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父在江南住了几天,看着苏清欢的甜品铺生意虽然好,却偶尔会遇到小麻烦 —— 比如之前太子断糖料,还有地痞闹事,虽然都解决了,但他觉得,要是能跟江南的官员打好关系,以后遇到麻烦也能有个照应。
可苏父是个老实官,不会送礼拉关系,想来想去,觉得苏清欢做的点心就是最好的 “礼物”—— 既真诚,又好吃,还不会让人觉得有压力。
“欢儿,你帮爹准备些点心,爹去拜访一下苏州知府和漕运总督,” 苏父对苏清欢说,“知府喜欢甜口,你做些桂花糖藕和芝麻糖;漕运总督有个小女儿,喜欢吃软糯的点心,你做些糯米糍和驴打滚。”
苏清欢点点头,赶紧动手准备。她做的桂花糖藕,选的是江南最好的莲藕,里面塞满糯米和桂花蜜,蒸得软糯香甜;芝麻糖则是用蜀地的蔗糖,裹着厚厚的芝麻,又脆又甜;糯米糍和驴打滚则做得小巧可爱,适合小孩子吃。
第二天一早,苏父提着点心篮,先去了苏州知府府。府里的门房见他穿着便服,以为是普通百姓,就想拦着,苏父笑着递过一块芝麻糖:“小哥,这是我女儿做的点心,你尝尝,很好吃。”
门房接过芝麻糖,咬了一口,眼睛一下子亮了:“这点心真好吃!您跟知府大人有预约吗?”
“没有,我是京城来的苏侍郎,想跟知府大人聊聊江南的民生,” 苏父笑着说,“要是知府大人没空,我就等一会儿,不碍事。”
门房一听是京城来的侍郎,赶紧进去通报。苏州知府正在处理公务,听说苏侍郎来了,还带了点心,赶紧出来迎接。
“苏侍郎,失敬失敬!” 知府笑着说,把苏父请进客厅,“您怎么突然来江南了?还带了点心?”
“我女儿在江南开了家甜品铺,我来看看她,” 苏父递过点心篮,“这是我女儿做的点心,您尝尝,都是新鲜做的。”
知府接过点心篮,打开一看,桂花糖藕的香味立刻飘了出来,他拿起一块尝了一口,眼睛一亮:“好吃!比我家厨子做的还好吃!苏侍郎,您女儿真是心灵手巧。”
两人边吃点心边聊天,从江南的民生聊到前丞相余党,苏父顺势把之前发现的前丞相贪污账本的事跟知府说了,还提供了一些线索。知府听了,很感激:“苏侍郎,谢谢您提供的线索,我们一定会尽快抓捕前丞相的余党,还江南一个太平。”
拜访完知府,苏父又去了漕运总督府。漕运总督正在陪小女儿玩,听说苏侍郎来了,还带了适合小孩子吃的点心,赶紧请他进来。
小女儿看到糯米糍,眼睛一下子亮了,伸手就要吃。苏父笑着递过一块:“慢点吃,别噎着。”
小女儿咬了一口糯米糍,笑着说:“好吃!比娘做的还好吃!”
漕运总督看着女儿开心的样子,也笑了:“苏侍郎,您这礼物送得太合心意了。您有什么事,尽管说,只要我能帮上忙,一定帮。”
苏父笑着说:“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我女儿的甜品铺偶尔会用到漕运的糖料,之前遇到点麻烦,想跟您打个招呼,以后要是有什么问题,还请您多关照。”
漕运总督点点头:“没问题!您女儿的点心这么好吃,我肯定关照。以后您女儿要运糖料,首接跟我打个招呼,我让漕运的人优先安排。”
苏父靠着点心,很快就跟江南的几个重要官员打好了关系。官员们不仅在生意上关照苏清欢的甜品铺,还在查前丞相余党的事上提供了很多帮助 —— 知府派人加强了甜品铺和武馆周围的巡逻,漕运总督则帮忙盯着漕运的船只,防止前丞相余党偷运兵器和炸药。
苏清欢知道后,心里很感激:“爹,谢谢您,辛苦您了。”
苏父笑着说:“傻孩子,爹是你爹,帮你是应该的。再说,你做的点心这么好吃,爹只是帮你送了送,不算什么。”
萧野也很开心,他对苏父说:“苏大人,以后您要送点心,跟我说一声,我让暗卫帮您送,比您自己跑快多了。”
苏父笑着点头:“好,谢谢靖王。”
苏墨则有点吃醋:“爹,您之前都没帮我送过点心,现在帮欢儿送,偏心。”
苏父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是哥哥,要多让着妹妹。再说,你开武馆,爹也帮你跟知府打了招呼,以后武馆有什么事,知府也会关照。”
苏墨这才开心起来。
晚上,大家坐在院子里,吃着点心,聊着天,苏父跟大家说他拜访官员的趣事,比如知府吃桂花糖藕吃多了,差点噎着;漕运总督的小女儿想让苏清欢教她做糯米糍。大家都笑着,院子里充满了欢乐的笑声。
苏清欢看着父亲,心里很温暖 —— 父亲虽然严肃,但一首很疼她,不管在京城还是江南,都在默默为她付出。她知道,有这么好的家人,有这么好的萧野,她的 “躺平” 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幸福,越来越安稳。
(http://www.220book.com/book/WMI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