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在早朝上那句石破天惊的“朕之心意,便是礼法”,以及雷霆处置御史王文翰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了宫闱的每一个角落。
前朝的震荡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了后宫,连带着空气都仿佛凝重了几分。
祝吟鸾在绛云阁内,自然也听到了风声。
是安总管借着送新一批冰例的机会,看似无意地提了一句。
“……皇上今日在朝堂上动了大气,也是为了维护宫里的规矩。”
安总管说得含蓄,但祝吟鸾何等聪慧,立刻便明白了前因后果。
她握着书卷的手指微微收紧,心头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撞了一下,酸涩、感动、担忧、惶恐……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五味杂陈。
他竟为了她,不惜在朝堂之上,与言官正面冲突,甚至说出那般……惊世骇俗的话来。
这份回护,沉重得让她几乎喘不过气。
她知道,此刻不知有多少双眼睛正盯着绛云阁,等着看她这个“祸水”在得知皇帝为她如此“冲冠一怒”后,会是何等得意忘形,或是惶恐不安。
她不能得意,更不能惶恐。
她必须冷静,必须做出最恰当的反应。
她沉默了片刻,对安总管道:“有劳公公告知。
皇上龙体为重,动气伤身,还望公公多劝着些。”
安总管见她神色平静,并无半分骄矜或惊惧,心中暗暗点头,躬身道:“才人主子放心,奴才省得。”
送走安总管,祝吟鸾独自在窗前站了许久。
秋日的阳光透过窗棂,在她沉静的脸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影。
她看着庭院中那几株在秋风中依旧挺立的翠竹,心中渐渐有了计较。
她转身走向小厨房。
因她晋封才人,绛云阁也配了一个小小的厨房,可以自行做些点心羹汤。
“主子,您这是要……”
春桃见她挽起袖子,惊讶地问道。
“做些清心下火的小食。”
祝吟鸾语气平和,挑选着食材。
她并未选择那些用料名贵、工序繁杂的珍馐,只取了些新鲜的百合、莲子、银耳,又加了一点点冰糖。
她的动作不疾不徐,神情专注。
清洗、剥皮、浸泡、炖煮……每一个步骤都亲力亲为。
厨房里渐渐弥漫开一股清甜温润的气息。
春桃在一旁看着,心中又是感慨又是担忧。
主子这般体贴皇上,自然是好的,可如今这风口浪尖上,这般举动,会不会又落人口实?
祝吟鸾仿佛看出了她的心思,一边轻轻搅动着砂锅里的羹汤,一边淡淡道:“皇上待我以诚,我自当回报以真。
至于旁人如何想,嘴长在别人身上,我们管不了,只需问心无愧便是。”
羹汤炖好,色泽清亮,香气扑鼻。
祝吟鸾亲自将其盛入一个素雅的白玉盅里,盖上盖子,又用干净的棉布包裹好以保温。
她没有准备华丽的食盒,只取了一张寻常的薛涛笺,用她那手清秀的簪花小楷,写下了寥寥数字:
望陛下保重龙体。
没有谢恩,没有诉苦,没有提及任何前朝后宫的风波,甚至没有署上自己的名字。
只有这最简单,也最真挚的七个字。
她将纸条折好,交给春桃:“送去养心殿,交给高公公即可。
就说是我的一点心意,不必多言。”
“是,主子。”
春桃小心翼翼地接过玉盅和纸条,心中佩服主子的分寸。
在这等时刻,任何多余的言语和举动都可能被过度解读,反而是这般不着痕迹的关怀,最能体现真心。
养心殿内,沈景湛刚处理完一批紧急军报,眉宇间还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戾气与疲惫。
早朝上的风波虽被他强行压下,但后续的影响以及那些臣工们敢怒不敢言的眼神,依旧让他心头烦闷。
高德忠轻手轻脚地进来,手里捧着那个白玉盅和纸条,低声禀报道:“皇上,绛云阁懿才人派人送来了这个。”
沈景湛目光扫过那朴素的白玉盅和折叠的纸条,眉梢微动:“是什么?”
“才人亲手做的百合莲子羹,说是……清心下火。”
高德忠将纸条呈上,“还有这个。”
沈景湛接过那张小小的薛涛笺,展开。清隽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望陛下保重龙体。”
没有称谓,没有落款,只有这七个字。
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悄然划过他因朝政烦扰而冰冷坚硬的心田。
他仿佛能看到那个女子,在得知朝堂风波后,是如何压下心中的波澜,默然走进小厨房,亲手为他炖煮这盅羹汤。
她没有借此机会诉委屈,表忠心,更没有一丝一毫的得意与张扬。
她只是用这种最安静、最朴素的方式,表达着她的关切与体贴。
这份体贴,恰到好处地抚平了他心头的躁郁。
他沉默了片刻,对高德忠道:“呈上来。”
“是。”
高德忠连忙将玉盅奉上。
沈景湛揭开盖子,清甜的气息更加浓郁。他拿起玉匙,舀了一勺送入口中。
羹汤温润爽滑,甜而不腻,带着百合莲子的清香,确实有清心宁神之效。
他慢慢地吃着,殿内沉凝的气氛似乎也随着这盅羹汤的暖意,渐渐缓和下来。
一碗羹汤见底,沈景湛放下玉匙,拿起那张纸条,又看了一遍。
指尖在那清秀的字迹上轻轻着,深邃的眼眸中,戾气尽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柔和。
“她……可有说什么?”
他问道。
高德忠恭敬回道:“回皇上,送东西来的宫女只说这是才人的一点心意,并未多言其他。”
沈景湛点了点头,没有再问。
他将那张纸条仔细地折好,收进了御案的一个抽屉里。
“告诉懿才人,”他沉吟片刻,吩咐道,“羹汤很好,朕……知道了。”
“奴才遵旨。”
高德忠退下后,沈景湛独自坐在殿内,看着那空了的玉盅,久久未动。
他想起她落水时的脆弱,想起她面对刁难时的坚韧,想起她在椒房内的不安,也想起她此刻这无声的关怀。
她懂他,懂他的维护,也懂他的压力。
她没有恃宠而骄,也没有惶恐退缩,只是用她的方式,默默地站在他身后。
得此一人,夫复何求?
前朝的纷扰,后宫的暗箭,似乎在这一刻,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他心中那份守护她的决心,愈发坚定。
而绛云阁内,祝吟鸾在收到高德忠传回的“朕知道了”三个字后,心中也微微一定。
她没有再多做什么,依旧如常地看书、习字、打理宫务。
她知道,在这波涛汹涌的深宫,皇帝的庇护是她最大的依仗,但自身的立身之本同样重要。
不骄不躁,不卑不亢,谨言慎行,方是长久之道。
这份无声的体贴,如同春风化雨,悄然滋润了帝心,也让两人之间那种微妙而牢固的联结,更加深沉。
(http://www.220book.com/book/WMI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