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府的烛火摇曳着,将诸葛亮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像极了此刻他心中那摇摆不定的思绪。案几上,那份来自许昌的密报还摊开着——司马懿中毒后竟没死,反倒借机彻查匕首来源,连曹宇这等宗室都被软禁了。诸葛亮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竹简,发出沉闷的嗒嗒声。“他在防我。”他低声重复着这句话,窗外夜色浓重,仿佛能吞噬一切光亮。曾几何时,这丞相府是蜀汉的心脏,每一道政令都需他点头盖章;可现在,蒋琬和费祎带着吏部文书匆匆走过的脚步声,像一根根细针,刺破了他多年来的权威。权力,这玩意儿从来不是静止的,它总在流动,而现在,它正悄悄从自己手中滑向那个年轻的皇帝。
诸葛亮端起凉透的茶抿了一口,苦涩的味道在舌尖蔓延。他想起先帝刘备临终前的托付:“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那时刘禅还是个懵懂少年,他鞠躬尽瘁,视如己出。可现在呢?刘禅长大了,眼神里不再是全然的依赖,而是探究,甚至是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诸葛亮叹了口气,北伐是他的夙愿,先帝的遗志,可连年征战,蜀中国力确实疲敝。朝堂上那些益州士族们嚷嚷着“休养生息”,不是没有道理。但他若退让,北伐大业何时能成?这种两难,像一把钝刀子,慢慢割着他的心。
“丞相,夜深了,该歇息了。”老仆在门外轻声提醒。
诸葛亮挥挥手:“再坐会儿。”他需要理清头绪。刘禅的棋局活了——那孩子不再是被动等待的棋子,而是成了下棋的人。这感觉,既欣慰又不安。
***
次日清晨,未央宫内,朝会的气氛比往日更凝重。文武百官分列两旁,诸葛亮站在首位,能清晰感受到背后投来的各种目光——有期待,有担忧,更有不少幸灾乐祸。刘禅端坐龙椅,一身明黄龙袍衬得他面容清俊,却莫名透出一股冷硬。他手指轻轻敲着扶手,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诸葛亮身上。
“众卿,今日可有事奏?”刘禅的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
魏延第一个出列,铠甲锃亮得晃眼——这家伙,自从上次朝会被人说甲胄不亮后,现在是天天擦得能照出人影来。“陛下!”他声如洪钟,“北伐虽暂缓,但军心不可堕!臣请增拨军费,整备武库,以待来日!”
他话音刚落,益州士族代表、尚书令李严的旧部张裔便慢悠悠站出来:“魏将军此言差矣。连年征战,百姓困苦,国库空虚。当务之急是休养生息,恢复民力。若再穷兵黩武,只怕内乱先起!”
“放屁!”魏延眉毛一竖,差点当场爆粗口,好歹忍住,“北伐乃先帝遗志,岂能因一时困难而弃?”
“魏将军是要置百姓于水火而不顾吗?”另一名文官阴阳怪气地接话。
朝堂上顿时吵成一团。主战派武将们嗓门大,主和派文官们引经据典,唾沫星子都快喷到对方脸上了。诸葛亮站在中间,眉头紧锁。他内心是倾向北伐的——司马懿重伤,魏国内乱,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可张裔说得对,蜀中粮草匮乏,百姓确实需要喘息。他若强行推动北伐,万一失败,后果不堪设想;可若放弃,又对不起先帝……
刘禅静静看着这场争论,嘴角几不可察地勾了勾。等吵得差不多了,他才轻咳一声。瞬间,朝堂安静下来。
“众卿所言皆有道理。”刘禅缓缓道,“相父,您觉得呢?”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诸葛亮身上。他感到背上渗出细汗。这一刻,他真切体会到了什么叫“两难”。支持北伐,会加剧国内矛盾;支持休养,又违背自己的理想。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道:“陛下,北伐大业不可废,但民生亦不可轻。臣以为……当从长计议。”
这话说得模棱两可,连他自己都觉得窝囊。魏延失望地瞪了他一眼,张裔等人则露出胜利的微笑。
刘禅点了点头,似乎早料到这个结果。“既然如此,朕有一议。”他坐首身子,声音提高了几分,“北伐暂缓,但国事不可废。蒋琬、费祎听令!”
