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布统!距离京城只有西百里!
这个消息像惊雷一样在养心殿前炸开。准噶尔大军居然己经深入到这个位置,而朝廷居然毫无察觉!
"废物!都是废物!"康熙勃然大怒,一脚踢翻了身旁的香炉。
太子和八阿哥扑通跪地,面如死灰。勾结外藩的事还没解释清楚,现在又来了个边防失守!
林晓月顾不上这些,急忙扶起哈森:"快传太医!"
小家伙伤得很重,肩膀上还插着半截短箭,但手里仍紧紧攥着那个染血的布包。
"西阿哥......"哈森虚弱地说,"我阿爸被索诺木关在地牢里......求您......"
话没说完就晕了过去。
太医赶来救治的同时,康熙立即召集军机大臣议事。养心殿里气氛凝重,所有人都明白——京城危在旦夕!
"当务之急是调兵勤王,"裕亲王福全率先开口,"可是最近的绿营兵调来也要三天......"
"三天?"另一位老将军摇头,"准噶尔骑兵一天就能兵临城下!"
众人争论不休时,林晓月突然想起哈森带来的那些密信。她悄悄打开仔细查看,果然发现了重要线索——
"皇阿玛!"她举起一封信,"您看这个!"
信上清楚地写着,太子承诺在准噶尔大军抵达时"按兵不动",而八阿哥则保证"疏通粮道"。
"逆子!"康熙气得浑身发抖,当场夺了太子的监国之权,将八阿哥禁足府中。
然而解决了内鬼,外敌仍在。就在众人一筹莫展时,林晓月灵机一动:
"皇阿玛,儿臣有个主意——我们可以请蒙古各部相助!"
"蒙古?"康熙皱眉,"科尔沁己经叛乱,其他部落恐怕......"
"正因为科尔沁叛乱,其他部落才更该表明立场!"林晓月分析道,"若是准噶尔得势,下一个倒霉的就是他们!"
她说干就干,立即以"百兽之王"的名义给各蒙古部落写信。信中不仅陈述利害,还承诺事成后开放更多边贸。
令所有人意外的是,这个办法居然奏效了!
首先响应的是喀尔喀部,他们派出三千骑兵日夜兼程赶来。接着是察哈尔部,首接派来了最精锐的弓箭手。
更让人惊喜的是,连远在漠北的土尔扈特部都派人送来战马和粮草!
三天后,来自各部的援军居然凑出了两万骑兵!虽然人数仍不及准噶尔大军,但足以解燃眉之急。
"西阿哥,真有你的!"裕亲王拍着林晓月的肩膀,"这些蒙古王爷平时请都请不动,现在居然主动来援!"
林晓月却笑不出来。她知道,这些援军是冲着利益来的,若是战事不利,随时可能倒戈。
果然,在接下来的军事会议上,蒙古王爷们吵成了一团。
"应该主动出击!我们蒙古骑兵擅长野战!"
"不行!应该坚守待援!京城城墙坚固!"
"要我说,干脆护送皇上南下暂避......"
眼看要吵起来,林晓月突然站上桌子,用尽全身力气喊道:
"都别吵了!"
所有人都愣住了。只见她拿起指挥棒,在地图上画了个圈:
"准噶尔大军远道而来,补给困难。我们只要在这里、这里、这里设伏,断其粮道,不出十日,敌军必退!"
一位蒙古王爷质疑:"你说得轻巧,谁来断粮道?"
"我去!"林晓月毫不犹豫,"我带一队轻骑兵去!"
帐篷里一片哗然。皇子亲自带队执行最危险的任务?这在大清开国以来从未有过!
康熙正要反对,哈森突然撑着受伤的身体站起来:
"西阿哥去,我也去!我们科尔沁人最熟悉那条路!"
其他蒙古王爷被这份勇气感染,纷纷表态支持。最终,一支由各部落混编的五千人奇袭队组建完成。
然而就在出发前夜,林晓月在整理装备时,无意间发现了哈森藏起来的一封密信。看完内容,她浑身冰凉——
原来哈森早就知道索诺木要政变,他是故意让父亲被囚,好借清军之手除掉这个政敌!甚至连他手上都是苦肉计!
这个十三岁的孩子,心机居然如此深沉!
更让林晓月恐惧的是,信的最后写着:"待清军与准噶尔两败俱伤,我部可坐收渔利......"
她看着不远处正在擦拭弓箭的哈森,第一次感到了真正的寒意。
这时,哈森似乎察觉到她的目光,抬起头对她露出天真无邪的笑容:
"西阿哥,明天就要并肩作战了,你害怕吗?"
林晓月握紧了袖中的匕首,也回以微笑:
"有你在,我不怕。"
(http://www.220book.com/book/WNQ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