成熟的青椒和花朵,确保其能继续繁衍。
除了番椒,她又沿途补充采集了一些车前草、蒲公英和艾叶。这些都是常用药,可以定期供给车记药铺,维持稳定的微薄收入。
回到家,她将鲜红的番椒用清水洗净,晾在屋檐下通风处,准备一部分阴干后磨粉,一部分用来尝试制作辣椒酱。
制作辣椒酱需要容器和盐。家里唯一的盐罐己经见底,她不得不又拿出几文钱,让陆根生去村里相熟的人家换了些粗盐回来。容器则找了一个原本用来装水的、洗刷干净的破陶罐。
她选取一部分番椒,去掉蒂柄,用石臼小心地捣碎。辛辣的气味瞬间弥漫开来,呛得在旁边好奇观看的云枝连连打喷嚏,眼泪都出来了。
“阿姐,这个好呛人!”云枝捏着鼻子躲远了些。
陆云昭也被呛得眼圈发红,但她却笑了。这熟悉而刺激的味道,在她看来是如此的宝贵。她将捣碎的辣椒碎放入陶罐,加入适量的粗盐搅拌均匀,密封罐口,放在阴凉处任其自然发酵。简单的古代版辣椒酱就算完成了。
接着,她又将一部分晾得半干的番椒放在一块干净的石板上,用另一块光滑的石头耐心地研磨成细粉。这个过程很耗时,但她做得一丝不苟。辣椒粉可以用来做调料,更是制作驱虫粉的主要原料。
忙活了大半天,看着那一小罐辣椒酱和一小包辣椒粉,陆云昭充满了成就感。这些都是她在这个时代创业的“种子”。
下午,她利用现有的材料——辣椒粉、草木灰(灶膛里取)、以及之前采集磨碎的艾叶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作了第一批简易驱虫粉。
她先在自己家的墙角、炕沿和门口撒了一些。效果立竿见影,原本在屋里嗡嗡盘旋的苍蝇明显少了,爬行的蚂蚁也绕道而行。
“咦?好像真管用?”王氏最先发现变化,惊喜地说道。
陆根生也凑过来看了看,蹲下身用手指沾了点粉末闻了闻,被辛辣味冲得皱了皱眉,但眼中却露出了信服的神色。
女儿的“瞎琢磨”,似乎真的有点门道。
作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推荐阅读《农女翻身:小药娘的锦绣山河》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WM7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