蒋琬和费祎赶紧出列,躬身行礼。这两人都是诸葛亮一手提拔的,能力出众,一向被视作丞相的接班人。
“即日起,蒋琬总领内政,费祎分管经济。所有相关奏章,首接报朕批红,不必再经丞相府。”刘禅语气平淡,却像一块巨石砸进水里。
朝堂上一片哗然!诸葛亮猛地抬头,看向刘禅。年轻皇帝的目光坦然迎上,没有躲闪,只有一种近乎冷酷的平静。诸葛亮的心沉了下去——他终于明白刘禅的意图了。这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早有预谋。蒋琬和费祎是他的人,提拔他们,诸葛亮根本无法反对;可这样一来,丞相府的职能被硬生生割走大半!权力,就这样被“合法”地稀释了。
“陛下圣明!”张裔第一个高声附和,李严旧部们纷纷点头微笑。
魏延气得脸都红了,拳头攥得咯咯响,但被身边的姜维悄悄拉住了。
诸葛亮嘴唇动了动,想说点什么,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他能反对吗?蒋琬和费祎确实是最佳人选;他若反对,岂不显得嫉贤妒能?他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经营多年的权力基石,被最信任的接班人一块块撬走。这种痛,比战场上的刀伤更甚。
“相父可有异议?”刘禅淡淡问道。
诸葛亮艰难地摇头:“臣……无异议。”
那一刻,他感觉自己的脊梁好像弯了几分。
***
退朝后,诸葛亮独自走在宫墙下,阳光将他的影子拉得细长,却照不进心底的阴霾。蒋琬和费祎追了上来,脸上带着些许不安。
“丞相,陛下此举……”蒋琬欲言又止。
诸葛亮摆摆手,强挤出一丝笑:“你们做得很好,好生辅佐陛下便是。”
他还能说什么?难道告诉这两个自己培养的接班人:“你们抢了我的权”?他诸葛亮丢不起这个人。
看着蒋琬和费祎匆匆赶往尚书台的背影,诸葛亮忽然觉得有些可笑。他一生谨慎,唯恐负了先帝所托,现在却要被自己选的人取代。刘禅这一手,玩得漂亮啊——用你的人,分你的权,你还得笑着接受。
“丞相留步!”一个尖细的声音传来。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我刘禅怎么不能单杀司马懿 黄皓屁颠屁颠跑过来,手里捧着一碟蜜饯,“陛下说您操劳,特赐蜜饯一碟。”
诸葛亮接过,淡淡道:“谢陛下。”
黄皓凑近些,压低声音:“丞相,您别怪陛下。陛下也是为国着想……”他话说一半,突然脚下一滑,“哎呀”一声,整碟蜜饯全扣在自己鞋上了。黄皓手忙脚乱地去捡,结果又绊到自己的脚,一屁股坐在地上,蜜饯粘得满裤子都是。
诸葛亮原本郁结的心情,竟被这蠢太监逗得松了几分。他伸手扶起黄皓:“小心些。”
黄皓哭丧着脸:“丞相恕罪,奴婢这就去换裤子!”说完一溜烟跑了。
诸葛亮摇摇头,心里却明镜似的——黄皓这出戏,怕是刘禅故意让他来演的。既示了好,又用这种滑稽方式缓和气氛。那孩子,心思深得很啊。
***
与此同时,御书房内,刘禅正把玩着那半枚铜钱——赵信留下的信物。窗外鸟鸣清脆,他却仿佛听到了远方的厮杀声。
“陛下,蒋琬和费祎己经接手工作了。”一名暗卫低声汇报。
刘禅“嗯”了一声,手指着铜钱上的纹路。赵信死了,那个被他亲自收服的青年,连同那些无名死士,都葬在了鹰愁涧。没人知道他们几乎成功了——司马懿中毒,魏国动荡,这才给了蜀汉喘息之机。可朝堂上那些人,只会嚷嚷着“休养生息”。
“黄皓呢?”刘禅突然问。
“按您的吩咐,去给丞相送蜜饯了。”暗卫答道,“应该……又出洋相了。”
刘禅轻笑出声。黄皓这奴才,虽然蠢笨,但胜在忠心,而且他的蠢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上次打翻砚台,就让紧张的气氛缓和不少。用人之道,未必全要用聪明人。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划过陈仓,划过许昌,最后停在司马懿的名字上。虽然“单杀”计划失败了,但司马懿中毒是事实,魏国内乱也是事实。现在诸葛亮被暂时绊住,他正好借机巩固权力。提拔蒋琬、费祎是真心的——这两人确实能干;但分走丞相府的权,也是必要的。他总不能永远活在相父的阴影下。
“下一步,该考虑后勤了。”刘禅喃喃自语。他知道诸葛亮不会轻易放弃北伐,一旦国力稍复,必定再提出征。而北伐最大的短板,就是粮草运输。若是能解决这个问题……他眼中闪过一丝期待。不过现在,还得先让那帮老臣消停点。
***
丞相府内,诸葛亮对着空荡荡的案几发愣。曾经堆满奏章的桌子,现在只剩下几卷兵书。蒋琬和费祎接手内政后,需要他过目的事务锐减。这种清闲,让他浑身不自在。
“父亲。”诸葛乔轻声走进来,端来热茶,“您一天没吃东西了。”
诸葛亮回过神,看着养子担忧的面容,心里一暖。“乔儿,坐。”他指了指对面,“你说,为父是不是老了?”
