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元年,沛公刘邦西入关中,约法三章,秋毫无犯,秦民大悦。然此时天下未定,群雄逐鹿,项羽虎踞彭城,威震诸侯,刘邦虽为汉王,实乃寄人篱下,前路未卜。值此危急存亡之秋,人心浮动,亦见忠奸。
一日,汉王刘邦于南郑宫中,心绪不宁。帐下诸将,或有思归故土者,或有观望徘徊者。刘邦深知,欲成大业,必先固内部,得死士。此时,一员大将慨然出列,此人面如重枣,目若朗星,正是数有战功、深得刘邦信任的曹参。
曹参上前一步,声如洪钟:“大王,天下纷乱,正是忠臣死节之时!臣虽不才,蒙大王错爱,委以重任。今闻军中或有流言,动摇军心,臣心实痛。臣愿立誓为书,以明臣志,剖心沥胆,上呈大王!”
刘邦见曹参如此,心中稍慰,亦有感动,颔首道:“参,汝有此心,甚善。且书来。”
左右奉上笔墨竹简。曹参略一凝神,提笔疾书,其字力透纸背,如刀剑铿锵。
**誓书**
“汉王麾下,参顿首百拜:
窃以天下汹汹,社稷飘摇,秦失其鹿,豪杰共逐。大王起于沛泽,神武盖世,仁民爱物,义旗所指,天下响应。参,沛人也,蒙大王提携,得效犬马之劳于麾下,恩深似海,义重如山。
今闻军中或有异言,或有贰志,参闻之,痛心疾首。参虽驽钝,不敢忘恩负义,更不敢逆天背主。在此,参对天盟誓,对大王立此保证书:
一曰**忠贞不二,誓死追随**。此生此世,参之心,唯大王是从;参之命,为大汉而存。纵使粉身碎骨,此志不渝。若有二心,天诛地灭,不得善终。
二曰**恪尽职守,整军经武**。参忝为将军,当竭力操练士卒,严明军纪,务使我军上下一心,战力倍增。临阵对敌,必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不避矢石,以报大王知遇之恩。
三曰**安抚地方,劝课农桑**。若委以地方之任,参必轻徭薄赋,与民休息,除暴安良,恢复生产,使地方安定,百姓归心,为大王奠定坚实后方。
西曰**举荐贤能,共辅大业**。参虽不才,当广开言路,寻访贤才,荐于大王。唯贤是举,不问出身,共图中兴汉室,统一天下之伟业。
五曰**严守机密,不泄军情**。军中要务,凡大王所授,参必守口如瓶,涓滴不泄。若因参之故,致军情外泄,祸及三军,参甘受军法,以谢天下。
此誓,天地为鉴,日月为证。臣曹参,顿首再拜,谨立此誓!”
书毕,曹参将竹简高举过顶,单膝跪地,呈与刘邦。其神色坚毅,目光灼灼,未有丝毫犹豫。
刘邦接过誓书,细细读来,只见字字千钧,句句肺腑。读罢,他双手扶起曹参,眼中热泪盈眶:“参啊!有汝等忠臣如此,何愁大业不成!有此誓书,如见汝心。孤信你!孤有你等,如虎添翼!”
帐下诸将见曹参如此,亦深受感染,纷纷表示誓死效忠汉王。一时间,南郑宫中,士气大振,先前的阴霾一扫而空。
此后,曹参果不食言。他随刘邦还定三秦,东击项羽,身经百战,屡立奇功,身上伤痕累累,恰似其誓言的见证。他先后任齐相,推行黄老之术,使齐大治;后继萧何为汉相,“萧规曹随”,一遵萧何约束,使汉初社会稳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
曹参这份对刘邦的保证书,不仅仅是一纸誓言,更是他一生忠诚与功绩的写照。它见证了君臣相知的佳话,也为大汉王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不朽功勋。其赤诚之心,至今读来,仍令人感佩不己。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大汉最强皇子》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WOG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