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的寝宫:未央宫一隅的凡尘烟火**
长安城,未央宫,巍峨磅礴,气吞山河。这是大汉帝国权力的中心,每一寸砖瓦似乎都浸透着威严与肃穆。然而,在这煌煌宫阙的一隅,却有一处院落,格局虽也齐整,却少了几分朝堂的凛冽,多了些许寻常人家的暖意。这里,便是大汉开国皇帝刘邦的父亲,太上皇刘太公的居所。而他的卧室,则是这方天地中最私密、最能安放这位“天下第一父亲”心绪的所在。
推开那扇并不算奢华、只以优质木料打造的房门,首先闻到的并非熏香,而是一种淡淡的、混合着陈年木料与些许泥土芬芳的气息,那是刘太公在丰县故里早己习惯了的味道。室内陈设简洁,远不及未央宫其他宫殿的金碧辉煌。
一张宽大的木榻靠墙摆放,铺着厚厚的、浆洗得干净柔软的素色锦褥,上面叠着几床同样朴素却温暖的丝被。榻边,置着一个小小的楠木几案,上面放着一盏造型古朴的青铜灯,灯油似乎随时都备着,只待入夜后点亮,驱散黑暗,也映照出老人可能泛起的思乡之情。几案上还随意放着一卷书简,却并非什么治国方略或圣贤典籍,更像是一本农桑杂记,或是乡里间流传的趣闻轶事。
墙壁上并未悬挂什么名人字画或是象征权力的图腾,而是挂着一幅略显稚拙的帛画,画的是丰县乡间的景象:几间茅舍,一片菜园,一条嬉蜒的小路,还有几个孩童在田埂上追逐嬉戏。那是刘邦特意命画工依照父亲的描述绘制的,希望能慰藉他对故土的思念。画的下方,立着一个半旧的陶瓮,里面插着几支干枯的麦穗——这或许是刘太公从家乡带来的唯一念想,提醒着他自己终究是那个曾在田埂上劳作了一辈子的农夫。
卧室的另一侧,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大汉最强皇子》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有一个小小的博古架,上面零星摆着几件物品:一个磨得光滑的陶制水罐,想必是他年轻时用过的;一个小小的陶猪、陶狗,是仿照他在家乡豢养的牲畜烧制的;还有一个粗瓷碗,边缘甚至有些磕碰。这些在旁人看来粗鄙的物件,在刘太公眼中,却是比任何金玉珠宝都要珍贵的宝贝,它们承载着他前半生所有的记忆与情感。
窗边,放着一把藤编的摇椅,椅垫是用麻布缝制的,带着自然的纹理。天气晴好的时候,阳光会透过糊着细纱的窗棂,洒在摇椅上,暖洋洋的。刘太公便会坐在这儿,眯着眼睛,手里或许会无意识地着一个布制的玩意儿,那是他某个孙辈小时候玩过的。他会想起在丰县的日子,想起邻里间的寒暄,想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单生活,想起那个曾经调皮捣蛋、让他头疼不己的三儿子刘季……如今,刘季成了高高在上的汉高祖刘邦,而他,也成了这前无古人的太上皇。
这卧室,没有龙涎香的馥郁,没有绫罗绸缎的华美,没有珠光宝气的炫目。它更像是一个被精心呵护起来的“丰县角落”,是刘太公在这陌生而繁华的帝都中,唯一能找到归属感的地方。空气中弥漫的,不是皇权的威严,而是一种淡淡的、属于老人的、带着些许乡愁却又安逸平和的气息。
刘邦或许能给父亲这世间至高的尊荣,却无法完全抹去他骨子里的乡土本色。这卧室,便是这份本色最真实的写照。它静静地矗立在未央宫的喧嚣之中,像一个沉默的见证者,见证着一位平凡父亲如何被推上了不平凡的位置,也见证着那份深藏在权力光环之下,属于刘太公的,最质朴、最纯粹的凡尘烟火。
(http://www.220book.com/book/WOG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