诸葛乔连忙摇头:“父亲正值壮年,何出此言?”
“那为何陛下……”诸葛亮话说一半,又咽了回去。有些事,不适合对晚辈说。
他起身走到窗边,看着院中那棵老槐树。记得刘禅小时候,总爱爬这棵树,他在下面紧张得不行,生怕小皇帝摔着。现在,那孩子不再爬树了,却开始撬他的墙角。时间啊,真是最无情的刀。
“乔儿,去把蜀中地形图拿来。”诸葛亮突然道,“还有,召集工匠。”
诸葛乔一愣:“父亲要做什么?”
“北伐可以暂缓,但准备不能停。”诸葛亮眼中重新燃起火光,“粮草运输是个大问题,若能改进工具,或可事半功倍。”
他隐约有了个想法——一种新的运输工具,能在崎岖山路上省力运粮。虽然具体设计还没头绪,但这至少是个方向。刘禅用蒋琬、费祎分他的权,他就用技术破局。权力天平可以倾斜,但理想不能放弃。
***
几天后的朝会上,气氛更加微妙。蒋琬和费祎站在文官前列,位置比以往更靠前;魏延则故意把铠甲擦得倍儿亮,站在武将那头,活像个移动的镜子。
刘禅看着奏章,突然道:“相父,朕听闻您在研究新的运粮工具?”
诸葛亮出列:“回陛下,确有此意。若能解决后勤,北伐胜算可增三成。”
“哦?”刘禅放下奏章,看似随意地问,“相父之才,朕自然信得过。不过……”他顿了顿,声音提高,“若这新工具被魏国缴获仿制,如之奈何?”
这话问得看似天真,实则毒辣。朝堂上顿时安静下来,连魏延都竖起了耳朵。
诸葛亮自信一笑:“陛下放心,臣自有保密之法。”
他心想:小子,你还嫩了点。技术这东西,不是看一眼就能模仿的。
但刘禅没再追问,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那朕就期待相父的佳音了。”
退朝时,诸葛亮注意到魏延凑到几个武将身边,低声道:“丞相又有新点子了!北伐有望!”主战派们个个面露喜色,而张裔等人则脸色阴沉。
走出未央宫,诸葛亮抬头望天。乌云正在聚集,一场暴雨将至。他握紧拳头,心中那股火越烧越旺——刘禅想用权力游戏绊住他?没那么容易。木牛流马只是个开始,他要让所有人知道,丞相府不是那么容易被架空的。
而御书房内,刘禅收到了一份急报——司马懿伤愈复出,被曹叡任命为大都督,总管雍凉兵事,专门对付蜀汉。
“来得正好。”刘禅轻笑,将急报扔进火盆,“棋局,越来越有意思了。”
他转头对黄皓说:“去,给丞相送些上好的笔墨。就说……朕期待他的新发明。”
黄皓兴冲冲去了,结果在门槛上绊了一跤,差点把墨水泼自己脸上。
刘禅大笑出声。
这场权力游戏,谁笑到最后,还不一定呢。
(http://www.220book.com/book/WMO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