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三杰,萧何、张良、韩信。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韩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而萧何,这位被刘邦誉为“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的肱骨之臣,其功绩往往不显于刀光剑影,而深植于细微之处。鲜为人知的是,在那波澜壮阔的开国岁月里,萧何曾因保管一坛“御酒”,而再次展现了他深谋远虑、严于律己的品格。
那是在刘邦攻破咸阳,大秦帝国轰然倒塌之时。各路义军涌入咸阳,一时间,宫室楼阁、金银珠宝、美女玉帛,乱花渐欲迷人眼。将士们多被胜利冲昏头脑,纷纷抢掠财物,连刘邦本人,也一度流连于阿房宫的奢华。唯有萧何,一不贪财,二不好色,他急匆匆赶往丞相御史府,将秦朝的户籍、地图、律令等文书档案一一清点查封,妥善保管。这些资料,日后成为刘邦了解天下山川险要、人口分布、物产丰饶的关键,为其统一天下奠定了信息基础。
就在这一片混乱与忙碌中,有人将一坛据说是秦始皇珍藏多年的“不死仙酿”献到了刘邦面前。刘邦本就好酒,此刻又志得意满,当即就要开坛畅饮,并赏赐众将。萧何闻讯赶来,看到那坛包装古朴、酒香隐隐透出的佳酿,眉头微微一皱。
他上前一步,对刘邦深施一礼:“大王,此酒虽佳,然此刻却非饮用之时。”
刘邦不解:“哦?萧功曹有何高见?如今秦都己破,天下初定,饮此美酒,犒劳将士,岂不美哉?”
萧何正色道:“大王此言差矣。其一,我军初入咸阳,根基未稳,百废待兴,当以安抚民心、整饬军纪为重。若此时沉迷酒色,恐失天下人望,重蹈秦亡覆辙。其二,这酒既是‘仙酿’,必是极品,若今日随意饮之,未免暴殄天物。他日,或有更大的庆典,或有更需激励将士的时刻,届时取出,其意义远胜今日。其三,此酒若由大王亲自保管,难免有禁不住诱惑之时,或被小人觊觎。臣愿将此酒妥善封存,待天下太平,或有重大功绩需要嘉奖时,再由大王定夺如何处置。”
刘邦听萧何说得有理,尤其是“失天下人望”和“他日庆典”之说,触动了他的心思。他知道萧何一向稳重,所言皆是肺腑之言。于是,刘邦点了点头:“善!就依萧功曹之言。此酒便交由你保管,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动!”
“臣,遵旨!”萧何郑重应下。
接下来的日子,是艰苦卓绝的楚汉相争。刘邦与项羽逐鹿中原,大小战役无数。萧何则坐镇关中,安抚百姓,征收赋税,为前线源源不断地输送粮草和兵员,成为刘邦最坚实的后盾。
而那坛“御酒”,则被萧何秘密地藏在了自己府邸的一个地窖深处。他亲自挑选了最干燥、最安全的位置,用厚厚的泥土和石板封盖好,甚至没有告诉自己的家人具置。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坛酒,这是大王的信任,是对未来的期许,更是一种象征——象征着克制、隐忍和对最终胜利的渴望。
期间,并非没有波澜。有一次,刘邦在前线打了败仗,心情郁闷,派人回关中向萧何索要些“好酒”解愁。使者私下里听说了那坛“御酒”的存在,便旁敲侧击地向萧何提及。萧何闻言,只是淡淡地说:“前线艰苦,将士们更需要粮草和药品。至于美酒,待击退强敌,我自会酿造佳酿,为大王和将士们庆功。那坛酒,时机未到。”他随即派人送去了最好的粮草和慰问品,并附上书信,勉励刘邦振作精神。
又有一次,萧何的一个远房侄子,在军中任小吏,立了些微功,便想托关系向萧何讨些赏赐,言语中也暗示了那坛“御酒”。萧何勃然大怒,不仅严词训斥了侄子,还将其调离了重要岗位,以示惩戒。他告诫身边人:“军令如山,王命更是不可违。那坛酒,关乎的是军纪,是信誉,绝非个人可以染指之物!”
就这样,萧何如同守护一个重要的军事机密一般,守护着这坛酒。地窖的门,他亲自上锁,钥匙也随身携带,从未假手他人。他甚至会定期检查地窖的情况,确保酒坛完好无损。在那些烽火连天的岁月里,这坛酒仿佛成了萧何心中的一个寄托,一个提醒:今日的隐忍和付出,都是为了明日的功成与名就。
数年后,垓下一战,项羽自刎乌江,天下终于平定。刘邦登基称帝,定都长安,建立大汉王朝。
在盛大的开国庆典上,百僚朝贺,歌舞升平。刘邦看着阶下俯首称臣的文武百官,想起了多年的征战,想起了无数牺牲的将士,也想起了萧何当年保管的那坛“御酒”。
他兴致勃勃地对萧何说:“萧丞相,当年你替我保管的那坛秦宫御酒,如今总可以取出来,与诸位爱卿一同分享了吧?”
萧何闻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躬身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天下己定,西海升平,正是开启此酒的最佳时机!臣这就命人将酒取来!”
不多时,几名内侍小心翼翼地抬着一个覆盖着红绸的酒坛,缓步走入大殿。坛身上的尘土己被拂去,但依旧能看出岁月的痕迹。
刘邦亲自上前,揭开红绸,一股醇厚无比、仿佛能醉倒时光的酒香瞬间弥漫了整个大殿。百官无不耸动鼻翼,啧啧称奇。
刘邦哈哈大笑,命人将酒小心斟出。他首先斟满一杯,高高举起:“此第一杯酒,当敬天地,感谢上苍庇佑我大汉!”说罢,将酒洒向空中。
然后,他又斟满一杯,转向萧何:“萧丞相,此第二杯酒,朕要敬你!当年你力主封存此酒,深谋远虑;数年来你镇守关中,鞠躬尽瘁,为我大汉立下不世之功!这坛酒,你保管得好!保管得不仅仅是酒,更是我大汉的江山社稷之心啊!”
萧何跪拜在地,双手接过酒杯,声音有些哽咽:“陛下谬赞!臣只是做了分内之事。此乃陛下洪福齐天,将士用命,百姓归心之故!臣,谢陛下隆恩!”他将酒一饮而尽,只觉得一股暖流从喉头首抵心间,多年的辛劳与委屈,仿佛都在这杯酒中得到了慰藉。
随后,刘邦将酒一一赏赐给有功之臣,君臣共饮,一时间,大殿内充满了欢声笑语,气氛达到了顶点。
那坛尘封多年的“御酒”,最终没有被刘邦独自享用,也没有被萧何据为己有,而是在大汉开国的盛典上,见证了一个王朝的诞生,也见证了萧何这位“开国第一侯”的忠诚、智慧与操守。
萧何保管的,岂止是一坛酒?他保管的是一个领导者的克制与远见,是一个辅政大臣的责任与担当,更是一个王朝初创时期那份宝贵的清醒与自律。这桶酒的故事,也因此与萧何的名字一起,载入史册,成为一段佳话,提醒着后人:成大事者,必当有大格局,能忍一时之欲,方能成就千秋伟业。
(http://www.220book.com/book/WOG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